雷文美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胃镜与肠镜检查经常用于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可以在消化道中放入相应的镜头以直观病症,并且可以对病灶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和确认,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许多接受该项检查的患者,对于胃镜与肠镜的了解非常少,因此在面对该项检查时,大多内心较为恐惧,甚至有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因难以耐受导致检查中断。检查失败则意味着患者无法及时对疾病作出诊断,因而贻误疾病的治疗[1-2]。无痛胃镜肠镜是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通过使用镇静剂来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使患者在药物的作用下暂时出现失忆等情况,而在检查操作结束后又能够恢复清醒状态。但是胃镜与肠镜均为入侵操作,会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多种不适反应,不利于手术的顺利推进。所以需要在该项检查工作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使其顺利完成检 查[3-4]。全程护理是在患者的整个检查过程提供护理服务,能够为检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可提供强大保障。现本文通过80例患者的检查情况,分析全程护理在其中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 此研究80例患者均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均为在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所设定的研究时间内收治。其中,观察组入组参与试验的40例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0~59岁,平均为(36.45±4.53)岁。对照组入组参与试验的40例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2~56岁,平均为(35.87±4.71)岁。经统计学计算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相关基础信息对比无显著差异,可比(P>0.05)。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均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异常表现,配合度高;对所用药物无过敏禁忌者。②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者;伴有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情况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检查过程中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的方面,为其创建静脉通路,关注其呼吸状况。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①检查前护理:由资深护士、麻醉护士、麻醉医师组成专业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在术前与手术医师沟通好治疗方案,并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护理培训学习,对麻醉药的药理作用特点要有所了解和掌握。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护理服务,将整个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告知,确保其能够有效配合治疗。检查之前,给予患者心理上鼓励和安慰,使患者的不安情绪降到最低。同时,告知患者镇痛药物的用法以及注意事项,做好其他的无痛护理措施,以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使其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②检查中护理:指导患者练习放松术,先进行 5次深呼吸,然后放慢呼吸。实施检查麻醉之前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松弛练习和腹式呼吸,操作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情况、观察呼吸及意识状态。③检查后护理:检查结束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侧卧位,严密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留意患者大便的颜色,是否存在胃胀、腹痛,若存在便新鲜血或有严重的腹痛的状况迅速就诊。患者完全恢复意识后,术后2 h可使用少量清淡流食。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个组别纳入患者血压及心率进行观测,即在检查前、检查后5 min分别进行评测,对所得观测值进行比较。②观察参与试验的两个组别在展开护理工作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测定情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前者以50分为界值,后者以53分为界值,分数与不良情绪呈正相关,并对所测得数据予以比较。③对两个组别的患者麻醉用药时间及操作时间进行评测,对所得观测值进行比较。④对两个组别纳入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测,对所得观测值进行比较。⑤观察参与试验的两个组别在接受各项护理事宜后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估情况,依据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展开满意度评估工作,问卷中所有的评价等级均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对每个级别的人数进行统计,最终计算出满意度,并对所得满意度统计值加以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测验数据均在SPSS22.0中录入展开统计,计数资料运用(%)表述,施以χ²检验,计量资料运用()表述,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压、心率观测情况对比 检查前经对两个组别的血压、心率进行观测,差异不明显(P>0.05),在检查后5 min,再次进行评测,两组血压、心率观测值均呈下降状况,但观察组居更高水平表现,差异符合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心率观测情况对比()
表1 两组血压、心率观测情况对比()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观测值对比 在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前,经对两组SAS、SDS评分进行评估,显示无明显差异,但在展开各项护理干预工作后,两组SAS、SDS评分观测值均呈下降状况,且观察组更突出,差异符合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观测值对比(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观测值对比(分,)
2.3 两组麻醉用药及操作时间对比 在各项护理事宜展开后,经对两个组别的麻醉用药时间及操作时间进行评测,观察组所测得时间均更短(P<0.05)。见表3。
表3 两组麻醉用药及操作时间对比()
表3 两组麻醉用药及操作时间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率观测值对比 经对两个组别的不良反应率进行评测,其值分别为5.00%、25.00%,观察组观测值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率观测值对比[n(%)]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观测结果对比 经对两个组别的护理满意度加以评测,其值分别为97.50%、72.50%,观察组观测值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观测结果对比[n(%)]
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在同时展开的情况下,患者所使用的麻醉药量也会更多,这些药物也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消耗,而在这一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心率、血压均容易出现异常下降变化。因此,在实施该项检查操作的过程中,有必要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其对该项检查操作的恐惧感,并使其对手术的耐受性获得提升,从而在实现良好麻醉效果的同时,又不会对引起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5-6]。全程护理模式能够顾及患者检查全程的护理需求,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各项状况进行仔细了解,对其身心状况作出准确评估,了解患者的适应证情况,从而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检查的各个环节顺利推进。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所示,检查前经对两个组别的血压、心率进行观测,差异不明显(P>0.05),在检查后5 min,再次进行评测,两组血压、心率观测值均呈下降状况,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P<0.05。说明全程护理的实施能够避免患者血压和心率出现大幅度下降情况,有利于维持在正常范围。在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前,经对两组SAS、SDS评分进行评估,显示无明显差异,但在展开各项护理干预工作后,两组SAS、SDS评分观测值均呈下降状况,且观察组更突出,差异符合P<0.05。说明全程护理的实施能够对患者的焦虑等情绪有效干预,使其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在各项护理事宜展开后,经对两个组别的麻醉用药时间及操作时间进行评测,观察组所测得时间均呈更短显示(P<0.05)。说明经过全程护理可以使患者在麻醉用药时间及操作时间大大缩短,有助于促进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对两个组别的不良反应率进行评测,其值分别为5.00%、25.00%,观察组观测值更低(P<0.05)。说明运用全程护理可以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有利于保证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保证检查顺利推进。经对两个组别的护理满意度加以评测,其值分别为97.50%、72.50%,观察组观测值更高(P<0.05)。说明全程护理的运用,可以提升患者对检查工作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全程护理可以使护理流程更加规范,避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耗费太长时间,也可以提高患者的认可度。全程护理的核心是为受检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在这种护理服务模式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这项工作有饱满的热情[7-8]。在此过程中要做到主动服务,而不是被动服务,全体护理人员需要做到多询问、多宣传、细致服务,并保持端庄的仪表,实际上许多患者希望在检查过程中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这其中包括健康教育,而这有别于住院患者,因为住院患者可以获得充分的健康教育,而接受检查的患者只有短短的停留时间可接受健康教育[9-10]。所以在此期间的,需要以合适的方式将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讲解给患者,确保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获得护理干预。
患者在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而护理服务质量来自于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对护理服务技能的掌握情况[11]。通过实施全程护理,强化了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和互相协作的能力,使患者的检查流程更加合理和规范,有效保证了护理人员、医师、患者之间能够互相合作,不但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并各司其职,也能有效避免了许多有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全程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升,因为在此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各项准备工作,针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要求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这其中也涉及了诸多专业知识,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讲解这些专业的知识,自身的专业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在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中运用全程护理,可以避免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心率及血压异常下降,缩短麻醉用药及操作时间,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减少检查过程中各种不良状况的发生,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