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艳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盆腔炎临床常见妇科感染性疾病,以腹部疼痛、腰部酸痛、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等为主要症状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不孕症,严重影响女性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盆腔炎,配合常规护理手段以进一步可减轻疾病症状。但药物治疗见效较慢,治疗过程中患者多伴有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且不良生活习惯依然存在,致使疾病迁延不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患者预后尤为不利[2]。盆底治疗仪是一种辅助康复理疗手段,其利用电流对局部组织纤维进行刺激,以调节盆底肌肉肌张力,从而减轻肌肉痉挛,实现缓解疼痛的目的。本研究将盆底治疗仪联合阶段性护理应用于盆腔炎患者中,旨在观察对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7.25±3.0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5±0.50)年。对照组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7.19±3.12)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8±0.4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符合盆腔炎相关诊断标准[3]。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神志清楚,可正常交流。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宫腔积脓、子宫肌瘤。绝经、阴道出血。药物过敏。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遵医嘱指导其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向患者提供口头健康宣教,加强对患者白带颜色、量等观察,并详细记录,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观察组实施盆治疗仪联合阶段性护理,具体如下。(1)盆底治疗仪(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A9800型)。使用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仪器作用原理、使用方式及预期效果,取得患者最大程度配合;协助患者平卧,双腿自然分开,消毒仪器探头后将其放入阴道,根据患者身体耐受程度设置电压,以其自感腹部微热为宜,每次使用30 min,每日1次,持续使用20 d。(2)阶段性护理。①前期。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带领其熟悉医院环境,陪同其完成各项检查。评估患者病情状况、精神状态、疾病认知等。采用视频播放、手册讲解、集体讲座等方式,向患者提供健康宣教,鼓励患者配合医生。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制定以高蛋白食物为主的饮食计划。②中期。护理人员在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药方后,向其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从医学角度出发,解释药物浓度与疾病治疗的关系,使其认识更改用药方式的危害。严格按照医院固定存储药物,患者用药过程中用屏风遮挡。③后期。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若其恢复较佳,则指导其行盆底功能锻炼,指导患者仰卧,自然放松双腿与腹部,收紧肛门3 s后放松,每次锻炼20 min,每日2次。在患者出院前添加其微信,将电子出院指导手册推送至微信,配合口头嘱咐出院注意事项,微信告知其复诊时间。
(1)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和自我效能感。干预前、干预20 d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状态,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自我效能感。VAS由患者主观判断,分值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SAS、SDS各分为20个条目,按1~4分计分,所得分值乘以1.25,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心理状态越差;GSES包含10个条目,分值10~40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2)记录两组患者病灶消失及内分泌恢复正常时间。(3)康复效果。干预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超声、妇科检查正常,症状消失为痊愈。超声检查盆腔包快缩小超50%,疾病症状改善明显为显效。超声检查盆腔包快缩小30%~50%,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4)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20 d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包含躯体疼痛、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等8个维度评估,每个维度总分100分,生活质量与评分呈正相关,于干预前、出院时评估。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20 d后,观察组VAS、SAS、SDS、G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SAS、SDS、GSE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VAS评分干预前6.85±1.50 6.41±1.37 1.420 0.159干预20 d 3.32±0.51 4.29±0.74 7.078 0 SAS评分干预前54.25±4.23 54.30±4.19 0.055 0.956干预20 d 35.45±4.97 29.17±5.04 5.818 0 SDS评分干预前56.17±4.40 56.08±4.38 0.095 0.925干预20 d 36.48±5.12 28.45±5.01 7.351 0 GSES评分干预前25.71±5.40 25.62±5.62 0.076 0.940干预20 d 28.32±4.14 32.80±3.53 5.400 0
观察组病灶消失时间、内分泌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灶消失时间、内分泌恢复正常时间情况(±s)d
表2 两组患者病灶消失时间、内分泌恢复正常时间情况(±s)d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病灶消失时间7.06±2.13 9.67±2.54 5.163 0内分泌恢复正常时间9.05±2.82 12.82±3.15 5.847 0
干预20 d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情况(±s) 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躯体功能干预前64.50±10.65 65.50±10.74 0.434 0.666干预20 d 81.26±8.30 70.49±8.25 6.035 0心理健康干预前66.52±10.63 66.49±10.58 0.013 0.990干预20 d 81.69±9.08 74.84±8.79 3.554 0.001生命活力干预前65.63±8.55 65.45±8.38 0.099 0.922干预20 d 84.21±7.54 75.12±8.72 5.171 0社会功能干预前68.98±8.92 69.14±9.05 0.083 0.934干预20 d 82.37±8.04 75.13±8.44 4.073 0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情感职能干预前68.99±10.25 69.04±10.36 0.023 0.982干预20 d 83.57±7.59 72.52±10.39 5.631 0躯体疼痛干预前65.02±9.31 64.88±9.17 0.070 0.944干预20 d 80.44±8.18 74.80±8.12 3.209 0.002生理职能干预前64.16±10.53 63.12±10.37 0.461 0.646干预20 d 79.24±10.20 70.13±9.05 4.381 0总体健康干预前67.19±10.40 67.24±10.38 0.022 0.982干预20d 81.85±9.10 72.38±8.19 5.072 0
干预20 d后,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情况 例(%)
盆腔炎主要由衣原体、大肠埃希杆菌等多种病原体感染所致,其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漫长、迁徙难愈等特点,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负面影响[4-5]。盆腔炎患者常伴有严重盆腔、腹部、腰骶部无规律疼痛症状,扰乱机体内分泌,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甚至导致不孕,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6-7]。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式,多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以改善疾病症状,但对于疼痛缓解效果不佳,长期腰骶、盆腔部位疼痛仍可能再次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身心康复,故应辅以一定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常规护理只是单纯进行简单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本研究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借助盆底治疗仪对患者兴奋粗纤维进行电刺激,促进组织新陈代谢与炎性渗出物排出,进而改善组织营养,减轻疼痛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SAS、SDS、GSES评分较低,病灶消失及内分泌恢复正常时间短,康复总有效率高,SF-36各维度评分较高,表明盆腔炎患者应用盆底治疗仪联合阶段性护理利于减轻腰部、腹部等疼痛症状,加快患者病灶消失,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盆底治疗仪是利用放置患者阴道内的仪器探头释放不同频率、强度的电流,刺激兴奋盆底组织粗纤维,关闭疼痛传输路径,进而减轻疼痛症状[8-10]。电刺激还可激活人体镇痛系统,促使机体释放内源性吗啡多肽能神经元类镇痛物质,发挥镇痛作用。盆腔肌肉在电流刺激作用下会产生规律自主收缩,利于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与卵巢内分泌,并减轻局部炎症反应,进一步缓解疼痛症状[11-12]。盆腔炎患受疾病症状、诊疗操作、健康知识缺乏等多种因素影响,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诊疗配合度,不利于措施落实,因此,使用盆底治疗仪对患者干预过程中还需辅以科学优质护理干预,通过与患者沟通,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发现其不良情绪,并加以疏导,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恢复[13]。本研究采取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将盆腔炎患者护理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与层次,以提升患者认知、树立康复信念、养成健康行为的形式实施,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积极参与到自我疾病管理中,以加快疾病恢复。疾病初期通过丰富健康知识宣教满足患者认知需求,使其充分重视治疗与护理,从而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有效促进诊疗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增强诊疗效果。用药阶段则强调遵医行为重要性,促使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进而发挥药物效果;后期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增加盆底锻炼,借助规律肛门收缩练习,改善盆底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因子吸收,以缓解下腹酸胀痛及腰疼[14-15]。盆底治疗仪、阶段性护理二者相互配合,可增强康复效果,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坚持接受治疗,加速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盆底治疗仪联合阶段性护理能够减轻盆腔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内分泌恢复正常,从而提升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