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壮 图/肥嘟嘟
1995 年暑假,经典电影《狮子王》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映了,当时的我还是个小学生。盼星星盼月亮,一个周日,我爸终于准备带我去看心仪而又神往的《狮子王》。可在我一只脚刚刚迈出家门的时候,听见了妈妈在厨房里提醒我的声音:“看仔细点!回来要写观后感哟!”这就好像一盆冷水兜头泼下,心中那毛茸茸的大狮子,似乎也没那么可爱了。
如今回想起来,我当时其实并不是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也不是对家长的要求产生了抵触,实际上你我一样,都是被一个心理上的效应影响了:动机拥挤效应。
Tips:动机拥挤效应
当一个人因为某个纯粹的原因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便能够更好地投入,一旦外界给这件事施加了其他的动机——比如奖金、奖品、表扬等等,反而会降低人们投入的意愿和程度。
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给孩子们分发了彩笔来画画——这个活动当然赢得了孩子们的兴趣。但孩子们被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作画之前,A组的孩子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如果画得好,就有奖金拿。而B组的孩子得到了截然不同的信息:我们想看看你的画。两组孩子都高兴地去画了自己想画的东西,画得也都很不错。研究人员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A组的孩子得到了奖金,而B组的孩子得到了赞扬。
不过,三个星期后,心理学家们再来观察这些孩子的日常表现,发现A 组的孩子大多已经不主动绘画了,对于美术的兴趣也明显降低,然而B 组的孩子对绘画的热情始终不减,仍跟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与此同时,对A 组的孩子来说,唯独给钱可以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致,而B 组的孩子,不管你夸不夸他,都喜欢到处涂鸦,涂涂画画,乐此不疲。
之所以讲这个实验,不仅仅是为了说明“动机拥挤效应”究竟是什么,更是为了给你提供一个素材,让你跟爸妈聊聊这个效应。
因为在我看来,不管是现在的你老妈,在你出门玩之前说了“煞风景”的话,还是当年的我老妈,嘱咐我回家要写观后感,她们都是为了给我们要做的事增加一份“附加价值”。我想她们并不是有意要消磨我们去逛博物馆、看电影的乐趣,只是培养我们能力的心愿过于迫切,所以才来了这么一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爸妈认识到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他们自然会在下次说出口前,多留意一下。
当然,我们可以做的不止这一点,所以我还有两条建议:
第一,在出发之前,你可以先跟爸妈梳理或者报备一下你要做的事情,或者你需要留意的部分。比如,在去逛古生物博物馆之前,你可以表达一下“我一定要好好看看那些恐龙化石”;在外出露营的时候,你也可以强调“这次我想自己搭自己的帐篷”,这样的话可以说明你对于当天的活动有着自己的思路,而这样的思路,很有可能转化成稍后作文的构思。如果爸妈没有感受到你的弦外之音,那你不妨再加上一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碰上了什么有意思的,刚好可以记下来写一写!”其实父母在敦促你回来记得写作文时,多半自己心里也没数,而听到你这样说,自然会大大降低唠叨你的可能性。
第二,告诉父母,你要写的不仅仅是看见的、听见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所以大家都别着急——因为你会感受到什么,谁也不知道呢。
我一直都认为,在观影、逛展等活动的过程中,其实不必太留意那些客观的细节——人多不多、天热不热一类的,而要更多地去留意你在某一刻内心的感受——看到年代久远的化石,会不会感到一丝来自历史的厚重感?踢球的时候落后,有没有一点不服输的倔劲儿涌上来?看到电影里的朋友相互支持,会不会也想起自己的好友,然后鼻子一酸?
在出门之前,你可以预估自己会经历什么,但你不太容易预估自己会体验到什么,可偏偏只有这体验到的真情实感才能让你有把它写下来的冲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纯粹的动机?我们不该让动机拥挤效应影响我们开开心心地玩耍,也不该让这个效应影响我们流露真情的写作。相信明白这一点后,通情达理的父母就不会再来给你上担子、加压力啦。
当你再要出门去做些有意思的事时,祝你玩得开心,回来以后,如果你有了有感而发的冲动,更祝你写得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