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策略

2022-12-19 01:54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中心小学罗晓静
天津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深度科学目标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中心小学 罗晓静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科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帮助其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还要能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其中,深度学习作为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其能有效提高小学科学授课的质量。教师要能抓住小学科学探究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这一特点,能结合该学科特点应用多种有效的授课方式引领学生展开深度学习,通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教学进行探究和分析,积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其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努力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促进其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保证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基于深度学习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受到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虽然很多教师纷纷参与新课程的改革中,但是在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学生的学习也大多停留在浅层。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其面临的挑战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教师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忽略了自身的“主导”

在传统的课堂授课中,教师扮演着权威主导的这一角色,其在对学生展开教学指导时,通常应用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学习状态下,久而久之,其很难对所学的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课改后,虽然多数教师努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让学生逐渐从被动地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但是由于其把控不准,有时候也会出现过度放任学生“自由”学习的情况。教师要了解,新课改的本质上并不是完全摒弃旧有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能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授课模式不断创新,能让自身的指导教学变得更有效,这样一来,既能实现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突出,还能更好地发挥出教师自身的指导和引导作用,保证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有效发展其科学素养。

(二)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片面性的理解,未能实现深度学习

在小学科学授课中,探究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过程,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和主要方式。于是很多教师将探究性学习推而广之,其忽略了教学知识的难易程度,也对探究的本质认识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对学生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探究都是有意义的,有的知识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就不用再花费多余的时间去探究,还有的知识内容较为浅显易懂,根本就不具备要探究的条件。这也说明,教师在组织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和探究时,要避免探究性学习的表面化和口号化,片面的探究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的质量。

(三)追求活动的外在表现,忽略了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性

在很多科学课堂上不难发现,虽然一些开展的科学课堂看似十分活跃热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其活动的次数也较多。但是,在每一次的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束之后,大多数学生并不能明确自己在该课的学习目标和所学的知识内容,其在活动中欠缺思考的过程,仅沉浸在动手层面上的活动,忽略了大脑层面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欠缺思考,自然不能实现深度学习,这样的活动对其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对此,教师要明白,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这一场活动能为学生带来哪些方面的启迪?能促进其哪方面能力的发展?能帮助其深度理解哪些科学知识?每一项活动背后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只有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有真正和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才能促进其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到同步的良好的发展。

(四)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忽略了深度评价的全面性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充分的信任,希望获得其他学生欣赏和尊重,新课程也强调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赏识。但是多数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也会产生担心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的这一情况,其应用的评价也多是以激励为主,并不轻易地作出批评和指点式的评价。一味地表扬也导致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情况,长期表扬,也会逐渐导致表扬对其再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学生会不明确自身在实际学习中的问题,不知晓自身的问题,自然也就难以改正。久而久之,即使教师想要帮助其进行纠正,但是其由于听惯了表扬,对批评就会产生抵触的心理,不能客观地看待自身的缺点。

二、深度学习的概念及意义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反,其不局限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在小学科学授课中融入深度学习这一理念,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去全身心地投入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同时,还能促进生生和师生之间展开更深层次的互动和交流,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良好启发的作用,促使其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掌握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树立良好的科学探究和实践的精神思想。还能有效提升其自身的科学学科素养。可以说,深度学习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策略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应聚焦和遵循小学生的基本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来开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为目标,从而有效促进教学和学习效能的提升,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这一教学目标。基于此,小学科学课堂构建的策略主要如下。

(一)精准把握学生学情,找准学习需求

教学的最终价值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服务,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前提下,教师在展开授课之前,一定要事先对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有全面的、基本的了解,比如小学生自身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范围有哪些?小学生自身的能力范围和水平有哪些?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其可发展的水平进行探究,明确班级内不同学生之间学习的差距,在课程的设计上,其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更加有预见性和针对性,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以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为例,教学二年级上册“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时,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地球家园中具体有什么基本上是很熟悉的。教师可以在这一基础上为其先设计微课内容,应用微课视频直观播放和讲解有关于地球上的各种事物,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但是,若是仅应用微课为其直观展现出地球上的基本事物,那么整体的教学可能就仅仅只是泛泛而谈,学生简单直观的了解并不能有助于深度学习的推进。所以,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地球家园的进一步认识,教师可组织大家结合微课中自己看到的内容,引导其进行必要的合并和分类,并组织大家思考,地球家园中的这些事物缺少其中一样可以吗?为什么?促使其思考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明理由,从而有效实现科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二)合理定位教学目标,聚焦四维标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是教师进行教学和设计课程的基本方向,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基本学习结果进行具体总结和阐述。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重视各个方面目标的平衡,能聚焦四维标准,在此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以三年级“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为例,教师可先对教材进行全面解析,并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总结,将其生活经验和要学习的新知识良好融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一样吗?”之后,分别定位每一个教学环节要完成的学习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多种物质,如白糖、食盐、味精等能在水中溶解这一基础知识,了解同样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以及其他物质的数量是不同的。2.科学探究目标:组织学生能通过对比的方式研究在同样的水中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的数量,能应用搅拌的方式让水中的物质充分溶解。3.科学态度目标:组织大家详细观察实验过程,应用对比的方式,记录相关的实验现象,并总结实验的结果。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充分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明白可以利用这一溶解现象为生活服务。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依照这些目标步骤展开学习,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有效实现科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三)精心挑选教学素材,凸显探究本质

小学科学学习以实践探究为主,好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活动能让整体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发课堂的深层探究,并能更好地达成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需要教学的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能在素材的引导下展开探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食物中的营养”为例,先准备丰富的微课素材展开情景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其引导,让学生能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如肉类、鱼类、蔬菜类等,让学生思考自己平时吃的一些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其作用。之后,在教学道具上可以准备白纸、肥肉、食用油、花生米、棉签、淀粉、滴管、黄瓜、馒头、米饭及面包等,以这些丰富的实验道具来吸引学生展开自主实验,引导大家能通过实验辨别出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的含量。并继续应用微课拓展教学,让学生结合已知的食物对自己一周内的饮食进行搭配,组织学生互相分享并评价其他人的食物清单,谈论营养匮乏和营养过剩这一问题。通过借助有趣的素材引导,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充分突出探究本质,有效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

(四)积极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思维提升

教师要想引领学生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其就要重视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即对自身授课中的环节、步骤、教学结构以及时间安排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此保证整体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要教师能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能对学生展开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并善于创设思维上的冲突,引发思维碰撞,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以“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为例,教师可分层制造认知冲突,为学生提供探究种子发芽实验的平台,引领其在自主实验中,其自身的思维得到良好发展。主要环节如下:第一环节,明确种子发芽的条件,准备完好的绿豆种子、水、土壤。并创设出不同的种子发芽生长的环境条件。使其能初步意识到植物生长的环境对植物自身生长的状态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第二环节,做好观察和记录,使其能发现,同一样的种子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其生长的状态,明确哪一种环境最有利于种子发芽成长。第三环节,引导学生探究为何在每个盒子当中要垫纸巾?种子发芽必备的条件有哪些?改变哪些条件会对其成长起到影响?教师在优化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序地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在这一探究过程中经历思维碰撞,充分突出自身主体学习地位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其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引导学生学后反思,促进深度理解

学后反思就是指学生在学习完毕后,对自身整体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收获进行综合的反思和评价,学后反思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和课堂探究的过程进行完整的复盘。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学后反思,也就是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让其能在整合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认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从而促使其形成深度理解。此外,在学后反思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对评价的方式和评价内容进行创新和改变。例如,针对“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这一课,在学生最后得出实验结果后,教师可针对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并组织班级内学生互相展开评价和分析,让学生互相指出其他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教师则针对学生的表达作出总结。并让学生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绘制出完整的思维导图,对整体的过程展开理性反思,促使其能通过回顾,不断完善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能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整体的、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小学科学授课中要积极贯彻深度学习这一理念,转变自身旧有单一的授课观念,能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这一角度出发带领其展开深度学习,能将传统教学中的优势与新的授课手段进行良好融合,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对其进行引导,注重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激发其自身的潜在能力和思维。通过为学生打造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感受到科学的美妙和神奇,为学生带来良好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自信,促进其未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深度科学目标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科学拔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