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媛媛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目前,不少大中型公立医院为推进科研工作、提升学术水平,积极引导医务人员进行科研工作,鼓励医务人员申请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课题。大中型公立医院承担重大医学研究计划,它是医疗领域科研人员、物力、财力的集中之地,因此,公立医院需要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管理,认真分析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公立医院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要求科研人员彻底转变思维,提升科研管理质量。科研人员需要遵从科研活动发展规律,主动参与科研活动。通过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收集学术信息及数据,加强学术信息交流。
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要求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充分信任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实施“放管服”。但是,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担心“一放就乱”,害怕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新问题。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科研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需要多年的数据统计,导致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难以应用。
同时,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快速适应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也对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科研人员没有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造成科研项目管理质量不高。
科研经费管理是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科研人员开展医疗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不断提升医疗研究水平,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科研经费由科研管理部门统筹管理,负责科研经费的分配和审核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报销及会计核算工作。两个部门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和配合,从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方面,科研管理部门虽然积极参与了项目前期申报及立项的预算审批工作,但是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科目和财务会计科目不熟悉。
另一方面,财务部门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财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工作,往往停留在会计基础工作层面。财务人员受到专业知识的局限,不了解科研项目工作流程,重视财务报账的合规性,但没有对科研经费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只要是科研人员提交的发票,符合财务管理规范,或者相关管理人员签字,就能够顺利报销,没有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不到位,无法形成管理合力,造成公立医院的资金使用不规范,既不利于公立医院优化配置科研资源,也不利于公立医院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必然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不高,无法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重要支撑作用。
公立医院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的情况,前期积极申报,后期研究力度不足,工作执行不到位,最终导致科研项目无故延期。在项目申请时,合同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各种不可控因素,最终影响科研项目成果。
科研项目监督管理不到位,科研人员比较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和科研经费申请。比如,研究计划有没有被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研究计划总量和资助总额有没有增加等。在科研项目监督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效率、效益的监督,导致监管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要求科研人员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熟悉科研信息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熟悉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及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分析技能。
此外,科研信息管理平台比较多,各科研平台之间的信息数据没有实现共享。如何建立标准化的科研数据库,实现各科研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公立医院完善科研管理模式,需要逐步建立科研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完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效率。
由于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滞后,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财务人员之间缺乏充分沟通。由于科研项目与职称评定、优秀科研成果奖励的关系密切,所以科研人员会尽可能多地争取科研项目,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交流沟通,导致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国家连续多年发布了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改革的相关文件,要求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科研工作自主权,以及项目经费管理方面的自主权,将科研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科研项目由于不确定因素,需要更新技术路线,科研人员进行备案即可。另外,在项目申请、实施和项目验收时,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但是,科研项目成果的绩效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公立医院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影响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公立医院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涉及不同层级的工作人员,需要逐步加强全体工作人员对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视,不断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科研人员需要结合医院发展规划,认识到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科研项目管理目标,并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各部门的科研人员需要明确定位和工作职责,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培训,督促科研人员熟悉科研项目管理方案,明确科研经费使用规范,掌握预算管理工作内容及信息平台的操作技巧。只有科研人员熟悉科研项目管理的各项要求,才能提高科研费用的使用效率,避免在科研活动中随意使用科研经费,确保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公立医院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专业的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科研项目管理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大力支持,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从而不断推进科研项目管理工作。
公立医院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构建综合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通过构建合理的项目团队奖惩机制,不断完善激励认定标准,客观地评价每位科研人员在项目团队中的贡献。一方面,提升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促进科研人员加强协作,构建高效的科研联合体。
公立医院需要逐步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的信息交流及沟通协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和财务分析信息平台,实现内部信息的有效分享。特别是在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时,避免科研项目管理与科研工作实际情况脱节,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
同时,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主动获取科研经费信息,并加强分析,确保科研经费合理使用。财务人员应该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经费编制,与科研人员一起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管理活动,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针对性,提升科研经费编制的合理性,协助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科研工作,促进科研创新技术成果广泛推广与有效转化。
首先,公立医院应该根据实际发展要求,在审核流程、票据管理、物资采购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科研内部控制体系,使科研经费管理有章可循,并明确科研经费使用的审核权限和报销流程。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控制,使科研人员有序参与科研项目管理,加强内部监督,为科研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立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公立医院可以邀请专业机构,对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梳理,并制订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帮助科研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风险问题。
最后,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公立医院要接受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也可以邀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查找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公立医院可以向科研人员开放学术数据,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信息共享和学术交流,打破科研人员及科研项目团队之间的壁垒,促进科研联合体建设。在信息时代,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及时了解科研信息、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开展。同时,科研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公立医院之间也需要加强科研成果信息交流,拓宽科研经费的筹集渠道,提高科研成果综合转化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科研成果信息交流平台,同时主动收集社会上的科研需求信息。公立医院积极运用各种信息工具,从科研项目筹备到立项实施,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同时科研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各项信息。在科研成果转化阶段,通过科研成果信息交流平台,能够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加强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提高科研成果的综合转化效率。
通过构建科研成果信息交流平台,公立医院能够扩宽资金筹集渠道。比如,通过联合设立科研基金或者众筹的方式,解决科研经费来源单一的问题,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研项目,提升科研工作效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另外,通过建立科研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公立医院能够加强科研项目考核,分析成本效益,从而不断改善科研项目管理体系。通过科研项目信息管理平台,收集科研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数据,分析资金使用效益,帮助科研人员节约资金,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同时,对每位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真实地反映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益,为落实奖惩制度提供可靠依据。
首先,公立医院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才,协助科研人员做好科研项目管理工作。
其次,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公立医院应该帮助科研人员做好职业规划,定期开展培训学习。科研人员既要学习新的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也要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拓展知识面。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科研人员能够应对各种情况,规范科研经费支出,避免各类风险问题。
再次,公立医院在招聘过程中,需要关注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应聘财务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考核医疗与科研方面的知识内容;应聘医疗技术岗位的人员,需要考核财务管理、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的内容。通过招聘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最后,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公立医院需要针对科研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覆盖科研目标、科研经费使用、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奖优罚劣,促进科研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科研工作效率,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