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关于临床教学实践中突发性耳聋(气滞血瘀型)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2-12-18 11:24林晓莉王晓燕董翠红
中文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疗程穴位针刺

林晓莉 王晓燕 赵 雪 董翠红 王 慧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5400;2.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中医院,山东 烟台 264100)

一、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可通络活血,促使气血到达于耳,并调节脏腑经络,使五脏气血通畅,进一步养耳,从而提升听力。

1.单纯针刺疗法

刘梦晨[1-3]等将60 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7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教学总有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中西医结合,以“通”法为点,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恢复听力的功能。李德武[4]等的研究发现同样的结果。

周晖[5]采用赖氏通元针法治疗耳聋患者,每日1次,6天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2个疗程。该法核心调理人体元气及脏腑神气,以督脉调养元神,任脉连通精气,进而滋养元神、耳窍,促使听觉恢复。结果显示平均听阈值、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耳鸣、眩晕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铁玲[6]等针刺神庭、百会、翳风、听宫穴,并根据实证、虚症采用补泻手法。每穴位留针30min,每10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日为一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教学总有疗效、平均听阈值、耳鸣、耳胀闷感、眩晕、恶心呕吐症状积分、IgG、IgM、IgA 和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针刺结合电疗

电针是通过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连接微量电流,促进机体血液循环,调节生理功能,从而加强针刺的效果。杨雪晴[7]等将6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急性期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进行冲击疗法(每次30mg,每日1次),配合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mg,每日3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晚1次)和静脉点滴金纳多注射液(每次35mg,每日1次)、前列地尔注射液(每次10μg,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疗法(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双侧颈夹脊(C2、C3、C4)、中渚、血海、太冲、足窍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听阈值、焦虑症状均有改善,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鸣、眩晕伴随症状虽都有改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3.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针刺起到通络活血的功效并且刺激大脑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促进听力恢复。穴位注射能够避免静脉用药副作用,并提高局部营养神经、改善血液微循环的效果。两种疗法相协同,疗效更明显。张小英[8]等将80例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患侧听宫穴、翳风穴轮流注射1ml,每日1次,连续2周)。观察组患者接受方氏头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先用方氏头针飞针直刺,双侧取穴头部、倒脏上焦、听觉、记忆、嗅味,每个穴位行针30s,15min行针1次,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结束后取患侧翳风穴、听宫穴,选用1ml注射器,在翳风穴直刺0.8寸,得气后注入甲钴胺0.5 ml,听宫穴直刺1.2寸,得气后注入甲钴胺0.5ml,每日1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纯音听阈平均值、耳鸣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中药治疗

在中药的选择上,各家医者均注重疏通经络、补气益血,改善耳部的血液微循环,总而改善患者的听力。

杜娜然[9]等将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激素治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口服甲钴胺胶囊0.5mg,3次/日)的基础上,给予金纳多静滴治疗(5支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发现在临床教学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8%;通过纯音听阈测试听力值,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该方重用生黄芪,用以补足元气,促使血行去瘀,配以当归尾活血调经,起到疏通脉络却不伤血的作用,辅以赤芍、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加以地龙周行全身,从而达到通经活络熄风的作用。

李果丽[10]等将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 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塞米松、ATP、辅酶A、维生素C、肌注维生素 B1、维生素B12。治疗组加用耳聪丸(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制,主要成分包含麝香、红花、水蛭、赤芍、川芎、丹参、黄芪、党参、葛根、黄精、龟甲、磁石等,10g/次,3次/d)。对照组则加用复方丹参片(四川三精升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4g/片,3片/次,3次/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教学总有效、全血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张新响[11]等将6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得到同样的结果。王任炜[12]等244例患者分成激素方案治组41例,耳聪丸方案治疗组61例,耳聪丸联合激素方案治疗组142例。结果显示激素组与耳聪丸组治疗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激素组及耳聪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启示我们耳聪丸与激素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吴国清[13]等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沮,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减通窍回聪汤,治疗2周。结果显示,对照组在听力治疗有效率、平均气导听阈差值、耳鸣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身体特殊不适,且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类似研究发现通窍活血汤还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14]。魏妍慧[15]等采用通窍活血汤结合针灸的治疗方案,发现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听阈值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全血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黏度无明显改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其他疗法

1.穴位埋针

俞香玲[16]等将80例患者随机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针,并根据患耳情况,选取单耳或双耳埋针。埋针采用揿针,主穴选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完骨,根据情况配穴肝、肾、内耳。患者每天按摩穴位3~5次,每次3~5min;埋针隔天更换,持续10d。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雷火灸

雷火灸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由多种中药支撑,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扶正祛邪等功效,其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

戴红霞[17]等8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并配合中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雷火灸治疗。必灸穴位包含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印堂、十宣,选灸穴位包含风池、合谷等,如耳部,印堂至鼻根部,耳门、合谷、翳风和脚底。共治疗7~10天。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属强通之法,可祛瘀生新,操作简便较安全,疗效较好,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医护人员,甚至患者家属经过培训后便可操作,在临床教学较广泛使用。吴正冰等将60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3天为周期进行减药,由15mg/d减至10mg/d,最后减至5mg/d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7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2周);甲钴胺分散片(0.5mg,口服,每日3次,连服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耳尖、双膈俞刺血(每日1次,连续2周)。结果显示耳聋临床教学疗效、平均听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耳鸣、眩晕临床教学疗效、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穴位贴敷

刘颖[18]等在穴位注射疗法上加用耳穴贴敷,贴于听宫、听会、角孙、耳门、完骨、翳风,效果良好。

结语

西医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时经常采取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营养神经及激素类的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应,但副作用较多,达不到理想治疗效果。而中医药治疗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的治疗,对机体进行全身的调节,可弥补西医的不足。所以,从文献中也可发现,临床教学医生经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耳聋,临床教学疗效较显著。如郝亚楠[19]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中药汤剂、耳穴埋豆中医治疗。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平均听阈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我们应将中医药治疗方式进行推广,并与西医结合,从而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教学治疗趋势来推广,可供科研及教学工作者日后参考使用,同时方便学生的学习使用。

猜你喜欢
疗程穴位针刺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