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薇 秦皇岛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质人才,想要提高人才支撑作用就必须强调人才培养。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新员工岗前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前期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提高培训质效,促进实践创新,都有利于夯实本单位的人才发展基础。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钻研,找出最适宜的岗前培训模式和实践创新方向。
新员工岗前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以为增强员工个人以及集体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有效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环境。对于新员工来说,未来的工作内容、环境、团队都是陌生的,若他们无法迅速适应和融入新环境,必然会对工作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效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能帮助他们迅速熟悉环境,了解工作内容和方法,熟悉单位的规章管理制度,从而更顺利地融入自身岗位。
第二,提高新员工综合素质。如今,新员工与企事业单位之间都是双向选择,入职的新员工的专业能力、心理素质都能得到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员工可以完全胜任本职工作。因此,需要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通过学习和实习积累经验,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并不断查缺补漏,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奠定基础[1]。
第三,保证员工与岗位高度适配。岗前培训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岗前考核,培训人员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者可根据新员工在岗前培训当中的表现,重新进行员工素质、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从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保证新员工的能力、价值观与其入职岗位高度适配。
第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现实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新员工岗前培训需要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着手;通过培训可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更能激发新员工的奋斗热情,使其保持高昂奋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有责任、有冲劲、有能力的新鲜血液被补充到人才退伍中,将会进一步夯实单位的人才发展基础,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保障。
在新员工岗前培训过程中,提升员工综合能力,保证员工拥有快速适应岗位工作、集体环境最为重要。所以,企业培训部门需要重点关注技能培训。此时,培训人员应该按照人力资源配置方案、新员工专业能力与应聘岗位要求、企业文化以及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为实现新员工岗前培训效用最大化提供保障。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为例,培训人员需要重视教师能力培养,从执教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服务能力和能力等方面着手开展针对性培训,快速打造优质人才。在这一方面,培训人员还应该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与职业理想培训,引导新员工将个人发展与单位发展挂钩,通过培训让新员工明确企业发展战略、愿景,个人发展前景,从而让他们基于实现个人理想和推动企业发展双重角度看待、参与工作[2]。从本质上来说,新员工岗前技能培训,就是夯实企业人力资本的过程,在此环节必须保证员工掌握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切实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
人文关怀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软管理”的核心。在这一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践行“以人为本”原则,以帮助新员工解决困难、引导新员工融入集体、推动新员工实践创新为目标,进行岗前培训。对于初入社会的新员工来说,他们容易对陌生环境感到紧张,对社会、行业、企业、岗位以及人际关系的认知都存在不足,所以在入职后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此时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疏导和激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基于此,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中培训人员必须充分展现人文关怀,通过组织参观、学习企业文化,开展针对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式展现人文关怀,让新员工拥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避免人才流失。
在新员工岗前培训环节,培训人员需要引导新员工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工作态度,以免他们在后续工作中走入歧途。通常来说,新员工岗前培训应该包括敬业精神培养,协同作业能力与团队意识培训,培训人员需要有益引导新员工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塑造真诚、友善、敬业的职业化精神。在价值观培训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展现价值观的力量和价值,基于实际案例引导新员工主动探索价值观背后的含义,从而真正地将企业文化价值观铭记于心。
高质高效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可实现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能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任务有效完成。从现实角度来看,新员工岗前培训对企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功不可没。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新员工岗前培训都存在流程不科学、方法单一化、内容陈旧固定、缺乏闭环管理、忽视情感引导和教育等问题,无论是技能培训、态度价值观培训还是人文关怀展示都不到位,以致培训质量迟迟难以提升。为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中新员工岗前培训质量,保证新员工与企业环境、工作团队、岗位要求高度适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地革新岗前培训理念和实践方法,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强调新员工岗前培训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为有序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实现工作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夯实员工岗前培训基础。此时,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明确培训管理与考核机制,并且提前做好培训规划与培训人员配置。
首先,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优化企业文化环境的根本目的,通过打造舒适环境消除新员工的紧张感,使他们能快速进入学习和工作状态,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培训质效。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全体员工都需要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以友善、热情的态度面对新员工,形成互助、互惠的良好氛围,从而感染新员工快速融入集体。各个业务部门都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新员工岗前培训,携手完成全过程培训和管理。
其次,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制。对于企业而言,新员工岗前培训至关重要,但该项工作的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提高整体质效,保证工作有序性和实效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比如,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新员工岗前培训机制,从培训时间、周期、频率、考核、管理等多角度出发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为更有效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提供制度支持。
最后,加强培训规划与培训人员管理。新员工岗前培训的质量,深受培训计划科学性以及培训人员职业能力影响,所以在新员工岗前培训实践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这两个方面。此时,必须根据企业需求、个人意愿以及工作要求,初步拟定新员工的岗位配置方案,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展定向培训,在到岗前保证员工的能力和心态足以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必须保证培训人员安排合理,让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老员工以及专业培训师共同组成培训组,为新进员工提供指导[3]。
新员工岗前培训时,课程的实用性将会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在新员工岗前培训实践创新过程中,打造特色课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从现实角度来看,经过新员工岗前培训,新员工必须具备胜任素质,即员工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高度适配,新进员工可迅速转化为生产者。基于此,强调培训课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至关重要。在实际作业环节,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地位、发展前景、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文化价值观等都属于基础性、通用性培训内容,是所有新员工岗前培训过程中的“必修课”。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员工的能力、岗位差异,为其定制个性化课程,实现针对性培训,从而保证岗前培训效用。以某客运公司的新员工岗前培训为例,培训中所有新员工将一同参加企业文化类、职业素养类、安全文明生产类、劳动纪律类知识培训,课程内容包括企业文化价值观、客运行业法律法规、自我控制管理、人际关系调节、交通事故预防与突发事件应对、反恐知识、员工福利待遇与考勤管理;同时,该企业还根据新员工的岗位职责差异,设置个性化课程,比如营运调度岗位员工学习营运调度基本常识、纪律与规章制度,学习票务管理知识;车辆技术类岗位员工需要参加车辆维护保养技术培训;一线服务人员需要参与安全防护学习、防控与消防演习、服务用语与普通话训练等培训课程。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新员工岗前培训的课程必须兼具共性和个性,课程具体内容需要根据企业发展实际、人才配置管理要求以及工作特色设置[4]。
新员工岗前培训中情感态度引导十分必要,培训人员需要通过有效引导,帮助员工与同事、企业之间建立情感关系,培养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避免人才流失。在情感态度引导环节,最为重要的是角色转换和认知引导。对于许多新员工来说,入职一家新单位最难以适应的就是角色和认知方面的转变,这一点在应届毕业生和跨专业求职者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为了避免新员工产生角色或认知转换障碍,培训人员应该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给予他们充分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角色转变。许多新员工在参与岗前培训时都会产生被迫或抵触心理,十分不利于员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而且大部分新员工对具体的岗位工作难以产生明确认知,所以也无法自我代入,无法快速转变角色。为基于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引导新员工基于自我管理完成角色认知转换。比如,提供准确认知机会,激发新员工的主动参与热情;打造双向互动需求分析机制,让新员工从被动化为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转变引导,使新员工的角色和认知从个人向团队成员转变,从求职者向在职者转变,从局外人向企业人转变。
实质上,新员工岗前培训就是一种社会教育类型,教育方法与模式越多样,越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兴趣,提高教学质效。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不断丰富和创新新员工岗前培训形式,增加工作活力,为新员工提供更加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培训时,需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训模式,基于理论教学传递知识类内容,基于实践教学讲授技能型课程。比如,采取在线培训方式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基于直播课、视频课、文本学习资料组织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采取老带新、座谈会、专题报告学习等方式开展岗前培训,实现知识技能传递和企业文化价值观传承;深化多媒体技术应用,提升主题化培训、典型案例培训质效;采取轮岗实习、实践练习等方式开展岗前培训,组织多种比赛、游戏协作引导新员工一展所长并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需要在新员工岗前培训中关注心理素质培养,训练新员工的抗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比如,组织新员工参加拓展训练,基于此增强其实践参与感和体验感,并帮助新员工快速消除陌生感和心理压力,让他们能迅速融入集体,锻炼心理素质[5]。在实际作业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保证新员工岗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且无论选用哪一种培训方式都需要完善配套的反馈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保证培训质效。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新员工岗前培训重点在于员工开发和培养,培训者需要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开展全面性、针对性、系统性培训,从而将优质人才转化为有能力、有态度、有归属感的优质员工。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夯实培训基础,并基于特色课程和人文关怀兼顾新员工的职业道德与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