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旭 吴锋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2.都匀二中,贵州 都匀 558000)
人才的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课程思政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更好地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3]。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下,各式各样的内容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高中生在面对这些繁杂且真伪存疑的信息时,很难区分其真伪,以及其所获取的部分信息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性。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就凸显出来。而关于如何培养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和是否有害,就需要我们在设计课程中注入育人教育。一方面,信息技术教育其自身的学科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计算思维,帮助学生及时区分信息的真伪;另一方面,将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责任意识,也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辨别这些信息,这些信息为什么是有害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成为一名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课程思政是在2014 年上海市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中被提出的。2017 年12 月,经由教育部党组公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后,开始向全国传递推广上海经验。近年来,课程思政的理念,逐步由高校向中小学发展,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功能、方法、效益等逐步的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
当下,对于课程思政这一命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研究角度的相异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践应用,依旧存在着争议。侯勇,钱锦[4]在2021 年,对课程思政内涵理解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四类观点。首先是“理念论”,这一类的观点主张的是综合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看作是教育的根本任务[5]。第二类是“资源论”,主张的观点是挖掘课程自身的德育因素与资源,遵循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开发社会实践活动[6]。第三类是“课程论”,主要观点是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外围课程[7]。第四类是“综合论”,主要观点是课程思政既是一种德育理念也是一种方法[8]。根据对不同观点的梳理与研究可以发现,课程思政主要是在思政课程外,根据不同学科的学科特性,挖掘其独特的思政元素和资源,遵循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于学生发展规律,所形成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主要表现在:基础性、综合性和人文性[9]。其自身的学科性质与课程思政的教育思想是相容的。在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与综合性中,挖掘符合基础性的思政因素,是符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学科逻辑与学生发展阶段顺序。但在一部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1.在信息技术知识教学与思政元素育人之间的切换,生硬不自然,所举例子的科学性与学科性不足[10]。2.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间存在脱节,只是简单地戴着爱国主义帽子,宣读文件或口号。3.对于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依旧停留在依赖教材内容。使课程思政素材的挖掘受限于教材内容,导致课程思政出现生硬、浅薄、高度不足、不切实际等问题[11]。
课程思政是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的育人理念,强调在授予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将蕴含在教学内容中,正确的价值导向传递给学生,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但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育人能力不足,育人意识不强[12]。这显然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13]的要求不符。这将导致教师无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致使“育人”与“育才”被割裂开。2.课程育人的形式单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真实的教学情境,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价值认同,无法做到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引领和示范引导,部分的课程思政存在“低效”“无效”等问题。3.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没有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不能及时运用科学、健康的教学方法与富有感染、熏陶的德育素养去引导学生。没有做到将学科知识与思想引领统一起来,在帮助学生发展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与道德素养。
新课标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育人的作用变得更加凸显,课程思政被放在了一个关键的位置。而在要求教与学的过程中,增添课程育人的同时,学校制度文化也是影响课程思政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学校制度文化是对教师与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如果不能及时对旧的管理制度进行改变,则会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选择。存在的问题有:1.部分学校对其自身的制度文化的价值论向度,还是偏向应试教育,这将影响全部学科的课程育人效果,将打击教师课程育人的积极性,使教师与学生将教与学分离,影响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2.部分学校制度文化无法做到真正的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被动地学习,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无法感受到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3.部分学校没有与时俱进地推动制度创新,没有培育学生对制度文化的认同心理。没有内心认同的制度文化,就不会有有形于外的规范行为的各类有效制度[14]。在教师开展课程育人的教育活动中,将缺乏对某些制度方面的供给,从而影响整个教育活动的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在社会逐步信息化的演变过程中,是否具有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的标准尺度。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强调的是学科的工具性,经常忽略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在面对网络中有害的信息时,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如:微博、抖音、快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由于其虚假的伪装,很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致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因此,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添加德育元素是势在必行的。
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实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备条件。课程思政将给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科学的课程育人理论基础,帮助教师实现课程育人的持续发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材中挖掘出可用的思政元素,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课程思政指导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从学科属性、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探索,以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制意识、公共意识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德育内容,科学系统地提升学生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学生的终身学习是指学生在持续不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思想、意识和行为的变化[15]。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社会经验以及从业能力等。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即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帮助学生在信息化环境的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思政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蓄力前行的教育事业,它将影响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地融合课程思政,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心理因素的健康成长,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心理基石。依托时代的变化,在“大思政”格局的视野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聚焦多样性与主导性、分散性与系统性、隐含性与外显性、间接性与直接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有效发挥思政课程的统帅、引领作用,深入发掘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16]。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使教与学形成“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良性循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此铸造终身学习的动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利用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课程思政隐藏式的育人中,通过挖掘学科中所蕴含的道理、哲学思想、学科发展史、大师的成长道路,以及教师自身的正确价值取向,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并以此提升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而借助于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单单能实现对信息素养,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
高中信息技术在更新了教学内容后,课程内容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融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其学科自身的育人性与学科本质,已经明确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应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与必备品格。教师应当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学科本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以课标作为依据,开阔挖掘素材的边界,将“正能量”的故事带到教学中,将“动人”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将思政元素与教学任务有机结合,将知识与故事相融合。既做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帮助学生增强信息意识、发展技术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课程。在挖掘思政元素时,教师应当在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与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中,寻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与学习内容相近的素材。同时,这些素材在具备科学性的同时,还应具备趣味性。将学科知识、思政素材、趣味事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
在同一学科不同学年以及不同学科同一学年的教材中,都存在着其内部的逻辑衔接。各学科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也应遵循这一逻辑,不应孤立地设计思政元素。在各学科间构建起一个课程思政的交流共享平台,将各科教师的心得体验与教学案例进行团队内部的探讨与分析。这既可以丰富课程思政育人经验,也可以增加课程思政的案例,帮助各科教师共同发展。并以不同学科的特性,丰富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逐步形成一张连接着各学科的育人“大网”,让学生在接受育人教育时,不会感受到生硬、不切实际、突兀等不适的课堂反馈,真正做到在润物细无声中促进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的发展。
在中学教育中,不同学科所具备共同的特性有“工具性”的显性功能与“人文性”的隐性功能,部分对课程思政理念掌握不够透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忽视“人文性”这一不易察觉的隐性功能,使课程思政的育人性流于形式。而增强各学科间的联系,特别是与文史类学科的联系,将会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人文性”这一隐性功能的重视,并学习文史类学科对“人文性”这一功能运用,增强自身育人能力,真正做到教与学同向同行。
师德培训作为思政教育的核心,始终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明确规定“要将师德教育作为通识课,列入培训的必修模块”[17],将师德培训与师能培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师的德育能力,帮助教师在设计教案教法时,进一步地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因此,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有必要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整个培训的全过程,贯穿培训的始终,从而达到提升师德修养和思政意识的目的。
在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时,应该考虑其学科的独特性,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切身体会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使教师能够在日常授课时,将“技术的发展对善和恶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18]贯彻育人始终。帮助学生了解,即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也无法摆脱现实社会的法律、自律和他律的管理与控制。使学生更能适应自己在虚拟世界里,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
学生培养的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的首要标准[19]。应建设多元素的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去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德育效果。由于德育评价的主观性较强,对于思政育人效果的评价应借助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评价的客观性,做到具备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评价机制。并在建立学生档案时,增加学生的“知”“情”“意”“行”信息库,以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对学生从心理到行为全方面,全学年的考查。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评价,应做到全学年、全方位、全角度的评价。而评价的体制,也应是多维度的,学生、教师、校领导、家长都应参与其中,对学生道德修养评价的重视程度,应当超越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因为某一个别因素,而做出否定学生整个道德修养的错误评价。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学科本身,单独对某一项做出评价。应该采用“双轨”制的评价方法,同时评价“育人”与“育才”两个方面。评价方法既要有思想性也要有科学性,应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具有价值引领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根据评价的观测指标改善自身,形成一个具有客观性、发展性、指导性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