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

2022-12-18 02:34朱小玲
学术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生民主中国共产党

朱小玲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民生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就将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础上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民生建设史。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生活历经了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幸福型的递进发展过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生建设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核心理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摒弃了资本至上的价值追求,遵循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生建设的核心理念,也是其逻辑终点。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民生建设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开展民生建设的一百年,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追求为人民谋解放、谋幸福的一百年。

民生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演绎体现在:

1.民生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为了谁,这是一个原则性的基本问题,它的答案体现了一个政党在开展一切工作时所处的立场。早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就提出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2〕其中“工人阶级”“社会阶级”“无产阶级”等词先后出现了6次,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就是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阶级剥削压迫,为天下劳苦大众谋解放、谋幸福。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再次申明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在党的七大上,首次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明确写进了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以民生为念的初心使命。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施特朗曾经不无感慨地说,在延安“最常听到的词汇是‘人民’,……似乎是表达了一种最根本的爱和最终的信念。”〔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地位虽然变了,但始终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时主管财经工作的陈云指出:“过去的‘公仆’不做好事,欺压人民,拿高薪而且贪污。现在人民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的困难而努力,这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4〕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都是为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改善”,〔5〕“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8〕十七大报告中用了大量篇幅论述民生问题,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和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他还一再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

从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四五”规划,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民生情结。还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周恩来就强调我们建设的目的在于“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11〕1986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任何时候都要十分重视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2〕此后随着历次五年计划的实施,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民生福祉也在逐步提升。从“十一五”开始,我国将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更加侧重倾听民声、亲近民生、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也更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被称为“一场民生的盛宴”。“十二五”规划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十四五”规划则提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庄严的承诺,使2020年初剩余的55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充分证明了“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核心理念。

2.民生建设必须坚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既是民生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民生建设的主力军。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群众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为其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的有机统一。还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只有“号召全国工农群众最后打消对于反动统治地主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之一切幻想,充分相信只有本身和本阶级的力量与争斗,才能解放自己;只有咬紧牙齿团结自己的队伍,发动与扩大自己利益的争斗,才能改善生活地位和抵御反动统治与资本之进攻”。〔13〕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开展民生建设,创造性地运用生产劳动互助合作形式,变革生产关系,合理地安排使用人力,提高劳动效率;通过宣传劳动模范、种地英雄,表彰努力生产的典型人物,组织劳动竞赛,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根据地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更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民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进行民生建设的理念。尤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设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和以幸福指数为标志的民生观的具体体现,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中国人民将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使许多在老百姓心目中犹如在天上可望而不可及的美丽“愿望”落到了人间,接了地气,而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由此可见,“中国梦”与民生建设不仅具有目标与内涵的一致性,而且具有实现过程的同步性。

二、立足国情,聚焦现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主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曲折前进的。民生的建设也是一个从低水平向高水平、从单一层面向多元层面发展的动态过程,这就决定民生建设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并伴随新的民生问题的出现不断进行调整。在民生建设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每一时期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立足国情,将抓住民生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依据,科学制定民生建设的各项措施,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取得卓越成效的关键所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河破碎、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这是当时中国的主要国情和最大的现实环境,护国、护土、护人民就是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革命救国救民既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其民生建设的基本内容。为此,中国共产党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生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另一方面利用局部执政的条件,在根据地和解放区抓住民生中最重要的环节——土地革命以解决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并尽可能地组织和帮助人民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实现了革命斗争与民生建设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情和“一穷二白”的严峻现实,如何尽快让人民告别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中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毛泽东指出:“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15〕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基础极为薄弱的情况下进行着战后经济恢复和民生建设,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制度: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就奠定了民生建设的制度基础;二是制定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的教育制度;三是出台了一批医疗卫生规章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四是逐步出台和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为民生建设提供基本保障。此外,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实施一系列民生建设的具体措施来推动民生的发展,如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使全国三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土地,使“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中国大地真正得以实现;打击投机资本,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安定民心;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积极发展生产,尽快恢复经济,努力增加城市职工和农民收入以改善民生;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竭力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等等。这些举措不仅符合客观实际,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推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生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适应了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新要求,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把发展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基本任务确立下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作为大事来抓,这使中国在解决了近代以来困扰人民挨打的问题后,又成功地解决了人民挨饿、挨冻的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民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完全尽如人意,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不够理想。在正确认识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民生建设战略,回应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是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民生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作了正确的历史定位,并指明了推动民生建设的首要途径是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在正确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6〕这种明确且分阶段的战略目标,既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国情作出的合理规划,又为最大限度地改善民生提供了可操作性。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严重挫折,也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针对21世纪国内外出现的新变化和面对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实现总体小康之后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重新构划了民生发展的战略布局,提出了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布局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要通过科学发展的方法来解决民生建设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和现实作出的正确选择。

民生是个动态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发展的概念。随着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中国的民生建设也就站到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了。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不平衡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表征,也是制约民生建设的关键因素。能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完善幸福型、美好型社会的构建,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新目标。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生建设的理念和战略,如“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理念、“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加快民生建设的方略举措,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共资源均等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让人民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织密普惠托底的民生安全网;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满足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诉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等。

三、直面问题,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根本方法

“华而不实,无益于治。”直面问题、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既来源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把握;又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直面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坚持认识上求真、行动上务实。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首先必须直面的问题是如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解决民众生存疾苦。因此,中国共产党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即以对外民族解放战争求得中国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以对内民主自由求得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以改善人民生活求得解除大多数人痛苦的民生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心系群众的价值理念,随时以关注群众想要什么、应该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要求党员干部:“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18〕“我们不应该忽视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任何细小的可能的改善”,因为“共产党人是主张改善民生的”。〔19〕

民生存在于群众中、基层中,为使民生建设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20〕针对当时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如吃饭穿衣、教育、卫生医疗、交通、灾情及社会救济、移民问题等诸多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根据地开展了颇有声势的社会调查活动,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在对这些调研报告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有利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最典型的是抗战时期由“雷公事件”引发的“给”与“要”的问题,由此有了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不仅改进了中国共产党的作风,而且有效地减轻了人民负担,改善了人民生活。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迫切希望尽快改变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但由于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不仅没有让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国民经济严重失调,直接影响了人民生活。面对我国经济遭遇严重困难、人民生活极其艰苦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勇于直面问题,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指出:“不明了情况是很危险的。只要情况明了,事情就好办了”。〔21〕“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纠正错误、调整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民生活困难的原因在于工农业的生产脱离了当前实际,由此认识到农业和工业,都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这标志着党的指导方针的重要转变,也是中国共产党直面问题、求真务实的鲜明体现。这些具体政策的调整,对调动人民积极性、解决民生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虽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民生为本的理念,并在实践中致力于改善民生,但由于指导思想上没有自觉地实现由革命党向建设党、发展党的转变,过多地强调政治而忽视了经济,没有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从而影响了民生问题的解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坦然正视了民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邓小平指出,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22〕“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3〕迅速改变人民生活贫困的迫切愿望,特别是睁开眼看世界后发现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差距正在拉大的巨大压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以后突破传统思想束缚、推动改革开放的最大动力。针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失误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民生改善不理想的情况,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24〕他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25〕他强调民生建设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和实际质量的形式主义,而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解决问题。”〔26〕为此,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将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作为保障民生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将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等领域作为民生建设的重点:一是发展经济促进就业,二是全面整顿教育事业,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三是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这些重大举措的实施,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直面问题、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民生建设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更体现在精神生活和生活品质上。面对这些现实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回避矛盾,而是更加强调民生建设必须坚持直面问题,求真务实,不仅要将“蛋糕”不断做大做好,同时还要把“蛋糕”切好分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并将民生建设的重要基点锁定在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基本诉求上,努力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贯穿到利益共享、制度规则和价值共识等各个方面。他经常用“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句诗来要求各级干部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民生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

为使民生建设落到实处,习近平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他要求领导干部以“脚踏实地,踏实钻研”的精神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民生建设整体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地民生建设的短板,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民生政策。正是通过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把握了民生建设的实际问题,并在分析这些问题和短板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出具有极强务实性和针对性的相应政策,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如为解决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相继出台二孩、三孩政策;为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为解决“以药养医”的“老大难”问题,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问题,利用社会保障的稳定器功能,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实惠感得到了有效提升。

脱贫攻坚是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工程。为了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习近平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着深厚感情深入贫困地区,了解真实情况,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做实。他自己更是求真务实的表率,从2012年12月至2020年1月,习近平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24个贫困村,提出一系列精准脱贫的政策和具体措施,由此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横扫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瞬息万变的艰难情形下,2020年底,顺利实现了2012年底提出的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归零、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铸就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直面问题、求真务实优秀政治品格的具体体现。

四、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民生建设中形成和坚持的一条重要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事中国革命斗争的基地在农村,中国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从这一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把解决土地问题、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作为民生建设的重点,通过“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等政策,满足了将土地、粮食和生存放在首位的农民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还根据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的变化,慎重考虑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在保障劳苦大众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遵循劳资两利、军民兼顾、合理负担的原则,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为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更是把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作为民生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在民生建设内容上,注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中的各种利益矛盾以及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依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民生建设的重点,兼顾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制度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在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上,集中力量解决好重点人群、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新中国成立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如果不能解决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可能安定。为此,中国共产党将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农村改革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使农民得到了最大的实惠,生活得到了普遍改善,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统兼筹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毛泽东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分配问题上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邓小平提出应该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强调:“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27〕胡锦涛提出“五个统筹”的思想。以上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中统筹兼顾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更是旗帜鲜明地强调民生建设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所谓突出重点,首先是聚焦重点领域,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社保等实事,为此,将新时期民生工作的重点锁定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其次是关注重点群体,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为了有效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我国建立了因村因户施策,到户到人帮扶的长效机制。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支特殊的新型劳动大军,对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农民工属于“外来人口”和“弱势群体”。习近平指出:“善待民工,就是善待我们自己。”〔28〕为此,中国共产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以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其中包括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花大气力进行清理整治;探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允许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统筹范围转移;提供农民工子女可就读的学校,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这些举措,使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居住条件差等现象得到了改善,使农民工的生产生活得到了切实保障。

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习近平强调民生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在学有所教上,要重视基础教育,特别是老区的基础教育,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在劳有所得上,不断提高劳动收入水平,坚持多劳多得,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在病有所医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以基层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不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老有所养上,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落实支持“银色产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在住有所居上,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科学定位,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在弱有所扶上,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事业等制度,使全社会所有需要救助的民众,都能应助尽助,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五、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辩证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有效途径

民生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不仅包括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而且包括了人民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广义上的民生,既包括人民的生存发展,也包括保证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人民民主。民生是民主的基础,民主是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民生的高级发展形态,它们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的,民主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只有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自由、平等、尊严等权利,从而激发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包括物质和文化生活在内的民生水平。反之,如果人民的利益诉求得不到表达、回应和解决,民生的落实和改善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是构成民生的核心要素,两者在本质和核心上具有同一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前提和重要路径,民生是民主的逻辑载体和促进民主发展的主要动力。

基于民生和民主的内在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中始终将改善民生与发展民主紧密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29〕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实行土地革命、开展生产建设运动、发展多种经济、实行扶弱济贫等具体实践,有效地改善了民生;另一方面,用“民主就是大家当家”的朴实语言让老百姓了解民主的含义,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形式,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不仅使他们获得了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也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保证了民生问题的及时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以民主发展推进民生建设,以民生改善促进民主发展。毛泽东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人民只有享有政治上的民主自由权利,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才有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使人民真正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民生问题的治本之道在于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必须将改善民生与发展民主结合起来,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为此,中国共产党将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并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的同时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发展人民民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认为民生离不开民主,民生要通过民主来实现。只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因此,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重视加快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以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为更好地改善和发展民生提供制度保障。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民主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结合,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0〕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能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31〕的重要论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越性在于能够通过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安排,将民主过程中的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相互贯通,真正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正是这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不仅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而且广泛凝聚起广大人民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使我国的民生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同样,民生的极大改善和发展,又激发了广大人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进一步发展和健全人民民主奠定了扎实基础。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3页。

〔2〕《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83页。

〔3〕李寿葆、施如璋主编:《斯特朗在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179页。

〔4〕《陈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9页。

〔5〕〔6〕〔11〕《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2、144、133页。

〔7〕〔16〕〔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251、115页。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81页。

〔9〕〔1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12〕《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84页。

〔1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58页。

〔1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8页。

〔15〕〔21〕《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8、220页。

〔17〕〔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28页。

〔18〕〔20〕《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6、110-111页。

〔19〕《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9页。

〔2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77页。

〔24〕〔25〕〔2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228、123页。

〔2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46页。

〔28〕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251页。

〔2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8页。

〔3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2页。

猜你喜欢
民生民主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生态民主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