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江 朱 辉 孟 妮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鉴于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的压力,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新型燃料,具备抗爆性好,能量密度高,降解性高等优点,有望成为石化柴油的替代品,对缓解能源短缺以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但生物柴油也存在粘度过大、喷射雾化变差、导致燃烧不完全、热效率降低、碳烟排放升高等问题。甲醇/乙醇具有含氧量高、抗爆性好、凝点低、较好的冷却作用、良好的经济性等特性。本文通过添加甲醇/乙醇对生物柴油的部分理化特性加以改进,降低运动粘度,降低冷滤点等,使之尽可能接近市售柴油的理化性质;研究分析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乙醇,生物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的排放性能,对其实际排放性能做出评价和所存在的问题给予说明,对推广生物柴油的应用提供部分理论依据[1-5]。
试验选用无水甲醇(分析纯),西安化学试剂厂出品;生物柴油,汉中春光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出品。为了将水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对试验用生物柴油做水分测定,以保证使用合格的生物柴油。其水分测定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生物柴油水分测定
GB/T 20828-2007《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中对生物柴油的水分含量要求≤0.05%,而本次试验用生物柴油水分含量为0.047 5%<0.05%,因此满足实验要求。
试验中所配制的混合燃料以“BXMX”和“BXEX”分别命名,其中“BX”代表生物柴油在混合燃料中所占体积分数,“MX”表示甲醇在混合燃料中所占体积分数,“EX”代表乙醇在混合燃料中所占体积分数,如“B95E5”即指混合燃料中生物柴油的体积分数为95%,乙醇的体积分数占5%。通过互溶性实验发现,甲醇与生物柴油的互溶性弱于乙醇,由于环境温度的不断变化,要想获得长期静置(大于30d)不分层、稳定性能承受温度变化(不低于燃料冷滤点)的混合燃料,掺入甲醇的体积比不能过高,实验结果认为甲醇体积分数大于20%在温度降低、长时间静置时会出现分层。故为了获得稳定的混合燃料,本次试验配制混合燃料如表2 所示,图1 是B90M10 室温静置30 d 以及低温下形态变化。
表2 试验所用的配制油 mL
从图1 可以看出,B90M10 在静置30 d 后,仍然清澈透明,未出现分层和浑浊现象,可以明显观察到烧杯刻度;在低温环境下(低于凝点温度)凝结未出现分层,温度升高融化成液态仍是稳定的清澈油液形态。通过互溶性结论可知,其他三种混合燃料必定也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五种燃料的部分理化特性如表3 所示。
图1 B90M10 静置30 d 及低温形态变化
表3 试验用燃料部分理化特性
试验采用发动机为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具体参数如表4 所示,采用FST2C 电涡流测功机,TP-224 流量传感器,AVL 气体分析仪,AVL 不透光烟度计。试验选用B100、B95E5、B90E10、B95M5、B90M10,五种燃料按照1 500 r/min 下负荷特性的实验方法进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对比试验。
表4 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柴油机在大多数工况下都是富氧燃烧,中间产物CO 会进一步被氧化为CO2,只有在发动机小负荷时,由于缸内温度较低,缸内紊流较弱,火焰传播速度缓慢和大负荷时由于混合气变浓,扩散燃烧加剧导致局部会出现缺氧现象,生成CO 图2 是五种燃料负荷特性下的CO 排放对比。
图2 五种燃料负荷特性下CO 排放对比
从图2 可以看出:1)在小负荷时,四种混合燃料与B100 相比,CO 排放并没有下降,反而稍有升高。这主要是由于缸内喷油量小,工质过稀,而醇特别是甲醇的汽化潜热大,导致缸内温度降低,其富氧的特点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CO 进一步被氧化。2)在大负荷时,CO 排放量增大,B100 的CO 排放量明显高于掺醇的混合燃料。这是因为在大负荷时,缸内混合气浓度大幅上升,过量空气系数变小,造成局部区域缺氧燃烧,CO 生成增多。但其他4 种混合燃料的CO水平略低于B100,这是醇类自身的高氧含量在此时发挥了作用,缓解了局部缺氧,抑制了CO 的生成,并且醇类的添加,燃料的运动粘度有所降低,雾化蒸发稍有改善,也促进了燃烧。
就柴油机而言,主要是混合气过稀,燃料雾化蒸发不良,缸内温度较低,反应不够及时,造成HC 的生成。图3 是五种燃料在负荷特性下的HC 排放对比。
图3 五种燃料负荷特性下HC 排放对比
从图3 可以分析得出:1)HC 的排放与CO 排放呈现类似规律,在小负荷时,缸内气流运动速度比较小且温度较低,热力状态不佳,加之醇类的汽化潜热高,使温度进一步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减缓,燃烧反应不及时,从而导致HC 排放量较高。2)大负荷时HC 排放增加,这一点也是由于空气过量系数变小,出现局部缺氧所造成的,但掺醇形成的混合燃料HC排放的升幅较B100 稍小,这是由于醇类的高含氧量使燃烧加速,使整个反应能及时彻底地进行。
NOx是内燃机废气中一切氮氧化物的总称。主要是在高温富氧、有相对充足的反应时间的环境下生成的。当过量空气系数λ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λ变小会引起NOx排放增大,当λ 过大或者过小时,NOx的排放都会保持一个较低水平。NOx与HC 在阳光下会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发应,最后生成一些对人体危害更大的浅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是醛、臭氧等。这些物质会造成人体呼吸困难、眼红咽痛,严重可致中枢神经损伤[7-9]。图4 是五种燃料负荷特性下的NOx排放对比。
图4 五种燃料负荷特性下NOx 排放对比
从图4 中可以看出:1)五种燃料的NOx排放量均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这一点很好解释,即负荷增大,缸内热力状态改善,温度和压力上升,高温环境促使了NOx的生成。2)由于乙醇/甲醇的添加量小,富氧环境体现不够突出,且乙醇/甲醇的较高汽化潜热会对缸内温度产生影响,有降低燃烧温度的作用。因此,4 种混合燃料的NOx排放量和B100 相比,没有明显的规律,在某一负荷点NOx排放量的大小由富氧和醇类对缸内温度的影响共同作用。3)B90M10的NOx排放量较B100 有轻微下降,形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甲醇含氧量达50%,掺甲醇类后,混合燃料含氧量增加,燃烧速度加快,燃烧持续期缩短,高温环境持续时间缩短,抑制了NOx的生成;甲醇的汽化潜热是生物柴油的5 倍多,其在缸内由液体蒸发为气体要吸收较多的能量,从而使缸内温度出现下降,这种环境进一步抑制了NOx的生成。
碳烟是碳氢化合物燃料在高温和缺氧的环境下燃烧生成的,其反应生成过程见图5。
图5 碳烟形成过程
图6 是五种燃料在负荷特性下的碳烟排放对比。
图6 五种燃料负荷特性下碳烟排放对比
从图6 中可以看出:1)随着负荷的增大,缸内工质逐渐由稀变浓,局部缺氧几率增大,特别是喷射油雾的核心极易缺氧,同时缸内温度升高,容易生成碳烟,所以烟度上升。2)掺混醇类后,碳烟排放明显下降,这主要得益于甲醇和乙醇的高含氧量、低粘度、易蒸发、汽化潜热大等特点。燃料较高的含氧量可以有效缓解分子缺氧裂解生成碳烟;较低的粘度有利于燃油喷射雾化、蒸发,使混合气更均匀;汽化蒸发,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降低燃烧温度,减小燃油局部裂解的概率;甲醇和乙醇的C/H 较生物柴油低得多,形成的混合燃料的总碳量下降。综上所述,掺醇形成的微乳燃料碳烟排放较B100 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随掺混比的增大而增大。
与B100 相比,掺混甲醇/乙醇的混合燃料排放呈现出以下几点特性:
1)CO 的排放量在中高负荷较B100 低,掺甲醇比掺乙醇改善效果更好,小负荷并无改善。
2)在整个负荷范围内,掺醇的混合燃料HC 排放量都较B100 稍高,但在大负荷时,排放量升幅比B100 小。
3)四种混合燃料在整个负荷范围内NOx的排放量较B100 无规律,在某一负荷点NOx排放量由缸内富氧环境、温度以及高温环境持续时间共同决定,而B90M10 较B100,NOx的排放量出现轻微下降。
4)掺醇形成的混合燃料较B100 来看,碳烟排放量全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