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成都动漫节”发展研究及对策分析

2022-12-17 07:26姜旭
关键词:动漫成都游戏

姜旭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文博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1 引言

伴随国内动漫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动漫展销活动层出不穷,动漫节(嘉年华①嘉年华(Carnival)原意为“狂欢节”,国内诸多地区举办的动漫节或动漫展会被命名为动漫嘉年华。)已逐渐进入大众视线,派生出国内各地区动漫产业振兴和动漫泛娱乐化的繁荣景象。动漫节对区域动漫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从2005年至2021年,浙江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云南日报、国际商报等报刊对国内各地区动漫节争相报道。此外还有杨玉洁(2005)的《盛世启航的中国动漫产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举行》、叶彬松(2008)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隆重开幕》、陈少波(2008)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产业高峰论坛和杭州峰会举行》、沙舟(2009)的《动漫盛会送快乐——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花絮》、施勇(2009)的《首届中国·桂林创新创意文化节暨桂林动漫节正式启动》、田霖(2010)的《新起点新突破——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巡礼》、王世宗(2013)的《动漫梦想照进现实,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来自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报道》、武兴芳(2013)的《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办》、丁锐(2013)的《群英荟萃助力国产动漫发展——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凤凰·创意国际分会场活动侧记》、时一晟(2013)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快报》、一苇(2014)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十大亮点》、徐卿(2014)的《动漫杭州——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纪实》、陈蔚谷(2015)的《动漫我的城市——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掠影》、李燕妮(2017)的《中国动漫开启杭州模式》、田进(2017)的《打造精品力作勇攀动漫高峰——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周杭(2018)的《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国际动漫节》、钱尔赫(2020)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产业高峰论坛在杭州召开》、吴洋(2021)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产业博览会精彩不断》。上述文章焦聚“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动漫高峰论坛”等关键词,围绕动漫节办展规模、展节项目、高峰论坛、动漫比赛、动漫人才、参与人数、参会企业数量、动漫周边产品交易额、展节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实地阐述,为开展中国动漫节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和重要启示。

我国动漫节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产生过重大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学界普遍聚焦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主导功能,构筑动漫节市场化、产业化、品牌化平台,强化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播功能,推助产业、城市发展。汪小玫(2007)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成果与思考》认为中国杭州动漫节要长远规划,着眼世界会展品牌,对标国家级标准,开展国际性合作,满足大众需求,促进城市发展和人才培养。赵小波(2010)的《蓬勃中的危机:中国动漫节发展冷思考》提出需要注意动漫节短时间内“大跃进”现象,主办城市应具有突出的文化符号,发挥经济功能的同时注重艺术功能。汪小玫(2011)的《中国国际动漫节推动动漫产业快速发展》从推动产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丰富文化生活三方面全景式梳理杭州动漫节产业、动漫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宋磊(2013)的《是繁荣,还是虚火?——2012年中国动漫节展发展报告》从政府主导、产业化、品牌化三方面对中国动漫节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平衡政府责权,把动漫节举办方交给美协、漫画艺委会等专业机构,开展结合主题公园、主题大赛、人才孵化、项目孵化、版权交易的产业化项目,品牌与文化并重。王艳(2015)的《论动漫会展的营销创意特色与城市产业带动——以“中国国际动漫节”为案例的研究》认为,动漫节是普及动漫文化和推助动漫周边市场发展的重要平台,论坛会议、项目推介、创意活动等特色化营销模式对动漫贸易产生积极作用。周杭(2018)的《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写到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已举办14届,成为杭州动漫产业的重要平台,动漫在动漫节的驱动下已全面融入杭州的城市文化。盘剑(2018)的《从“杭漫”看中国动漫节展的创新发展》分析了杭州举办的中国国际动漫节的政府主办性质、市场运作特点、产业推动与文化建设功能,对杭州动漫节展的城市定位、“节产合一”、发展理念进一步提炼。凌梦怡(2021)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产业带动研究》以中国国际动漫节为例,围绕漫画出版、动画制作、动漫衍生品进行分析,提出要动画漫画并重,结合城市特色,融合中国精神。

关于“中国西部动漫节”的文章有《重庆日报》刊登的《第二届中国西部动漫节开幕》《第二届中国西部动漫节闭幕》(2010),《今日重庆》刊登的《第八届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成功举办》(2016)、《第九届中国西部动漫文化节在重庆举行》(2017),地域范围虽为中国西部,但视点焦聚西部城市重庆。纵观国内动漫节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鲜有针对“成都动漫节”的研究。动漫节盛况表面下的质量参差不齐,滥竽充数者严重影响了大众对动漫文化的接受、认可和传播态度,逐渐降低二次元爱好者对国内动漫品牌的文化自信,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将阻碍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成都动漫产业发展迅猛,动漫节极具城市特色,本文从国内外动漫节简况、“成都动漫节”12年发展历程与现状、形态发展及现存问题三方面进行宏观梳理和主观分析,为动漫跨界研究添砖加瓦,提供新思路和可行性建议。

2 西部“成都动漫节”发展现状及分析

2.1 国内外动漫节简况

动漫节及周边衍生产品是动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许多国家动漫业和旅游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品盈利在动漫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半位置,推动了动漫文化和区域旅游文化资源的协同创新发展。举世闻名的国际动漫节包括美国红树枝动画节、东京国际动漫展、韩国汉城动画节、法国安锡动画节、加拿大渥太华动画节、捷克ANIFEST国际动画节、布鲁塞尔漫画节、美国SIGGRAPH大会等。[1]这些动漫节各具特色,地处经济发达、文化蓬勃城市,动漫节产业和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品牌树立成功,活动丰富,吸引了动漫企业、团体组织和二次元爱好者参与,互动性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所在城市动漫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动漫节及展会主要分布在发展较快的城市地区(表1),西南地区以成都和重庆为典型代表。

表1 国内动漫节及展会主要分布地区

我国动漫节及动漫周边从动漫展示、交流与传播的初始阶段发展到成熟、多元、商业性质浓厚的生产消费型阶段,低龄消费群体和高额盈利回报的介入,导致非二次元爱好者及商企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促进动漫节形态模式的发展,拉动周边文创的研发和收益,一方面牵引出不少以低劣手段博取大众眼球的丑闻,以及动漫周边产品鱼目混珠等现象。动漫节及其周边产品在快速消费时代背景下不断迭代更新,情况喜忧参半。最初活动起源于二次元爱好者单纯地聚集交流,购买与收藏动漫周边产品以示对动漫作品的喜爱,实现自己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声明”;现今部分低龄二次元、泛二次元群体盲目追求流行,漫画家、综合性动漫社(区别于Cosplay动漫社团)、二次元爱好者同人动漫、原创动漫在动漫节中逐渐消声匿迹,以销售盈利为目的、忽略内涵的动漫周边产品层出不穷。

2015年8 月,英国《每日邮报》和人民网分别刊登《Budding fashionistas?Quirky floral'antenna hairpins'are the new must-have accessory for trendy Chinese》和《市民头顶长出“豆芽花”另类发卡席卷成都》,报道了中国西南部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市民兴起“豆芽花”发卡,一时间引发社会的大量讨论,被媒体称作为一种突发性的卡通发饰流行事件,从成都迸发的这道“动漫之光”获得国内外时尚界多方关注。[2]26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时尚流行发祥地,众多当代流行文化在此自下而上潮流式传播,左右扩展横流式蔓延,上世纪90年代,动漫文化通过动漫节、漫画展览、动漫Cosplay等二次元群体活动在成都广泛流行与传播。

2.2 “成都动漫节”发展现状(2010~2021)

2010年以来,“成都动漫节”的举办阵地从成都新会展、双流蛟龙港近郊地区逐渐向城市中心商业区迁移,以成都东郊记忆为中心,辐射周边商区。成都东郊记忆坐落在成都二环路以东,临近东门商业集聚地和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及中小学,作为成都老工业基地的缩影以及成都人铭刻心底的历史记忆,是集数字音乐生产/音乐培训、演艺、文化主题展览、创意零售、旅游服务等六大产业为一体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根据笔者深入东郊记忆动漫节的观察和统计,2015年举办“成都动漫游戏嘉年华”,融合“第三届iComic Summer Live动漫音乐盛典”,设有演艺中心、聚空间、拾得雨林三大会场,同期成都SM广场(东郊记忆周边商圈)举办“SM夏日祭动漫嘉年华”,东郊记忆秋季连续举办“动漫游戏盛会”和“东郊记忆电竞动漫节”,冬季举办“成都国际动漫游戏展暨第四届爱奇艺动漫游戏嘉年华”,2016年举办“FUN成都游戏动漫节”“Love Game动漫游戏盛会”“万圣节之夜”等动漫文化节,2017~2018年举办“动漫文化节”“成都动漫游戏交流会”“iComic动漫游戏交流会”“媃之灵动成都动漫节星幻动漫年度祭”“LVG新年祭”。东郊记忆举办的“成都动漫节”受众范围覆盖西南地区,以2015年东郊记忆电竞动漫节为例,售票站点主要以成都五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十二区①数据来源于2015年东郊记忆电竞动漫节宣传海报,可见当时动漫节的营销模式、号召力和影响力,以得天独厚的产业功能、地理位置、校园人气等优势发展成为“成都动漫节”的地理IP名片,逐步成为动漫活动体验空间融合品牌形象宣传、周边产业聚合、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文化型动漫节发展业态。

随着新媒体和商业介入的井喷式爆发,加快“成都动漫节”与区域大型展会及商业活动紧密融合,节会的组织形态和呈现形式获得发散式拓展。2018年,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展出银花丝作品、金属堑刻工艺作品、茶文化创意作品、动漫人物形象设计作品等共计300余件套,开展Cosplay动漫文化体验活动,号召聚集大批二次元粉丝和Cosplay爱好者,带来一场精品荟萃、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二次元动漫之旅,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今日头条、教育导报等媒体进行专题报道,这是高校参与动漫节的一次有益尝试,提升高校服务社会、推广动漫文化的参与度,有利校企(地)合作动漫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10月由派兑文化、菱镜维度主办的“成都·FOC4动漫游戏嘉年华”在成都东郊记忆演艺中心及成都大舞台举行(图1),参展嘉宾包括众多著名COSER(Cosplay扮演者)、二次元知名歌手和网络古风知名歌手,举行Lolita①Lolita服饰是指以哥特式风格、甜美风格和复古风格为基础的服饰,通常在具有花边、蕾丝、绑带或蝴蝶结为特点的服饰基础上进行设计以诠释某一主题,起源于西方,借鉴文艺复兴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服饰设计元素创新而来,在日本广泛传播,是一种独立的服饰风格。走秀和汉服走秀,开展高校社团扶持计划,为高校社团提供舞台展示、招新计划、宣传展位支持及线上宣传推广、宣传物料制作、线下聚会场所等综合服务。12月“G-zone动漫游戏嘉年华”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活动包括自由行COSER、自由行Lolita和动漫模型玩具收藏集合展,这一年Cosplay开始融合更多古风和域外服饰文化,动漫节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文化跨界、融合、交流和动漫服饰新形式。

图1 成都2018·FOC4动漫游戏嘉年华

2019年,“萌蜜LOOK”集结COS圈知名社团和人气COSER开启“以爱之名动漫嘉年华二次元宅舞盛典”。9月“成都2019CC&CC赛璐璐经典动漫原画展”在成都东湖公园红美术馆举办(图2),画展共设四大区域,原稿区展示数十部经典动漫的赛璐璐原画稿,体验区陈设动画场景实体空间供游客拍照,表演区进行动漫音乐和Cosplay表演,展销区售卖动漫周边产品,此次漫画展呈现了传统动画的制作方式,勾起几代人的儿时记忆,在动漫节作品展示、周边展销、Cosplay展演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增添了沉浸式体验模式,既是一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浓缩”版动漫节,也是传统漫画展突破单一形式的转型升级。10月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举办“跨越千年的相遇——非遗动漫沉浸体验展”(图3),非遗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社会唯一以推动人类非遗传承为宗旨的主题国际文化节会,首次把数字科技体验和时尚文化融入其中,开展非遗动漫展、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非遗快闪活动,立意“非遗+动漫”当代演绎,创新非遗衍生的现代表达,集影视动画、游戏、国潮、Cosplay、VR体验等活动于一体,36位动漫COSER与古风人员带来的广场巡游为广大百姓呈现了一出横跨时间、穿越时空的奇幻复古之旅,通过“奇思遗想”“时间之书”“百戏人生”“身临其境”“匠心传承”“创遗市集”六大板块,多维度呈现动漫与非遗跨界融合的新形态,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十年间,成都动漫节逐步发展成为以成都多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东郊记忆为中心,辐射商贸区域兼成都各级展会的基本业态,节会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延伸至时尚、科技甚至非遗等领域。

图2 成都2019CC&CC赛璐璐经典动漫原画展

图3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跨越千年的相遇——非遗动漫沉浸体验展”

2020年至今受新冠疫情影响,动漫节有往“赛璐璐动漫原画展”这类“浓缩”版动漫节转向发展的趋势,如成都来福士广场2020“燃烧吧火的意志”火影忍者官方线下西南首展和成都印象城2021“圣斗士星矢黄金之境”西南首展,以知名动漫IP为主题在市区商贸区举办动漫展会活动。相比过去,展会规模和场地面积减小,削弱了Cosplay、表演、音乐等内容形式,但在作品展示、动漫周边展销、沉浸式体验方面有所增强,结合室内场所的构造特点,打造了更多沉浸式光影体验空间(图4)。两年间,无论在成都东郊记忆,还是在其他动漫展会现场,都难再现过去万人空巷的动漫节盛况,有的只是零星戴着口罩的COSER,流连忘返在他们熟悉的动漫节场域中。

图4 成都来福士广场2020“燃烧吧火的意志”火影忍者官方线下西南首展

2.3 动漫节形态发展及现存问题

相较文化跨界、科技融合、多元化的当代动漫节形态,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成都传统动漫节”在形式、内容和架构方面更为纯粹,没有酷炫的科幻视感和丰富的项目内容,从二次元、泛二次元群体的评价反馈中可以发现,动漫节曾经的辉煌历史依旧是他们记忆最深刻的动漫时代。2000年7月,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少年漫画》编辑部、成都商报出版发行有限公司举办的“少年漫画原作展”在成都举办,顾名思义展览以动漫原作展示为主,仅存在读者和作品间的交流互动,还未出现Cosplay此类活动,因此当时这类动漫展与动漫节(嘉年华)还有一定距离。2000~2003年,成都许多动漫社团迅速发展,为形态单一的动漫展注入新鲜活力,直到发展至具备动漫节的规模和特征,成为二次元爱好者、校园动漫社团、青少年交流、画作经验分享、周边收藏、技艺切磋、以画交友的大型文化平台,除了娱乐功能,文化交流与传播和教育功能初现。

从陈列展示功能角度出发,“成都传统动漫节”区域可归纳为“原创漫画展览区”“动漫周边展销区”“Cosplay展播区”“二次元爱好者作品(临摹或原创)发布墙(展示区)”等类型,包含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两种,满足动漫节的基本功能需求。2003年2月,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主办的“CARTOONS第五季冬日动漫巡回展”在四川省展览馆举行,展会现场进行不同类型的Cosplay表演,精美绝伦的舞台表演吸引了大批二次元爱好者,为当时动漫节增添了新内容和新势力。[2]28以该展为例,区域设置把四川省展览馆两层大厅划分为原创漫画展览区、Cosplay舞台表演区(一楼)和动漫周边展销区(二楼),一楼2/3区域展示我国漫画家的原创动漫作品手稿,剩余1/3区域搭建舞台供校园动漫社团Cosplay表演专用,动静设置划分合理,空间独立,动线交会,满足受众者不同观感的需求,二楼环形区域展示和销售动漫周边产品,二次元爱好者在这里能找到自己需求的漫画书籍、音像制品、手办玩具、文创产品,另外还专门设置二次元爱好者技艺切磋、以画交友的专属区域,以“展示墙”或“留言板”形式呈现,作为动漫节一大特色,充分调动二次元爱好者的互动参与性,从过去“人(读者)与物(作品)”的单一式互动转向“人与人(社团)”的多维互动关系。

动漫游戏产业兴起于20世纪末,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在2003年将电子竞技运动列为中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体育项目,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58亿元人民币,国产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157.8亿元人民币,[3]文化部发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互联网和移动网游戏市场规模合计为349亿元人民币,[4]动漫游戏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动漫节的形态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成都举办的动漫嘉年华在传统动漫节基础上与动漫游戏、电子竞技游戏紧密联动,形成涵盖漫展、Cosplay、动漫设计、发行出版、电子竞技、宅舞、声优、动画播映、衍生产品、嘉宾签售、AR体验、动漫手游、主题游戏的泛娱乐化大型动漫游戏展会,如成都东郊记忆电竞动漫节、动漫游戏展、动漫游戏嘉年华、游戏动漫节、动漫游戏盛会、动漫游戏交流会等,不仅举行漫画展和Cosplay大赛,邀请知名声优和COSER现场助阵,还汇聚新春红白Live大战、超能继承者、二次元AR黑科技、动漫精品周边展播多项品牌游戏活动,集商业、宣传、娱乐的动漫游戏项目给大众带去非凡的现场体验。动漫节项目从传统的静态观感式体验转向交互式动感体验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动漫节周边情况大体相似,涵盖以动漫服饰、文创、手办为主的周边产品,以虚拟游戏、动漫播映、Cosplay大赛和动漫电竞游戏节目为主的周边活动,一方面助力动漫产业的跨界融合和进程现代化,一方面成为企业吸引眼球、品牌宣传推广的快速通道。正因如此,如今动漫节周边活动掺杂了一些单纯追逐利益的衍生事物,导致部分的周边产品和参与者逐渐流失曾经那份“动漫初心”。以前COSER在漫展中装扮成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中的人物角色,是二次元、泛二次元群体对二次元文化价值认同的态度和方式,在现实世界寻找二次元归属感和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主要途径;现在的Cosplay已然形成一个较为独立成熟的COS领域圈,通过圈粉、出席活动、晋升嘉宾、晋升评委不断进阶,进而代言游戏和出版图书画册;经济利益成为不少COSER的职业追求,名利诱惑下产生出新闻炒作、绯闻、抢头条、混漫展、搏出位等负面效应。动漫签售在二次元爱好者心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动漫作家签售会是动漫节大众互动的重要体验环节,可进一步拉近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但部分动漫节已不见签售会的踪影,由其他形式的项目活动所取代,或者一些动漫签售会所销售的作品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政企校行”资源整合与机制建设

当代动漫节跨界游戏、时尚、文创、文旅等产业链,形成涵盖漫画展览、动漫展映、Cosplay、动漫游戏、发行出版、创意衍生产品等项目汇聚的商业运作模式。动漫节举办方应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以扶持原创、发展动漫产业、传播动漫文化为导向,联合动漫企业、动漫园区、动漫社团共同整合市场优质资源,深化功能性平台建设,增强动漫节项目的聚合效应和运行机制,鼓励开展“文化、教育、娱乐”协调发展的节会活动,有机联动文化创意、新媒体、教育培训,形成“政企校行”合作机制。同时,不断提高组织、策划、服务质量,不断完善资源整合、创意策划、作品输出、商品交易、特色品牌,打造地域特色,做好发展趋势预测及可行性方案建设。

成都拥有四川动漫研究中心(成都大学)、四川省动漫游协同创新中心(成都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等动漫研创机构,过去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文化厅指导下举办的专业赛事取得了不俗反响,如四川省大学生动漫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四川原创动漫大赛、新媒体艺术作品征集大赛、“56个月亮”西部大学动漫节等。2017年12月,西南民族大学举办“56个月亮”西部大学动漫节,携手知名中日合资企业伊藤洋华堂举办了“商场动漫嘉年华”作为动漫节的外延部分,展出了动漫节比赛的优胜作品,为成都市民呈现了一场二次元视觉盛宴,为二次元爱好者和COSER提供了文化交流和自我展示的本土舞台。充分发挥“政企校行”四轴联动,共建共推形式多样的动漫赛事,助力动漫事业和动漫创新人才培养齐驱并进。

3.2 动漫文化原真性与创意产品生产性并举

动漫文化的原真性是动漫周边产品的灵魂,是驱动二次元爱好者消费动力的源泉。动漫周边产品与其他类型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和生产方面有所不同,任何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泛产业化”文化开发都会削弱文化原真性。笔者在动漫节中调查发现,当前动漫周边产品乏善可陈,普遍是对动漫资源的简单加工和粗放展示,产品同质化严重,以消耗资源和消费二次元情怀换取微薄利益。规模各异的动漫节销售着千篇一律的批发商品,如海报、书签、扑克牌、钥匙扣、镜子、眼镜盒、手机链等小饰品,不同商品组合的大礼包成为流行趋势,其中不乏设计拙劣或制作粗糙的商品,直接把动画场景、角色人物印刷在各种商品上,甚至部分元素与动漫无关,既不利于大众树立正确的动漫文化观,也不利于传播动漫正能量。长此以往将会脱离动漫周边产品的本真,磨灭二次元群体对动漫节的喜爱和向往,阻碍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川在地文化资源丰富,不妨尝试结合藏羌彝、蜀绣、川剧、皮影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采用“双IP”融合衍生设计,现代动漫、游戏跨界传统文化,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再优化,创新动漫周边产品开发路径。[5]2008~2016年,取材四川元素大熊猫的美国梦工厂《功夫熊猫》系列动画及周边取得巨大社会效益,中国神话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大鱼海棠》(2016)、《白蛇:缘起》(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妙先生》(2020)、《姜子牙》(2020)及其衍生周边同样取得优异成绩。神话非遗在动漫产业中以全新面貌传承与延续,如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动漫核心价值的汇聚、再孕育是动漫节周边产品亟待解决的问题。[6]动漫周边产品绝非简单的产业化,只有充分研究动漫文化,挖掘与提炼具有动漫原真性的动漫元素符号,以合理适度的生产方式进行开发,既能保持二次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又能满足二次元群体需求,在动漫市场获得宽广的发展空间,实现动漫周边产品创新性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成都动漫节”体现了西部地区动漫产业的实力和水平,推动西部地区本土动漫业不断前进。《“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动漫业要提升动漫产业质量效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一批中国动漫品牌,促进动漫全产业链和全年龄段发展,延伸动漫产业链和价值链”。《“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文化产业展会提升要办好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集产业、娱乐、生活、教育于一体的2021年四川省重点规划项目、全国首创动漫主题产商旅无界融合中心“天府国际动漫城”正在建设中,预计2024年全面开放运营。成都市与日方企业机构达成的中日(成都)城市建设与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国际动漫研究院”“成都(日本)动漫创意产业中心”“住友·兆泰中日动漫产业园”将协同打造动漫设计研发、动漫游戏、动漫教育、动漫文化于一体的产业平台。

西部动漫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动漫节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政企校行”四轴联动,整合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以人为本,深入研究动漫文化、二次元群体、动漫节的运行模式和发展趋势,保留动漫文化原真性,创新西部地区动漫节文化特色,面向全国,打造动漫文化名片,传播动漫正能量,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发展出一条看似非主流的二次元未来主流之路。

猜你喜欢
动漫成都游戏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成都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爆笑游戏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