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三化四提升: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公共体育“金课”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2-12-17 03:43陈红星
高教学刊 2022年35期
关键词:金课篮球思政

陈红星

(南京工程学院 体育部,南京 211167)

杜绝“水课”,打造“金课”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1],积极打造体育“金课”自然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高校体育课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本身内在地包括了建构精神的思政育人内涵,更加注重寓教于“动”,寓教于“赛”和寓教于“境”的方式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与体育人文精神。当前,高校体育课堂还存在教学目标窄化、运动量少和运动强度低现象,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因而,提升课程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创设学以致用的学练赛情境;基于运动能力基础进行分层教学;坚持学以进德、求知立德的课程思政观,将思政元素嵌入融通于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学习训练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与“思政元素”的基因式耦合[2]是建设体育“金课”的重要方面。已有研究认为“目标导向性、认知高阶性、内容的挑战性、实践驱动性和发展性评价”[3-4]是“金课”建设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投入度与获得感则是“金课”在教学效果上的直接体现。“一融三化四提升”体育金课模式正是南京工程学院大学体育篮球选项课程组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的实践成果。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教学目标与内容设置注重融通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开足上好体育课,不仅要立足于课内,还要立足于课外,做到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立足于学生每天校内校外的体育锻炼时间的保障;立足于全员参与的小组竞赛、师生组合赛、跨班联赛和综合性的体育活动,以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大学篮球课程通常以团队教学模式,以学生身心素质提升为核心,以篮球技能学习、篮球文化熏陶和意志品格训练为主要手段,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科学锻炼习惯,注重学生人格塑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课程教学目标之间、教学内容之间具有融通性。

(一)认知目标重在“知”

通过篮球课程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充分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特点与作用;知晓篮球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要求;正确理解篮球裁判规则的内涵,掌握篮球运动运球、传接球、投篮及团队配合的核心要点与基础理论。在教学目标高阶性要求上,要求学生总体上能运用裁判法并能组织篮球比赛。

(二)技能目标重在“动”

通过学练赛情境教学活动,促进80%的学生基本掌握篮球运动技战术学活动并加以实践,20%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动技战术并加以实践,充分体现实践的驱动性。

(三)身心发展目标重在“和”

通过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练习,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学生协调、灵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助推学生情绪愉快,意志品质坚定。

(四)课程思政目标重在“德”

课程思政目标融通于篮球课程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身体素质发展目标中。主要从篮球运动历史、篮球传奇人物、篮球影视作品和篮球健身文化等层面挖掘“隐性”思政教育资源,通过身体动作、口头作业、体育游戏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精神;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竞争与合作意识等。可见,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方式贯通体育教学全过程。这种教学目标与内容设置的融通性特征参见篮球课程移动技术和传球技术课程内容导学单示例如图1 所示。

图1 移动技术、传球技术导学单

二、拓展课堂教学时空,教学过程与方法运用突出“三化”

大学篮球课程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形成三段式教学法:课前视频(影视)观摩法、课中示范纠错与小组互动结合法和课后精练打卡法,从而实现网络学习空间、组织化学习空间(课堂)及自然学习空间(课后)的跨越与融合,为学生学习的扩展性、趣味性和情境性提供多样化选择与体验。

课前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发布的视频教学资源,主要是中国大学MOOC 平台开设的大学体育·篮球选项在线开放课程视频,以及教学团队已有的篮球技战术微课教学视频,了解课程或章节知识点和技战术应用实践背景。教师通过课堂前5 分钟进行“课前测”,了解学生自身课前自主练习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始教学。

课中的教学过程创新性形成了“三化”特色:即技能教学的“动作要领口诀化”,学习过程的“示范纠错规范化”,情境创设的“争先创优团队化”。口诀化让学生形成清晰易记的语词符号反应意识,领悟身体运作之间的连贯性与协调性。规范化是指身体动作与技能掌握要领、要求与方法的规范化,这是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基本,也是形成动作能力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动作能力不仅为持续获得运动技能奠定基础,也是享受参与身体活动乐趣的能力,以及不断增强在日常身体活动中从事适当身体运动方式的能力[4]。这里的情境创设主要是指基于动作训练与运动技能掌握的师生互动情境与技能应用学习情境,从而实现从“动作符号学习”到“运动逻辑学习”再到“应用意义学习”[5]的递进式学习。对于大学体育课堂来说,应用意义学习是核心,即运动技能的运用实践、协作配合、创造性动作或技能的生成、活力的拓展等。以大学篮球课程中,个人带球向前推进的进攻方式——运球转身、传球与接球课程内容为例,教学过程设计“三化”特色表现见表1。

表1 篮球教学过程与方法运用的“三化”设计

课后精练重在加强对重难点动作的掌握,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练习打卡情况、体育社团活动参与情况、运动APP 数据记录情况进行考核,帮助学生养成练习运用篮球技能的习惯,养成定期参加篮球活动的习惯,促进运动健身的生活化与终身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三、实施多元评价,教学质量与效果彰显“四提升”

大学篮球课程主要包括篮球运动发展通识理论、移动技术动作理论、投篮技术动作理论、传接球技术动作理论、运球技术动作理论、持球突破技术动作理论、防守技术动作理论、打抢断球和盖帽技术动作理论、抢篮板球技术动作理论及篮球场地和规则裁判理论等章节内容见表2。还新增课程思政内容“篮球运动的育人功能”模块,分别融通于课堂学练、实战训练和小结反思教学活动中,如将篮球文化发展史融入课堂技战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将篮球知识与技能训练融入课外文体活动中;将篮球精神与品质培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等。该课程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目标性评价、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实现“四提升”:一是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体育强国观等;二是提升身心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机能发展与稳定向上的情感发展等;三是提升个性品质,如主动性、乐观性、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责任心与道德等;四是提升社会能力,如团队协作、领导力、动觉智力、自省智力和交往智力等,促进学生成为“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同时,该课程注重调研学生篮球运动需求,还根据体重超标的学生、体能较差的学生及篮球基础薄弱的学生等不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实现的适当差异度,并提供针对性教学与运动干预方案,深受学生喜爱。

表2 大学篮球课程教学评价与效果

在确定该课程考核的体技能达标(70%)和思政技评(30%)分值下,对不同层次学生篮球技能的投篮及组合练习达成度进行评价见表3。当不同运动能力水平的学生均能在篮球课堂上找到适切的目标,有了进步感或成就感,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投入于篮球运动或其他体育运动,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这正是体育“金课”投入度与获得感教学目标的实现。

表3 大学篮球课堂技能学习思政评价标准

四、结束语

总之,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课程教学设计,体育“金课”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体验越深刻,体育课程的目标达成度越高。这些积极的课程体验是在身体动作的跳跃、旋转、躲闪团身、伸展和体转;身体运动的快慢、用力的大小及肌肉的紧张放松;团队运动的领导与跟随、个人与群体、同伴与互动、规范与失误等诸多实践场景中得以实现的。惟其如此,运动密度与强度才有保障,健康促进才有保障,思想体悟才有收获。形成体育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因,促进运动技能学习走向深化[6]。运动技能的情境应用是身体练习活动达成深度体验或巅峰体验的核心。基于团队的、身体在场的及师生与生生合作的学练赛情境活动,不仅可唤醒身体感官的互动,还可唤醒情绪的互动、智力的互动和道德感的互动。随着身体参与程度的深浅,这些互动成为螺旋式循环,从而有效达成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共享情感和责任与道德等方面的个性品质与社会能力的培养。这是“一融三化四提升”体育“金课”内在的价值机理。

猜你喜欢
金课篮球思政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打造监狱学专业实训金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