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婧 杜永春 刘小燕 王石清 燕奕璇 梁 艳 王 杰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4300)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2]。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主要的玉米种植区,因其气候干旱少雨,没有大风天气,利于体型高大的玉米生长[3]。近年来,内蒙古玉米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5 000万亩以上,玉米的需求量稳定增长[4]。同时,为了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丰富饲料来源,增加玉米的物质供应能力,粮饲兼用型玉米的种植面积也呈逐年增加趋势[5]。
粮饲兼用型玉米伊单131是鄂尔多斯市满世通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以自选系HN178为母本、自选系HN14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母本HN178是以(PH6WC×L825)×PH6WC为基础,经连续8代自交选育而成。其生育期125 d,幼苗生长势强,叶鞘紫色,幼叶绿色。成株株高约220 cm,穗位高85 cm,总叶片数19片,花丝粉色,雄花护颖紫色,花药紫色,雄穗分枝数2~3个。果穗柱形,穗长17 cm左右,穗轴白色,穗行数16行。籽粒硬粒型,黄色,百粒重30 g。父本HN148是以698F×696F为基础,经8代自交选育而成。其生育期125 d,幼苗叶鞘紫色,幼叶浅绿色。株高240 cm,穗位高110 cm,叶片19片。雄穗分枝数3个,雄穗护颖绿色,花药黄绿色,花丝黄色。果穗锥形,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穗长16 cm。籽粒黄色,半马齿形,百粒重29 g。伊单131于2017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17012号)。2018年推广面积约5 000亩,2019年推广约2.5万亩,2020年推广约32万亩,2021年推广约3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达65万亩。2020年在鄂尔多斯市7个旗县进行多点示范测产,平均折合亩产971.3 kg。
伊单131生育期127.6 d,属晚熟品种。幼苗叶片绿色,叶鞘浅紫色,叶缘绿色,第一叶圆形。成株株型半紧凑,护颖浅紫色,花药、花丝均为黄色,株高310 cm,穗位高116 cm,总叶片数20片,雄穗一级分枝5个。果穗长筒形,穗轴红色,穗长19.3 cm,穗粗4.9 cm,穗行数16.4行,行粒数40.9粒,穗粒数670粒,单穗粒重216.1 g,出籽率83.5%。籽粒马齿形,黄色,百粒重33.2 g。
经测定,伊单131籽粒容重754 g/L,粗蛋白含量9.95%,粗脂肪含量4.17%,粗淀粉含量73.08%,赖氨酸含量0.28%。
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人工接种鉴定,伊单131中抗大斑病(5MR)、弯孢菌叶斑病(5MR)、玉米螟(6MR),抗丝黑穗病(2.5R),高抗镰孢茎腐病(0HR)。
2012年和2013年在鄂尔多斯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进行产比试验,伊单131平均亩产分别为909.8 kg和900.7 kg,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9.7%和8.6%。
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晚熟组预备试验,8点平均亩产903.1 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22%,居第22位,7点增产。平均生育期129.8 d,较对照早0.5 d。平均穗长19.0 cm,穗粗4.9 cm,秃尖长0.2 cm,穗行数17.2行,行粒数40.7粒,单穗粒重203.9 g,百粒重31.5 g,出籽率83.7%,空秆率1.6%,双穗率1.7%。田间平均倒伏率0,平均倒折率1.2%,平均茎腐病病株率3.0%。
2015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5点平均产量902.0 kg/亩,比组均值增产1.19%,3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生育期130.3 d,比对照郑单958早1.1 d。平均穗长18.4 cm,穗粗5.1 cm,秃尖长0.1 cm,穗行数17.5行,行粒数38.8粒,单穗粒重212.6 g,百粒重32.2 g,出籽率81.9%,空秆率1.5%,双穗率0.1%。田间平均大斑病1~3级,灰斑病1级,玉米螟1~5级,丝黑穗病病株率0,黑粉病病株率0.1%,茎腐病病株率1.5%,倒伏倒折率之和3.1%,各试点其他主要病虫害均在中抗(5MR)至高抗(1HR)水平。
2016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晚熟组生产试验,5点平均产量866.9 kg/亩,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53%,5点全部增产,居第4位。平均生育期127.6 d,比对照早1.8 d。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4.5%,比对照低4.3个百分点。平均穗长19.3 cm,穗粗4.9 cm,秃尖长0.4 cm,穗行数16.4行,行粒数40.9粒,单穗粒重216.1 g,百粒重33.2 g,出籽率83.5%。收获期倒伏率与倒折率之和2.2%。各试点田间抗性平均表现:丝黑穗病病株率0,茎腐病病株率5.1%,大斑病1级,玉米螟1~2级。
目前,该品种已在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推广。2020年在鄂尔多斯市7个旗县进行多点示范测产,平均大田示范52亩,取样面积5.4 m2,分3次取样。多点取样结果:籽粒平均产量8.79 kg,脱粒平均含水量23.4%,取样平均产量7.81 kg,果穗平均鲜重10.91 kg,多点平均出籽率85.1%,平均折合亩产971.3 kg。
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施有机肥进行灭茬、秋耕,耕地深度一般在20 cm以上,耕后立即耙地,封冻前冬汇地。农时紧、来不及秋耕时,必须结合施基肥早春耕,并做到耕、耙、压等作业环节紧密结合。
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晒种2~3 d后进行种子包衣处理。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5~10 cm土层温度稳定在8~10℃时,适时早播,一般采用宽窄行播种,有利于提高通风透光,宽行65~70 cm,窄行30~35 cm,播种深度3~5 cm,切勿过深。该品种植株半紧凑,宜密植,一般肥力地块以亩保苗4 500株为宜。播种后压实,保证苗齐、苗壮,注意播种质量,播种时机车要慢,勘查播种深度种子的分布情况;播种到出苗前需勘查土壤墒情,防止顶苗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结合秋、春耕撒施有机肥作底肥。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15~20 kg、硫酸钾5 kg,缺少微肥的地块可增施微肥,采取条施或穴施,播种时肥料与种子隔离,离开种子10 cm左右,且深度要在10 cm以下,以防烧种缺苗。拔节期亩施尿素10 kg,基肥、种肥施用量不足时,应早施拔节肥。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如尿素、硫酸铵、碳铵等。大喇叭口期施攻穗肥,一般亩施尿素10~15 kg。
播前灌溉宜冬灌或早春灌;在大喇叭口期结合追肥适时灌水;抽穗开花正值盛暑时期,耗水量最大,应及时灌水;开花授粉后进入籽粒形成和灌浆阶段,应适时灌水,可减少败育粒,增加粒重。
3.5.1 苗期管理 这个阶段是生长分化根、茎、叶的关键时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以根系建立为中心,因此各项措施要为保苗、促根、促壮苗服务。此外要注意蹲苗,一般在3~4片叶时进行间苗,5叶期定苗。在玉米3~5叶期时喷施玉米专用除草剂,应在杂草3片叶左右时,避开高温大风天气进行喷雾。结合喷施除草剂可以进行中耕除草,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生长,此时一般不浇水,以控制地上部分生长,防止形成“高脚苗”。5月中下旬,用渗透性强、传导性好的农药对玉米田间及田边杂草进行喷药,可以起到防治小地老虎的作用。玉米分蘖的发生是由于品种特性、种植密度、土壤肥力、氮肥过多等因素造成的,一般不需要掰掉,对产量也没有显著影响。
3.5.2 穗期管理 玉米进入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此时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快速增大,根系继续扩展,雌雄穗分化迅速。这个阶段是追肥灌水和促进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施肥和浇水需结合进行,以保证植株充足的肥水条件。进入穗期,追肥应以氮肥为主(尿素、硫铵、碳铵等),按“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进行。拔节期玉米基部节间伸长到1.5~2.0 cm、可见叶片10~12片、株高30~40 cm时,每亩追施尿素10~15 kg。大喇叭口期玉米最大的2片叶展开时追施尿素20~25 kg。
3.5.3 花粒期管理 玉米进入花粒期,此时根、茎、叶生长基本结束,进入以开花授粉、受精结实和籽粒灌浆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此时重点要保叶护根,防倒防衰,促进籽粒灌浆,争取粒多粒重,按时成熟。这个阶段要灌好升浆水。抽雄至吐丝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应适时灌水。灌浆期灌水时间和灌水量要根据天气情况和玉米长势灵活掌握,浇水原则以不出现旱象为主。此外,还应及时追施花粒肥。在抽雄吐丝期,易脱肥地块每亩施5.0~7.5 kg尿素,以增加粒重。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是防治红蜘蛛危害。
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出现黑层、达到生理成熟后收获。
父母本同期播种,行比1∶5,母本保苗4 500株/亩左右,一般水肥较好的地块制种产量在400 kg/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