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远
随着全球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出很多新业态、新服务,推动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企业不断创新,以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要求。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传递效率加快,在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得到广泛普及、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与创新能力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
面对产品技术、运营方式、管理方式的快速变革,行业、企业迫切需要新型商业人才,以推动商业领域的创新。有别于传统商科以“工业经济”为背景,新商科强调“数字经济”的宏观背景,对商科人才提出了新需求。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在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面,需积极发挥“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优势,探索智能化教育新形态。基于社会对懂知识、会技能、知企业的复合型商科人才的新需求,应用型高校需要进一步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丰富实践能力、能满足行业实际需求、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商科人才。
在新商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更偏向于“一专多精”,即知识面应尽可能广泛,能适应商业形态与模式产生的新变化。应用型高校要想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则要转变教育模式。教师应从重讲解向重运用转变,课堂上要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讲解,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强化基础知识,在交叉学科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商业环境,迸发新思路。同时,新的商业模式催生了新的服务方式和沟通形式。这也要求学生在同时面对多个服务群体时,能够针对群体特点进行快速分析、精准沟通。
需求的新变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对应用型高校而言,如何搭建好与企业间的沟通桥梁,转变培养方式,进一步提升本科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亟须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各大高校都应积极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因材施教,开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创新意识、一专多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在当时主要用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本科生学分制和选课制的普及,导师制作为指导学生课程选择和未来发展规划的有力制度,逐渐被应用到了本科生教育中。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实行的也是研究生导师制,主要用于学术科研上的指导。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本科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多层次的社会需求的变化,因此各高校开始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是我国第一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高校,根据各专业的学科内涵、知识体系、课程安排和培养路径等实施各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对促进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充分体现了个性化人才培养,能够真正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是对“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实践。
北京大学的全程导师制主要依托于其强大的师资力量,以顾问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科学可行的指导[1]。从大一学年开始,在每个阶段教师都为学生的学习规划提供建议,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体系。在日常沟通中,教师通过自身为人、为学、处事的示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实践课程、专业课学习等方面提供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中国矿业大学的全程导师制在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发挥了学生的“一帮一”作用,构建了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辅导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辅导低年级本科生的纵向链式学习模式[2],在以教促学的同时,加强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团队关怀。
导师全程指导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核心,“全程”突出在全时段、全覆盖、全方位,即每位本科生都应配备有导师,导师指导需贯穿本科教育的全时段,从入学到毕业,其指导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传授方面,还包括心理、道德、实践课程、职业规划等多种内容,是不同于传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全程导师制也是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起源于20世纪美国的职业学位教育,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开展包括价值观念引导、专业知识传授、实践技能培养、科学精神培育等在内的一种协作式人才培养模式[3]。所配备的校内导师需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对本专业培养目标认知清晰,能够在学术上为学生引路领航。而企业导师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能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的企业平台和资源,从实践层面给予学生指导。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应各施所长,协同配合,将思想引导和能力提升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传统的双导师制多为学院导师制,即学习和生活双导师,是对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如南京大学为匡亚明学院的学生按1∶5师生比配备“学术导师”[4],按1∶30师生比配备“生涯导师”,其指导内容各有侧重。“学术导师”由资深的专任教师担任,定期组织学生见面,了解学生在学业上的困惑,为其提供科研方面的指导;“生涯导师”则侧重于对学生的生活、心理等方面提供关怀和帮助。而在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导师资源紧张、导师制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如今我们探讨的双导师制,一般指“学院导师+行业导师”,是在校企合作基础上衍生出的导师制模式。各导师角色间形成补充,涵盖更广的范围,实现全方位的保障。与全程导师制的“全程”侧重点不同,多导师制更注重引入企业力量,与学校教师、行业导师等共同组成导师团队,实现范围更广、更贴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新时代社会对商科人才的需求,建立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全角度的全程导师制。第一,加强制度顶层设计,设置目标分明的分阶段计划。比如,在大一学年,导师主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自己的专业,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习计划等。到了大二学年,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生活,这时在课程中已经加入了一些专业课学习,导师需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适当接触一些实践项目和科研项目,或者用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大三、大四学年,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提供指导。第二,建立相关的管理小组,形成导师制制度保障[5]。导师的遴选、阶段目标任务的设置、年度考核的实施等离不开良好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可以推动导师制的有效推行。同时,在实施全程导师制的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尤其大二学年是学生建立专业兴趣和确定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此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非常重要。因此,在制度实施初期,就要建立好双向选择关系,即学生根据自身专业方向和兴趣选择相应领域的指导教师,导师也在对学生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后进行回应与选择,应尽可能减少未来因为师生沟通不畅而出现频繁更换导师的情况。
在新商科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有明确的导向,而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正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沟通对就业率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全程导师制从纵向角度满足了本科学生分阶段、按兴趣学习的需要,但校内导师对日新月异的企业变化难以做到全面的了解,协同育人导师制能够从横向上对学生的实践层面进行补充,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处的行业背景和企业用人需求,因此,构建体系完备的校企协同育人导师制尤为重要。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紧密贴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立足学科专业特色,深入推进多领域、多维度的协同育人导师制,与企业、政府及其他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首先,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的校内导师、知名的行业专家、企业精英以及具备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督促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知名行业专家和企业精英定期为学生开办讲座和经验交流会等,为学生讲解最前沿和实际的企业发展现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企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以实习实训、走访调研等形式,让学生真正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知识水平等的要求,这也有利于学校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其次,校企双导师通过交流各自的教学理念、行业认知等,可以完善自身认知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形成良好的校企导师交互关系。随着数字经济时代下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学校依托双导师制,可以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政、行、企、研、校协同育人团队,从方案共商、教材共编、课程双担、双师共建、项目共研、质量共评六个方面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最后,建立“多选择”导师制度。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商科背景下,商科人才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商业知识,还需具备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知识。大部分校内导师长期深耕专业知识,在自身领域学术造诣较高,但面对新时代下技术的快速更迭,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跨界知识储备。因此,需要建立“多选择”导师制度,为学生跨学科选择导师提供支持。各学院应紧密合作,加强沟通,共享师资资源,为学生提供双导师选择机会,实现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制度的健康可持续推行离不开科学的考核机制。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多元化的科学考核机制,用以评价导师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完成了相应任务及是否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采用一年一考核的形式,对于未履行职责的导师,经学院考核研究可以取消其导师资格。第一,通过“导师手册”[6],明确导师制的任务和职责,记录所带学生的具体情况,记录导师指导的全过程,包括与学生谈心、小组学习、科研活动等都需要有相应记录。第二,通过学生评价得到学生对导师制的满意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建议,以为导师制的未来发展提供改进方向。第三,设立专家小组对导师进行考核。对导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科研项目、实习工作等取得的成果进行量化,结合“导师手册”和学生评价,对三部分赋分,形成考核结果。对于考核结果突出的导师,应制定激励机制,并与年度评优评先、挂职锻炼等挂钩,以提高导师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