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永宁县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典型模式推广

2022-12-17 13:02段海涛马瑞
现代园艺 2022年21期
关键词:板桥园艺番茄

段海涛,马瑞

(1 宁夏农田水利建设与开发整治中心,宁夏银川 750002;2 宁夏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750002)

永宁县地处宁夏平原中部,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位于银川市区以南,距市区仅20km,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郊县。交通便利,铁路、国道、高速四通八达。县域下辖5 镇1 乡1 个街道2 个国营农场,总面积934km2,常住人口为321618 人。是国家确定的商品粮基地县和500 个重点扶持的粮棉大县之一。先后被授予“中国西部四季鲜果之乡”“自治区农业示范县”“自治区设施果树(永宁)技术创新中心”和“宁夏现代林业示范园”。永宁县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水资源条件,倡导并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园艺。目前,全县沟渠纵横、条田整齐、林带成网,农业经济逐步向基地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初具雏形。越夏番茄、鲜食葡萄、精品西瓜等反季节蔬菜和林果畅销区内外,是银川及周边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地[1]。为全面助力设施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进行深入调研,在全面掌握永宁县设施园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典型成功模式,复制推广,以期为国内设施园艺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1 永宁县设施园艺现状

1.1 发展历程

永宁县设施园艺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共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期,即1997-2005 年,主要为农户自发建设的简易温室,山墙、后墙单薄,保温性能差,种植蔬菜为主。第二阶段为发展期,即2006-2012 年,由政府主导大规模推进设施园艺建设步伐,是设施园艺发展的黄金期。永宁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设施园艺,在望远镇长湖村、板桥村、通桥村,胜利乡陆坊村、许旺村、杨显村、八渠村、胜利村,杨和镇纳家户村、南北全村、旺全村、大观桥村,望洪镇望洪村、农丰村、农声村、前渠村、西和村、増岗村、史庄村、宋澄村,李俊镇许桥村、东方村、友爱村等乡村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产业。政府统一安排资金新建设施园区,配套道路、沟渠、电力基础设施,统一标准,统一施工建设设施大棚。期间,培育了众多设施园艺龙头企业,如小任果业、董洋果业、天天鲜、领先果蔬等,都是在此期间快速发展壮大起来的。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达到顶峰,形成了龙头企业+设施园区+农户的发展模式。政府为了做大做强设施园艺产业,专门成立永宁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负责全县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专门负责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机构。第三阶段为稳定期,即2013-2021 年,园艺产业发展趋于稳定,主要以设施园艺改造提升和提质增效为主,新建设施园区以大户为主,集中在闽宁镇玉海村、原隆村、福宁村,每年平均新增规模15hm2。

1.2 规模品种

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从无到有,截至2021 年底,全县建有设施农业园区50 个,共发展设施温室7657栋1666.7hm2,大拱棚560 栋80hm2,中拱棚3347 栋173.3hm2,小拱棚6981 栋66.7hm2,总计29433 栋1986.7hm2,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334hm2以上,参与农户3141 户。1997-2005 年,设施园艺起步期发展总规模为133.3hm2,2006-2012 年发展期建设总规模为1466.7hm2,2013-2021 年稳定期发展总规模为386.7hm2。主要种植反季节瓜菜、果树。其中,蔬菜种植面积占设施农业面积的61%左右,以番茄为主,搭配种植黄瓜、辣椒、茭瓜、芹菜、豆角、油菜、生菜、菠菜、茼蒿、韭菜、西甜瓜等,除供应本地市场外,销往广州、上海、内蒙等外省区,也成为了永宁县蔬菜的一个特色品种。设施果树面积占设施农业面积的33%左右,果树种类以葡萄、油桃、李、杏、枣、樱桃、草莓、桑葚等为主。尤其是葡萄生产面积较大,生产水平较高,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主要销往西安、兰州、呼和浩特等周边省市。全县共有果蔬合作社70 家,蔬菜育苗中心13 家,其中年育苗量1000 万株以上的有3 家,供应宁夏周边设施种植园区。

1.3 茬口技术

永宁县设施园艺茬口主要为日光温室秋冬茬、日光温室越冬茬、日光温室早春茬、拱棚春提前、拱棚秋延后共5 个生产茬口,茬口安排科学合理,基本形成了瓜菜全年供应的格局。目前主推技术有:节能二代日光温室标准化建造技术、轻简化装配式日光温室建造技术、集约化育苗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

1.4 配套设施

2006-2012 年为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快速发展期,由政府主导建设,以设施园区为建设单元,统一规划配置附属基础设施。道路、排水沟、电力设施、耳房等配套齐全,道路建设初期多为砂石路,后期通过项目资金配套,道路全部硬化,解决了不良天气农产品外运不畅的困境。电力设施按照生产负荷,配备变压器、电杆、输配线路等电力设施,充分保障设施园区农业生产的电力需要。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节本增效”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项目带动和产业政策扶持,截至2021 年底,全县设施温室全部实现滴管水肥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

1.5 经济效益

设施园艺是永宁县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支柱性产业,经济效益突出,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设施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引进国内的新品种,蔬菜种植1 年3~4 茬,年均效益2 万元/667m2。林果种植采取加温破除休眠技术、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行间套种、温湿度调控等关键技术,做到了当年栽植,第2 年丰产,第3年优质高效,667m2平均效益1.6 万~2 万元。由过去单一的温室种植葡萄,向桃、李、杏、草莓多元化种植模式发展,春提前和秋延后多形式并举。永宁县设施园艺产品已覆盖周边市场,成为了银川市的蔬菜保障基地。

2 产业发展模式

园艺产业作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在2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探索出5 种发展模式。

2.1 专业大户带动型

专业大户在资金、技术、土地、市场、社会影响等方面有优势,是带动产业发展的引擎。企业流转土地,建设温室,发展园艺产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土地置换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农民在企业打工挣钱,学习技术分享利润,带动农户发展设施园艺,共同致富。

2.2 技术服务引领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首先掌握并利用科技的生产者是农民致富带头人,永宁县共有科学种植技术能人800 人。有当地的土专家,也有外来种植专家。种植技术涵盖设施蔬菜、瓜果所有类别。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100 多人,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入户技术服务,送政策、送技术,全面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健康发展,带动广大种植户增产增收。

2.3 销售企业合作型

园艺产品实现产业化,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是农民一家一户不能实现的,只有从事销售的企业具备这些条件,农民只有顺应市场才能占有市场,销售企业是农民的依靠。政府牵线,引进新华百货、小任果业、天天鲜等果蔬种植销售企业,企业与种植户签订订单,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最大化保障双方各自经济利益,实现双赢。

2.4 支部加协会组织型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整合土地、项目、市场、劳动力资源中,为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成为农民致富的领路人。李俊镇金塔村党支部将设施葡萄种植作为村级的致富项目和主导产业,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村级的首要任务,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立身之本,多次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增长见识,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成立设施种植协会,帮助群众出点子、跑项目、找销路,解决耕种收全产业的各项困难。

2.5 农民自发联合型

农民群众的经验多,拥有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最具有活力。望洪镇宋澄村农户自发联合建设8 栋大棚,均摊出资,共同种植,共同收益;解决了农忙时期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力量,在技术、销售等环节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同致富。实现了当年投资,第2 年收回成本,第3 年盈利,年均收益2 万元/66m2,为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模式和方案。

3 典型推广模式

永宁县设施园艺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在摸索中前行,从起步期的开始,到发展期的扩大,再到稳定期的提质增效,设施园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产值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永宁县农业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快车道,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期间,经历过低谷,走过弯路,经过成功,也有过辉煌,多年的产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产业发展经验。通过综合分析、提炼,并经过实践检验,“板桥模式”产业发展效果最好,最成功,值得推广。“板桥模式”已成为全县设施园艺发展的一张明信片。

3.1 “板桥模式”的定义

永宁县望远镇板桥村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产业,引导群众发展日光温室种植番茄等蔬菜。通过政府支持、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搭桥、能人领办、群众参与的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民多元增收。2018 年7月,荣获农业农村部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荣誉,成为了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典范,是望远镇板桥村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称为“板桥模式”。

3.2 “板桥模式”内容

板桥模式是永宁县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是多种发展模式的综合体。板桥村3 种模式的共存,合理界定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关系,解决了老百姓种植、销售、务工的问题,培育了一批懂技术、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新型农民,增强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本领,推进了番茄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利益相连、和谐共生、发展共谋的局面,促进了农民多元增收。

3.2.1 “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服务模式带动产业发展。板桥村设施蔬菜产业经过十年的摸索实践,从生产方式、种植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及农户参与度不断发生质的变化。村党支部、合作社引进先进适用、功能齐全的设施农业装备,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滴灌水肥一体化、智能化微循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将现代农业的新优品种和技术在田间地头展示应用,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种植的主打品——番茄,因其品质好,价格稳定,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带动了板桥村整村连片推进日光温室,形成了“一村一品”的良好局面。

3.2.2 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经验模式引领产品走向全国市场。为了解决产业发展迈上更高标准存在的瓶颈及核心问题,经多方考察,引进种苗公司,为周边群众提供优质种苗。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统一为成员及农户购买农资。为了避免集中上市、产品“撞车”,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鼓励农户在6 月下旬-7 月上旬气温最高时种植耐运输番茄,错峰抢占市场高位期,和越夏露地番茄交替,注重茬口衔接,形成全年番茄供应链不断。在销售环节,坚持以销定产标准开创外销市场。合作社投资建设冷藏储藏库1000m2,在销售市场设立番茄直销批发点,有效解决番茄旺季储存、销售难的问题。收购的番茄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价格,并建立了农残监测实验室和农产品质量二维码追溯体系。合作社注册的“老索”牌商标,构建了稳定的销售网络,番茄外销均价始终处于全县最高水平。

3.2.3 “土地+资本+销售商”股份合作发展模式。发展模式转变板桥农业发展方式。在番茄种植产业越做越强时,板桥村设施蔬菜标准化园区依托佳蕾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技术和销售优势,按照“支部主导、合作社主体、依托市场、农户增收”的原则,通过参股入社、按股分红的方式,创新推出“土地+资本+销售商”的股份合作经济模式,由村党支部负责规划、组织、协调土地前期工作,并配套建设沟、渠、路,由合作社负责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入股合同,由农户投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同时,销售客商因看好市场前景,也参与了资本入股,最后统一按股分红。

股份合作制经济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合作社将基地集中分4 片包给懂技术、会种植、会管理的农户进行管理,分片核算成本,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到棚,责权到人。入股的终端批发商依据自身掌握全国番茄市场行情信息,负责提供种植时间和茬口安排。错开全国番茄上市高峰,保证番茄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具体价格依据市场行情由股东共同研究决定。合作社把精力集中在高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及品牌培育上来。板桥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真正实现合作社、农户、客商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从而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使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带活基地和市场,有效解决生产经营资金短缺问题,降低了融资成本,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推动现代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向发展。

永宁县设施园艺发展的典范是望远镇板桥村,“板桥模式”的典型发展方式是永宁人民经过20 多年的经验积累,是探索也是智慧的融合。多次作为样板接待四方来客观摩学习、经验交流。依托田间学校进行培训,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设施园艺技术人才,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永宁县作为宁夏设施园艺大县,是宁夏设施园艺发展的典型代表。“板桥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因地制宜地在全国其他设施园艺发展地区进行复制推广,也可以为其他地区园艺产业种植模式、销售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提供借鉴,全面助力设施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板桥园艺番茄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陆海之纵
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
板桥情(外一首)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
园艺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