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群
(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舟镇新舟小学 贵州 遵义 563127)
随着科技的创新,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获得了较大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我国现阶段学生教育能力培养的重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自己传统教学的思想,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思考问题,创新成果。本文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进行了论述,希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知识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在人类的生产活动革新中起到推动作用,人类每一个时代的进步都伴随着创新活动。创新是以人为活动主题进行的事物以及思想的活动,创新使得人类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思想进一步成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创新占据人类活动的核心位置,也是人类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日常创新活动推动着国际经济、科技的发展,也推动着人类的进步。要让小学生个体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对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在学生的认知上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因为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扩展学生对于事物知识的认知以引导其进一步的思考反馈。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教育的主要意义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在正确的教育进行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让学生在综合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要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奠定学生在之后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能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创新能力是在掌握了教材规定的知识下进行知识的扩展,通过新颖的讲解不同的解题策略,从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国家对于教育有着极大的重视,故而教材的编写者都是学问卓越、经验丰富的教育人员按照学生的年纪以及应该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编写。但是成年人角度思考和小学生思维并不相同,在此情况下,编者的主观色彩不免会影响到学生的思考。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跳跃性、抽象性,使得小学数学教材在成人看来有趣丰富,但是小学生对于数字的理解以及问题的思考能力有限,更加难以依靠教材学习数学。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从未学过的数学知识时会想不到编者的理解角度,从而造成两者思考的偏差,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于书本的内容难以理解,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目前,小学生课堂主要是以老师为主导,教师主要采取“我讲你听”的模式,使得老师在没有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就进行了下一个内容,也使得学生知识点了解不完善。另外,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无法保证,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兴趣为引导,当学生不感兴趣时很难全程跟着老师进行思考。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在没有完全了解知识点的情况下,更难以进行额外的思考,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没有足够的兴趣。
教材作为教师的教学基础,有更强的普适性。适用于全部的学生,却无法做到贴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由此不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引导。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班级的学生特点和自身的能力水平,对于不适当的内容作一定的补充。让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思考方式,或是在进行讲解时提前解决学生没有了解的知识点,让学生对于教材上编写的知识引入理解更加容易,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在教材上的知识点引入以及举例不免会有些刻板,对于此种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况进行思考,对于小学生的数学问题很多都可以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似情况。有了实际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快的理解数学含义,并且根据教师的实际举例结合自己的生活,引发类似问题的思考。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工程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一直都是重难点。“某生活用品生产厂家计划生产牙刷1250个,每天生产150个,已经生产了5天,接下来每天生产100个,还需几天完成?”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工作过程,解题的切入点学生也很难找到。教师可以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先做一个简单的引入,生产零件的个数可以变为生活中买菜的过程,生产的个数可以转化为买的个数。例如:妈妈让小明买50个鸡蛋;在前3天,小明买了30个鸡蛋;如果之后小明每天买5个需要在多少天之内买完这些鸡蛋?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思想。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起绝对的引导作用,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行思考,所以在创新的前提下,首先要解放教师的思想,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过去的教学中一直有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理念,教学重视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在课堂上老师更加注重自己的讲,尽心尽力的想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听到重要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生的兴趣。在教师单方面的传输中,学生的接收情况尚不可知,并且这种沉闷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此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思想,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到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思考、新的问题、新的成果。
例如:在小学生学习相遇问题时,不理解相向出发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打破以往上课就要坐在椅子上的模式,让学生彼此之间模拟相向而行的情景,学生在运动中去理解问题,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进行完相向情景的模拟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反方向站立行进,在此思考这个路程的问题。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会更高涨,在经历了实际的感受之后,印象也会加深。教师通过思想方式的转变,合理的革新课上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创新能力。
在科学研究中发现,大脑和手有一定的练习,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可以观察到边写边思考对于记忆会更加深刻。对于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和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记忆方式。大多数人对于数学的观念是数字、是计算,从而忽视了手脑结合,专注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有时候却达不到预想的结果。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数学的理论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抽象,很难理解。其次,学生的实际经验也要少于成人,很难进行其他相似问题的延伸思考。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增设手脑结合的学习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
例如:在学生学习植树问题时,教师可以将植树问题转化为课堂上的实践问题。让小学生在本子上画好道路,用小学生初学计算时的小木棍当作数目,进行排列、种植。以直观的方式理解植树的含义。对于小学生在学习钟表时,也会有一些钟表问题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带着小朋友一起利用废纸板制作钟表的表盘表针等内容。在学生与教师一起动手的过程中,全班学生都会参与其中,在学生动手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到钟表的指针大小,以及其他的钟表知识。在后续的问题中,可以更好梳理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
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课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学习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思考,在不断的回答问题中学生也会获得更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应对能力,让创新能力更好的激发出来。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让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学习更加有自信,学生会更愿意去挑战自己擅长的科目。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及学生积极发言之后,要对学生给予肯定、表扬等激励政策,让学生从内心中获得成就感。在学生回答问题中生成的好的数学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发现新知识。
教师通过应用与课堂教育重点相融合的生活事件,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营造趣味教学氛围,舒适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适当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前通过做手工的方式,制作可改变面积的多边形,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共同感受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推导。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的趣味移动推导面积方式,有效实现在传统教育课堂教师讲解例题以及讲解过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技能,优化课堂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又能够保证教师与学生在同一节奏中,重点对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与探索,从而达到提高整体课堂教育效率的效果。
教育的主旨不全是为了成绩,是为了学生品德的培养、也是为了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小学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的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短暂时间内能够做到的内容,这需要我国教育者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发掘学生的潜力,给予肯定激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我相信,努力探索,道路会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