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霞
(白银市景泰县喜泉学区喜集水小学 甘肃 白银 730400)
近年来,生态一词高频率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生态课堂便是其中最为活跃之一。一个合格的生态课堂,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感悟学习的魅力与乐趣,让学生切实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怎样才能构建这样的课堂?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分享一二。
语文生态课堂是生态学思维与教育教学课堂高度整合,能够促使课堂教学衍生出全新的教学风格,教师应当对生态平衡体系进行了解与认知,从核心之处找寻教育发展的规律,同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特征,采用对应的教学措施与方式。语文生态课堂是联系教学内容、环境、教师、学生为整体的一种相互作用、影响的生态关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取有关知识内容并科学合理的使用,进而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为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提供支持。
生态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相互影响和谐发展的教学课堂。在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个体差异以及身心发展需求,才能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促成不同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需求和能力提升,构建出一个可以实现教育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的高效课堂。生态课堂的构建更加注重师生的课堂互动与探究,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加优质化的个性化发展与成长,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个性化特征,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自我展示以及自由互动交流的空间,使生态课堂教学更加趣味盎然、情感丰富和和谐有序开展。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中坚定师生和谐发展的生态教育理念,创建具有真正价值意义的生态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生态课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阅”,而轻视“读”。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40分钟,教师要讲上30~35分钟,留给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少之甚少,可以发现课堂上几乎听不到学生的朗朗书声,更多的是教师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我陶醉于其中,而学生只是知识信息的被动接纳者,没有了自我主观意识,不去思考与消化,不用说什么思维的发散和延伸了。长期以往,阅读兴趣会逐渐下降,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没有独立思考与探究的时间,阅读研究的契机点也会慢慢枯竭。既抑制了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也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探究欲望的生成,最关键的这种理念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阅读水平和个人兴趣能间接反映一个人阅读期待值。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经历、家庭环境的不同、智力的差异和主观意识的水平的高低不同,孩子在阅读之前对文本的构思和想象也不尽相同,也导致孩子有不同的阅读期待值,不同学生的阅读期待值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孩子的阅读收获的多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阅读到收获需经历产生、实现和新的期待三个阶段。而阅读期待值较低的现象: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在课文预习时激情饱满,信心满溢,反而到了教师讲解时却了无生趣,兴致欠佳。原来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对课文的情节有所了解,阅读期待值得到了满足,导致其在讲解时欲望不强烈,甚至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从而让课堂效果降低了。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目标不能清晰定位和准确把控,就不能及时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探究的好奇,使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兴趣大打折扣。这样教师的阅读教学不仅神散而且也形散,而且学生的阅读也会自我漫无目的。同时,教学没有了目标与理念的加持,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会让自己的教学任务不能及时完成,更不要说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了。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才能使孩子们满怀激情与信心的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伴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师生角色也发生变化,教师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中扮演着桥梁的作用,而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观意识与文本的情感进行交流、沟通和融汇,才能体悟到文本带给自己的启发和意义,否则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没有内化为己有,也达不到情感的共鸣和提升能力之说。在深入文本之前,必须要有打开文本的钥匙--预习。做好预习活动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要带领学生对于文本内容进行有效预习,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有很多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哲理,若是学生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即使教师再苦口婆心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也可能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形。所以生态课堂构建过程中只有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工作,才能够有地放矢,强化师生与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在互动当中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知与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之前以具有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预习,了解文本的背景、作者的情感和中心内涵,感悟文本,高效预习不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而且打开学生问题的思维空间和阀门。高效学习离不开思考,深入思考离不开问题,利用此种手段让学生进行有效性的思考,教师在上课时就能够更加轻松且高效的进行讲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2]。
众所周知,环境是由人而创造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满怀激情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外引环境打破阻碍阅读教学的封闭式氛围,构建动态化的阅读教学情境,为教学成效提供一定的支持。要想形成生态型的课堂环境,就要增加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使生生之间进行相互尊重和了解,老师也要重视学生对文章的多元化理解,并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对学生自己的观点加以充分肯定,并用平等亲切的心态与学生亦师亦友地展开交谈和交流。而学生间也要和平相处,当面临困难时,集思广益,积极沟通,协同突破难关。此外,老师也可以运用各种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冲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让课堂变得动态十足,提高阅读教学成效。
例如,在讲《草船借箭》时,教师先播放此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的片段视频,利用具体的视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文本上的文字变得更加直观且形象。在学习《浪淘沙》时,以《浪淘沙》的音乐曲目作为教学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频的舒缓柔婉情境之下感悟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当然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过分依赖于网络技术,沉迷于互联网之中,要甄别网络资源,整理一些能给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进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教材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资源,教师可以以其为“药引”,激发每种“药材”的药效。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角度深挖教材涵盖点,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构建全方位的生态课堂。如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时,不仅深挖教材的案例和资源,而且还播放了一些面对磨难时坚强果敢、永不服输的名人的视频资料,观后以表演诠释自己的感悟。
其次,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之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不仅要丰富化,而且要生活化。教师势必就要找到理论与实践最生活化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从最生活化的契合点感悟理论的涵盖点,再以理论的覆盖面突破生活精神的精髓,找准打开阅读灵感的钥匙,促使学生更乐于去博览群书。
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步伐的持续加快,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在如今的各行各业得到广泛性的普及,并且在学习当中高效使用是大势所趋,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仅凭借学生的阅读很难形成直观、具体的画面感,达到生态教学中直观性的特点。而借助信息技术搜索相关的视频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欣赏,视觉冲击印象更深,细节助力阅读效果。如今,2.0信息技术作为生态教学建设的最佳辅助手段之一,为学生后续深入性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意义。另外,在阅读教学当中,老师往往都会遇到的问题便是怎样使学生带着兴奋以及渴望进行学习,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老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加以规范和端正,从而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去阅读;然后,老师必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阅读中;最后,老师必须要抛弃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并且改革陈旧的教育手法,多多给学生鼓励以及夸赞。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就可以去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去模拟他们的叫声,从而增加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兴趣,以扮演游戏的方法去教学学生,这不但可以形成和谐、活泼的阅读课堂环境,还可以使得课堂效果得到显著性地提高。
综上所述,高效的语文阅读生态课堂就要求教师明晰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基本学情等实际状况,科学高效地去预设教学形式与内容,以尊重为前提进行科学有效的正面管教;在教学当中要创设优良融洽的教学氛围,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带来帮助。同时,教师也要打造更加开放的阅读空间,让每个学生在阅读当中都能够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师要利用丰富多元的教育理念与理论引导学生去寻找自身适合自己的学习手段与方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