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 玲
全媒体运维促进融媒新闻生产,借助融媒渠道开展宣传的新型链式传播正在悄然兴起。融媒体中心生产的新闻内容,基于新闻信息高度共享的传播链条发挥着重要作用。内容生产完全可以采取链式传播的创新流程,提高新闻产量的同时提高新闻质量。因此,深入探究融媒体新闻中心内容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新闻如果不能带给受众眼前一亮的感觉,无异于只完成了信息传递,而并未达到新闻宣传的广泛传播要求。当前融媒体新闻中心内容生产的最大困局在于新闻本身的视觉化呈现方式过于单一。虽然传播渠道增加,不同新闻端口的视觉化内容尚未找到最佳呈现方式,微视频和动态图的制作方案都过于简单,故而新闻内容呈现方式新颖性不足,不利于促进阅读量、点击量、转载量的持续增长。
融媒体中心新闻内容生产信源较为集中,这虽然有利于新闻生产,但不利于后期制作,也造成了同质化内容过多的问题出现。融媒体时代下,各方媒体资源共融互通,如果新闻内容的同质化问题严重,二次传播的效力就会大幅下降。所以,打破内容生产的同质化困局,是融媒体新闻中心需要突破的关键所在。
新闻客户端能否增强用户黏性,取决于融媒新闻是否与终端用户产生了积极互动。线上线下互动中存在三方媒介资源。若是与终端用户的互动存在时间滞后性,那么即便新闻素材和内容对外分享,也不见得能够引发广泛关注。所以,互动滞后性也是困扰融媒体新闻生产的一个主要困局,媒体需要打破沟通壁垒,从网络传播中借力,提高自身的传播影响力。
融媒体新闻中心本身是融媒资源的渠道枢纽,而采访信息作为融媒体平台的信源资料,在链式传播中具有共享化特征。在融媒资源共享度逐渐提高以后,电视端、广播端、视频端、微信端、APP 客户端形成了对同一信源的新闻内容生产的便捷性。所以,信源共享是在融媒资源融通之后产生的新闻内容生产便捷条件,而且帮助新闻传播突破传播渠道狭窄的弊端,同一时间多端共同发布同一新闻内容条件已经具备。以中铁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为例,采取“策、采、编、发、存、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模式,依托所属单位融媒体工作室及项目融媒体团队,整合企业宣传资源要素,打造集中策划、精准采编、多类创作、多渠道分发的新闻生产“中央厨房”,一次采集多元发布的信源共享条件已经具备,在资源融通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链式传播布局不仅是信源采集和媒介资源方面的融通共享,更是管理机制层面的协同作业。融媒体新闻中心不再是孤军奋战的独立部门,而是与多家媒体共同合作的融媒枢纽。那么在新闻内容采编方面,从信源管理、记者调度、选题策划、创意设计、编辑加工直到产品发布,一系列新闻内容生产均需要完成协同作业。而部门协同的链式传播集中度更高,可以统筹规划融媒新闻生产资源,进而达到策划同步和大小屏联动的积极效果。以中铁十七局融媒体中心为例,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打造《铁建时报》、《新铁军》、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等媒体融合矩阵,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作业,内容生产均完成了同期发布,这是在部门协同作业的前提下实现的。
链式传播下的新闻内容创新,势必需要移动优先,从而在分秒必争的拼抢意识下扩充用户群体。与此同时还要深耕产品思维,不同的平台及不同的发布时间都要有不同的报道思路,表现形式也不拘泥于以往模式。故而,要在视频、图文、直播等新媒体产品赛道上赢得先机。除此之外,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学习新技术,除了学会用专业摄像机拍摄,还要掌握移动终端智能拍照与短视频拍摄技术,从而适应快速的新闻生产节奏,凭借单兵作战的快节奏推出新产品。
链式传播是从新闻生产到终端发布再到用户反馈的一个新闻传播闭环,如果为了创新而随意取材,很可能会弱化新闻内容的触达率。用户能否真切感受到新闻触达指尖的便捷性,是融媒时代评估新闻内容生产质量和传播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在链式传播中,融媒体新闻中心以快节奏的生产方式加工新闻信息时,也必然存在内容质量缩水的问题。所以,链式传播中“质”与“量”是相互成就且互为牵制的关系。如果为了产量而放弃质量,内容创新将毫无意义。所以,在内容创新的过程中,链式传播既要保持用户触达率,也要维系新颖度更高的出品水准,进而赢得市场先机。
影响力要想大,触角就要远,这是触达优先级的内容创新指标。国内部分省级融媒体中心已经开启全国建站布局,融媒中心跨省同步报道响应机制的建立便是为了提高触达率。定期跟进国内新闻大事件,做到“大事不缺位”,场外记者实时报道跟进,必然能够触达新闻第一现场,必然能够在新颖度层面上占据优先报道资源。融媒体中心可以将现有制作团队划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完成时政指令性的重大主题报道任务,从创新报道形式的层面上来增强时政新闻可看性;第二小组负责整理全网热点新闻事件素材,主要通过二次加工来拓宽新闻采编路径,运用多种新媒体报道形式来完善内容创新。诸如,河南发生极端暴雨灾害天气,县级融媒体中心长江云平台派出全媒体采访团队分赴郑州、鹤壁、新乡等地实地采访和直播报道。在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完成了21场网络直播,总观看量625万人次。社交媒体H5 页面新闻《海报|鄂豫同舟,河南加油!》阅读量449 万,独家专访内容《记者深夜直击“龙吸水”!武汉力量奔赴郑州通宵抢排主干道积水》阅读量806万。这些都是融媒体团队分工协作后扩大链式传播优势的典型案例,且可以在保持新闻内容新颖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内容触达率。
融媒体中心无论新闻内容如何创新,最终都要在链式传播的轨迹上拓宽传播路径,以此来彰显融媒体新闻中心传播影响力。在这一宏观布局之下,资源整合并非融媒体中心一家独大,而是需要建立一个联盟链,通过更为广泛的信源平台甄选并采集新闻素材,凭借新闻洞察力打通主流媒体与其他新闻媒体平台的资源融合通道。而这一联盟链的媒体资源组织结构,也将引来活水构筑成传播力更强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多元化传播矩阵。在新闻板块的定位上,当以增强全国影响力为目标,内容创新上更应“关注本地,追踪国内,展望全球”。进而依靠特色解读、观点生产、互动传播,让新闻内容观点在与终端用户的高频互动中发挥出传播优势和特色。所以,依靠深度融合为抓手的内容创新空间实际上很大,在各频道最优质资源进入融媒体中心之后,各方力量融会贯通形成联盟链的资源整合优势,最终传播力也将持续推动内容创新。
诸如,长江云编辑部联动全国区块链新闻编辑部拓宽了国际视野,能够真正做到热点不缺位,内容创新力自然有所保障。同时利用湖北广电的国家级资源,深耕国新办、国台办、外交部、商务部、国防部等部委新闻专题板块,再运用UGC用户生成内容的方式,打造全国乃至重点国家的“极速线人圈”,故而新闻原创素材源源不断支撑起联盟链的链式传播架构。在省级“区块链”传播矩阵之下更是联合了22 家主流媒体打通了联盟链,所以传播影响力才会与日俱增。其中,全国20 余家媒体转播《灯光秀里的中国》的新闻内容,《寻找长江精灵》系列融媒体新闻直播全网观看人数超过2270万。从转播量和观看数两个层面上分析,构建联盟链的传播矩阵优势明显,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上都对促进融媒体新闻中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联盟链发挥出传播资源矩阵优势之后,新闻内容创新力和传播力也将随之加强。故而,其可以作为新闻内容创新评价指标。
在链式传播的过程中,发挥融媒体中心信源共享优势,可以广泛收集新闻素材,而后经过多部门联合作业打通链式传播通道,从而在视觉化处理上增强新闻内容的体验效果。如中铁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联合乌鲁木齐客运段融媒体工作室、库尔勒车务融媒体工作室、哈密工务段融媒体工作室、奎屯工务段融媒体工作室、库尔勒房产公寓段融媒体工作室,共同发布了《瞅啥呢?长得好看的都来新疆铁路啦!》新闻。从信源采集来看内容极为丰富,囊括了126名大学生新工整齐入座认真上好入职第一课的场景,参观客车实训基地和集约化管理后的综合办公楼的视频素材,新工代表发言及新疆铁路纪录片《龙腾大西北》等视觉化内容。新疆铁路发展日新月异,一代代新疆铁路人在这里扎根、付出、奋斗,用理想和信念谱写出一幅动人的追梦画卷。融媒体中心以点带面,将各个基层融媒体工作室采集到的素材整理成册,而后将信源信息聚合制作出H5页面新闻,其中插入了GIF动态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多角度呈现视觉化的新闻素材,故而新闻内容本身的视觉体验效果更强。
融媒体新闻中心打通链式传播渠道,不仅要从视觉化处理上深耕内容生产质量,同时要利用好融媒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媒介资源融通,进一步拓宽新闻内容的发布渠道。央广网、人民铁道、搜狐、网易、腾讯新闻、乌鲁木齐晚报等多家媒体同时报道了《新疆铁路首次引入“北斗”系统轨道检查车》新闻,讲述了中铁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引入搭载“北斗”系统的轨道检查车,从乌鲁木齐站开往格库铁路若羌站、依吞布拉克站,正式展开对格库铁路新疆段734 公里线路的精准检查的新闻内容。配备“北斗”系统的GJ-6型轨道检查车,对管内所有运营线路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检查,用新技术消除隐患,轨道检查车全面在新疆铁路投入使用,为护航线路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道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当然需要更多的媒体参与,从而形成广泛传播的积极效果。新闻素材和相关视频资料虽然是由中铁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提供,但是各大媒体对新闻内容重新编辑,从而适应不同端口用户的新闻阅读需求。
链式传播具有鲜明的同步性和互动性特点,融媒体中心需要利用这一特点来增强宣传效果。诸如,由中央网信办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联合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网信办、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感受新疆铁路魅力”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一路上,列车乘务员现场与“发现团”成员、旅客互动交流,进行“铁路知识问答”。“发现团”成员采访和体验新疆铁路出行变迁,亲身感受铁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并以图文、视频等形式记录美好瞬间。乌鲁木齐客运段城际车队队长盛娟讲述从绿皮车到复兴号“绿巨人”的乘务作业变化;“铁粉”张长龄讲述了铁路出行发展变化,畅谈了乘列车感受。线下互动中采集到很多新闻素材,而线上发布后再通过媒体信箱、公众号评论、视频转发完成与终端用户的积极互动。那么媒体活动实际上也就完成了同步策划,可以在新闻采访和编辑的过程中调集融媒体中心各部门媒介资源,协同作业中完成即时互动。“发现团”成员本身也是新疆铁路新闻的“铁粉”,那么参与类似的新闻活动之后,在社交媒体转发和评论的基数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即时互动衍生出更为广泛的链式传播资源,对融媒体中心扩大新闻宣传力度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融媒体新闻中心内容生产困局主要表现为视觉化呈现单一、同质化二次传播以及滞后性互动。建议融媒体新闻中心打通链式传播资源,实现“信源共享、资源融通、部门协同、策划同步、移动优先、产品思维”的传播链条升级。通过分析融媒体新闻中心链式传播内容创新评价指标可知,新闻内容在链式传播过程中需要从新颖度看触达率,更要延长联盟链看传播力,进而审视链式传播矩阵下的新闻内容创新力与传播影响力。基于链式传播的融媒体新闻中心内容创新,应当借助信源共享的先决条件来丰富新闻内容的视觉体验,利用资源融通的优势条件来拓宽发布渠道,在各部门策划同步的基础上加强与终端用户的即时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