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左权县拐儿镇人民政府,山西 晋中 032600)
2021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重点指出了新时期重点发展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的要求[1]。紧接着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针对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重要建议,在这项工作中,党始终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发展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提高队伍的综合素养,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2]。因此,乡村振兴应将人才振兴放在首位,不仅要提高本土人才的科研技能,激活自身的“造血”功能,还应加大引导力度,让更多的人才扎根乡村,积极发挥外部“输血”功能。通过内外共同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力量。
乡村居民普遍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和培训,生产主要凭借常年积累的经验[3]。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继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许多乡村居民虽然意识到了教育与科技的价值,但是没有积极采取行动,未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专业知识的匮乏使其了解掌握新事物的能力差,创新意识薄弱,发展理念滞后,引领示范作用有限。同时,许多大学生不愿回乡发展,更愿意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拼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利于队伍建设,导致乡村振兴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文化程度高的乡村人才对新事物、新技能、新知识的接受更快、更轻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现阶段,乡村人才队伍整体能力较差,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匮乏。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已全面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但是与城市就业居民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据统计,2020年底,初中学历的农民占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数的58%,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只占5%[5]。人才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基础加工等传统学科上,且以初、中级技术人才为主;2020年,在农村技术人才中,农民高级技师只占总量的0.2%,有2%的实用人才未评定职称。因此,乡村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振兴的推进。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乡村劳动力流失十分严重。据调查,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8亿人[6]。虽然这一情况有利于稳定与促进城市发展,但阻碍了乡村发展,更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据了解,25~49岁的城镇就业人员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了全国,50~60岁的城镇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则低于全国;乡村地区25~49岁的就业人员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城镇,但50~60岁的就业人员所占比例高于城镇。这体现了乡村地区人力资源分配不均,中年劳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影响人才资源配置的因素较复杂,存在各种体制机制壁垒,严重影响着配置效率与质量。据调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资源配置,需要政府、市场及社会共同发力,构建相应的激励相容机制。
从以往的划分得知,人才资源配置主要包括计划与市场,需要政府与市场积极协作,其中市场机制发挥着决定性、基础性作用,是人才资源配置的重点[7]。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方法,具备明显的长期性、全面性特征,直接决定了乡村人才振兴必须借助市场机制的力量。大量实践充分证实,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整个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是有效、可操作的方法。对此,应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尊重客观规律,在乡村人才配置中确保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才资源能够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薄弱领域,满足乡村对人才的需求,使人才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政府引导机制下,政府部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人才资源进行调配,其中国家意志是根本落脚点,因此无法最大化实现人才资源的价值[8]。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人才资源配置不能再沿用计划配置的模式,不能单纯采用行政手段“围追堵截”人才。市场机制稳定运行的前提是高效、合理的政府制度供给。针对农村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人才市场制度是重要的支撑,若没有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等提供支撑,市场机制就难以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市场缺陷会更加明显。在乡村人才振兴规划与支持策略、人才监测评估机制建立等方面,政府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政府作用边界,应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不能以强制的行政手段高度集中、非市场化地分配人力资源,否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稳定性、持续性就会土崩瓦解。
对于乡村人才资源配置,城乡融合机制是主要方法[9]。目前,在我国社会矛盾中,城乡发展不均、乡村发展不充分较常见。乡村振兴并不是封闭的,不能仅限于乡村内部建设。在新时期,乡村人才振兴处于开放状态,城乡资源应有效融合,这样不仅能够激活农村内部人才资源,还能够有效集聚外部人才资源。经过充分的整合,可以实现城乡互利共赢,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设条件,其中,建立与实施城乡人才要素融合机制是关键。城乡融合并不只是城乡人才资源数量统筹分配,还是城乡实现共赢的过程。从另一角度分析,以城乡融合来振兴乡村人才,多元政策目标较明确,不仅能够保障乡村所拥有的人才特别是原户籍乡村人才的切实利益,还能够充分保障新入乡村发展人才的权益。
2021年,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预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0]。应采取“引、留、育、用”等各种措施,健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创造良好的乡村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
1.平台引才
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农业科技孵化器”,为各类人才提供项目开发、研究创新、推进与评估等一系列服务,采用“人才+项目+孵化器”的方式将农业科技人才聚集起来,搭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等多样化服务平台。同时,地方政府应注重建设农村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树立“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理念,创建多元化平台,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这对外来人才而言吸引力较大,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投身乡村发展,还能够赋予乡村更多的活力。
2.机制引才
制定与实施各种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晋升激励、待遇激励、事业激励制度,在行政审批、行业准入等方面放宽限制,吸引大量人才到农村发展。同时,制定各种农村人才引进制度,放宽户籍限制,灵活使用借用、聘用、调入等方式,联合技术攻关、课题研究、咨询、兼职等多样化方式,将传统单一的乡村人才引入机制转变为多元化、多渠道的智力引进 机制。
1.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各种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如整体、科学规划乡村道路网络体系,制定与实施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机制;广泛开展乡村电网改造工作,升级整体电网,为乡村提供稳定、安全的用电服务;增强乡村网络保障能力,尽早实现5G全覆盖的目标;注重生态建设,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教育、卫生医疗事业等发展,竭尽全力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使乡村生活更加便捷,从而有效地留住人才。
2.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与实施留住人才的机制与政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想要真正留住人才,为乡村发展储备更多的人力资源,就要创造有助于各种人才成长与发展、潜能得以释放的优质环境,在政策、机会、待遇等方面慢慢向乡村倾斜。例如,组织举办职业竞赛、创新创业比赛、优秀人才评选等活动,评选农村先进个人并给予表彰,加强政策扶持,调动乡村人才参与农村建设的热情。同时,解决好返乡、入乡人才居住、子女教育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1.积极培养农业生产经营带头人
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队伍的综合素养。立足于市场需要,组织开展现代农业培训,采用分类、全产业链培训方式。同时,借助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创建乡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具体载体,加快电商运行速度,提升电商运行质量,有力保障农产品生产销售整个链条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培育乡村生产发展领头羊。不放松培育传统家庭独立经营主体,为其提供项目支持、市场对接等相关服务;激励各地区成立农民合作社,以此为基础加强骨干人员培训与教育;在条件允许的地区,政府可指导农民合作社聘请专业、高水准的农业经理人,为其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2.培养乡村治理人才
始终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从思想政治、组织能力、致富能力方面开展全面的考核,筛选责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注重培养与教育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储备更多优质青年人才,为村党组织及村干部队伍提供保障。同时,注重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干部,大力支持与积极鼓励村干部、农民参加学历教育。
3.培养农村延伸产业链人才和公共服务人才
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手工艺能人,大力培育乡村工匠,保护与发扬传统技艺;积极开发乡村本土、独特文化旅游资源,采取政策引导、物质奖励、服务保障等措施,积极建设科、教、文、卫、体各类人才队伍。
1.基于人才的特长及个人能力,合理使用人才,实现人尽其才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多层次评估人才能力,在了解乡村人才现状的前提下,将人才配置到恰当的岗位,实现“人岗相适”,使乡村人才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能为人才展现自我提供实践平台。
2.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激励人才迅速成长。评价是前提,激励是核心
首先,适当提高乡村人才的社会地位,树立正面榜样,大范围宣传其先进事迹、成功经验,给予相应的奖励,使乡村人才更具知名度与影响力。还可以将优秀人才推荐入党,使其能够突破政治地位限制,积极参与地方人大代表、地方政协委员的选举,有效提高其社会地位。同时,降低职称评定的门槛,制定与实施乡村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将选拔人才与评定职称相结合,在职称晋升方面对优秀者适当地放宽条件,确保乡村本土人才有名有分,同时严格落实相关待遇,赋予其权利与义务,增强其责任意识。
对乡村振兴而言,人才是核心。要结合乡村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优良环境,确保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各类人才,使人才积极发挥自身的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