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

2022-12-17 05:10彭玉清
经营者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核算会计核算

彭玉清

(萍乡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江西 萍乡 337000)

一、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管理模式的建设发展有利于维护单位日常运营。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与会计行业的结合已成为明显趋势。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从全局角度优化会计核算和管理模式。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变革

我国经济市场愈发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逐渐发生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及管理也相应发生变化。在会计职能发展过程中,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深层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而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一体化建设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转化方向。大力推动管理、监督、控制及决策的一体化,既可以常态化监控财务数据,又有助于财务信息共享。

早在1988年,我国就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出台了《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这被视为行政会计管理的重要变革节点。如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职能调整,会计核算开始朝非营利方向发展,今后核算账户不会是单一的总核算账户,行政事业单位的账户将被直接划到公共账户中。另外,为优化会计管理,加大核算决策管理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的管理职能实质上是基于监督、决策等作用与分析持续结合,如今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并非仅控制差错与舞弊现象。为达成会计工作目的,核算管理价值被多次强调,有效落实核算控制及分析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原本的分散式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需求,远程集中式的管理成为变革趋势。

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开始施行。和原制度相比,其统一设置会计制度,重新定义单位会计和会计要素,具体特点如下。

第一,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作用同步发挥出来,运用平行记账法。即在一个会计核算体系内,从财务会计的专业角度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净资产进行核算,同时从预算会计的专业角度对预算支出、预算结余进行核算。这在强化预算会计作用的同时,还发挥了财务会计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会计数据的质量。

第二,构成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基石,前者为财务会计工作准则,后者为预算会计的工作方法。按照相关制度原则来看,财务会计在财政拨款收入方面会运用收付实现制。另外,预算会计在应收应付账款以及专用基金、预付工程采购等方面的核算,也会运用权责发生制。这种变革是现状与长期变革趋势的制度反映,同时使政府会计核算结果既可以体现出预算收支管理的所需资料,又可为财务管理提供运行成本与资产方面的内容。

第三,形成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的顶层格局,前者由财务会计编制,后者来自预算会计。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既要求新增的固定资产在本月进行计提折旧处理,又需补提此前的折旧项目。制度的变革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相关从业者需要主动提升自我,以达到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的要求。

同时,基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管理的持续发展,管理范畴内要添加资金监控任务,促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作用深度融合,发挥出会计在管理层面的可预见性,增强控制风险的能力,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对资源的应用,维护社会经济效益。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及管理模式的影响

(一)传统记账方式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愈发成熟。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运用此类技术,会对其账簿登记造成明显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账簿登记方面的工作时,一般选择人工作业模式,工作效率低,而且处理大量财务信息时,极易出现操作错误等问题,会计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1]。

运用信息技术,将核算中的很多操作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上进行,能规避人工核算的失误,保障核算成果,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使用信息技术后,登记账簿的操作和生成报表数据的工作可以通过专业系统软件完成,将会计人员从繁多杂乱的记账工作中解放出来,简化工作流程,这样可以明显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与精确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资金集中核算管理

信息技术和单位会计核算不断融合,既能展现出技术本身的应用优势,又能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该项工作形成新的模式。而集中管理就是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衔接的重要媒介,能使信息采集、整理分析更加智能化,有助于单位了解财务信息和相关管理成效,对以后的预算管理、资金分配产生较好的指导作用,增强预算编制结果的合理性。得益于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集中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能全面反映在设定系统上,由财务工作者完成统一核算,消除原本分散化工作的漏洞,提升财务信息的完整度,提高后期处理速度。

例如,目前实行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就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统一账户进行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拨付效率,有效监管资金的缴库和拨付过程,实现财政资金收付过程的透明化,解决财政性资金被挪用、截留、挤占的问题。由此看来,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按照各个运行节点的特征,加强财务管理,保障会计工作的效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中主动使用现代化方法,势必会影响资金支付方面的管理。以往的财务管理工作,整体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基于此,财政资金通常不直接拨付给预算单位,必须基于保障预算单位财产及会计核算的作用,集中式管理相应资金。在该背景下,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会增加相互制约的要素,预防财政资金被无意义浪费,提升资金管理的标准化程度。

(三)提升会计制度适应力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岗位上,首先要考虑技术本身和《政府会计制度》是否具备契合度和融合性。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作业期间,一般先打造专门的信息系统,直接在系统程序中开展相关工作。例如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凭证等的记账行为,和以往记账形式对比,如今的记账形式更加方便,生成的记录信息比较具体、直观,为之后的财务管理、数据调用等提供了便利。

另外,信息系统启动使用还须适应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的审核要求,可以改变财务报告内容,共享大量会计核算信息,调整核算工作程序,防止出现相同数据被多次录入等问题。进行会计核算时,信息整合及处理得到优化,从业者的任务量与压力都会下降,这有助于单位整体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四)新型财务共享模式形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新型财务共享模式出现。现代信息技术以云软件为基础,将其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作业联系起来,可以调整原本的运行模式,使会计工作朝电算化方向发展,形成财务共享模式。以往会计核算大多依靠人工完成,工作量大,而且核算过程容易被诸多因素影响,难度较高,最终结果的正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反观虚拟会计模式,其统一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运营期间形成的各个财务数据,对相关管理作业进行合理细分,由此使管理模式被划分为完全集中式和分散集中式两种。在前一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全部财务资料都得到整理汇总,保存在一个服务器内,在后期有处理数据的需要时,相关人员直接登录对应服务器,便可查询和调用信息,会计账簿的查询及生成凭证等环节的作业效率明显提高。而在后一种情况下,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仅需在规定时间内将自身的财务数据报给财政部门可,不用自己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整理和分析相应信息[2]。

目前江西省实行的预算一体化就是由各基层预算单位将各自的单位信息、单位预算、预算执行、会计管理、绩效管理全部纳入市本级财政管理,在同一平台上实现财政部门资源的共享。

(五)提高预算编制管理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管理时,预算编制管理属于比较重要的部分,这是由于该项工作有助于编制出最优的预算计划,保障预算得到有效执行,提升各类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关人员实施预算编制管理时,应当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如单位现有资产、人员等,只有全面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详细资料,才能合理设置预算支出项目。

以往的预算编制管理前期采集数据资料的难度较高,管理者必须借助很多渠道才能获得所需内容。即便如此,所得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也得不到保证。运用信息化手段后,管理者能更加方便地取得所需内容,保证其准确性,提高预算编制管理的质量。

(六)健全内部监督体制机制

管理是会计工作中较为关键的部分,把现代化信息手段运用于其中,可以从源头健全内部监督体制,加大财务监督力度。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有利于推进财务管理朝集中式转变。在信息技术和核算工作融合的过程中,财务统一管理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同时,还能辅助行政事业单位控制成本,保障财务管理质量,使核算作业可以在现行法律体系允许的范畴内进行,防止相关从业者借职务之便更改财务信息。

第二,有助于发挥会计管理在财务监督方面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以后,核算操作都能借助管理系统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此全面监管资金流动,提高每笔资金的应用效率,防止出现资金浪费等情况,并把资金收付事项与实际凭证完整保留下来,方便日后的核算及管理。

第三,授权批准和业务经办、业务经办和会计记录、会计记录和财产保管这些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能在信息化技术的助力下变得更为规范。持续优化会计制度,突出集中化模式的价值,能使会计管理成果更加理想,展现出高效和集约化的特点,为会计核算的质量提供 保障[2]。

(七)增强会计管理的及时性

如今,信息技术本身及其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将其运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中,可以推动会计管理模式的科学调整,从原本的静态工作到实现全流程、动态化落实,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管理目标的针对性。

依托信息技术,打破会计管理的周期性秩序,行政事业单位能随时查找财务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处理等,把财务数据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在前述工作流程下,财务数据处于持续丰富的状态,这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深入分析会计数据的价值,展现出会计管理的作用,确保资金得到合理应用,加强对资金流的管控,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八)优化采购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时,可以提高人、财、物各类资源分配的效率。例如,在购进设备的项目中,采购部门须充分根据设定程序,先全面调研相关市场,再主动和财务部门联系,参考以前的采购情况,综合估算设备购入成本及可能带来的效益,基于此编制与优化可行性分析报告,帮助管理层决策。同时,这有利于全过程监督管理采购工作,实现阳光采购。

(九)提高绩效考评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绩效考评效率。行政事业单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可逐步完善单位的运行管理考评方案与落实计划,对设定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增强内部管理的实效性。与此同时,有效的会计核算能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财务资料与数据,便于其全方位掌握单位当前运行情况,还有利于财务部门对比分析数据资料和绩效考评结果,由此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薄弱环节与漏洞,继而提高绩效考评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总体稳定发展。

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落实会计核算及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打造数据平台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须对自身职责有清晰的认知,全方位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保证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须合理打造数据平台,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巧妙划分会计管理事项,利用计算机系统高效处理财务信息,全面优化财务管理效果。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在实践中逐渐优化,借助数据平台,集约化管控决策数据。

第三,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须关注预算系统的改进,在达到数据接口应用管理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会计核算系统和财务部门的协调,由此达到提高核算、预算质量的目的。

第四,基于数据平台,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单位财务数据资料的安全。单位须为之搭配监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人员的平台作业行为,防止人为因素导致内部资料外泄。

(二)实现管理信息化

要全面贯彻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形成综合报告机制,进一步展现财政资金在我国治理体系中的支柱性价值。行政事业单位须形成业务和财务融合观,促进运行业务和会计管理深层结合,同时依托《政府会计准则》,推进信息化建设,使业务和会计数据系统可以完整对接,为行政事业单位落实新《政府会计准则》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现有信息系统输出的内容可以适应整体改革需求。

按照现行《政府会计制度》,采用平行记账工作模式,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朝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其中平行记账核算面向同一基础数据源,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化处理。例如,依托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数字化系统,按照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划分单元,以此加强对财务信息的集约化管理,进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另外,基于两种会计功能单元,细化对财务资料的分析,探究各项信息的潜在价值,为单位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达到这些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注重系统更新和改良,基于单位的运行管理状况,从多个维度入手加以优化,进而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三)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良好的内控管理可以为会计核算效率提供保障。要按照现行《政府会计制度》与单位的管理需要,逐步优化内控制度,尽快把控风险点,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所有工作活动的内控管理全覆盖。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须联系内外环境,发挥内控对规范会计核算秩序的价值,确保决策及执行等责任主体的合理分离。同时,对内控重要岗位,须执行责任制度,使内控工作者相对独立,将各项责任落在个人身上。行政事业单位须加强内部监管,主动配合外部监督,使自身的会计核算更加高效、规范。除了推动内控制度建设外,还应注重加强风险控制方面的管理[3]。

首先要提高全员对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视度,合理存储账号与密码,定期维护和升级系统,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行政事业单位内的信息系统都要安设防御类程序,防止被恶意入侵,保护财务数据安全。

(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专业人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以及预算全流程、资产管理、人员构成等方面的知识。单一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不能满足新模式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人才应懂得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智能管理及综合性监督分析。为解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应高度重视培养优秀的财务预算管理人才,建设人才培养机制。

可以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如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政府集中采购应用系统、政府财务报告系统、部门决算报告系统等,保证人员通过系统化培训,了解并掌握预算管理系统的常规使用流程、操作方法、功能设置等,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确保操作规范化、程序化。

(五)提高核算管理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若要进一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应当借助适宜的技术手段,稳步提高核算管理质量。根据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要求,公共机构可自行计算相关指标数据,使用有关会计专业系统软件录入财务数据,生成会计凭证,此时会计人员前期核算管理工作完成。由此可知,使用财务系统软件有利于提升会计核算管理效率,运用集中化工作模式,会计工作本身也能借此实现合理转移,实现工作过程的动态化,突破原本会计周期的制约,合理扩大核算管理工作范围,进一步发挥出会计资料的价值。

数字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须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打造相应的信息系统,加强对财务资料的汇总管理,预防信用风险。在专项部门设立后,要按照单位具体运行情况,建立符合会计岗位需要的管理制度。例如,针对编制资本核算,可以明确规定会计工作具体落实时间,而相关机构则要注重对会计工作内容及方法的严要求、高标准,这不仅能够逐渐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还可有效共享单位财务信息,保障会计作业的效率。

一般来讲,构建与健全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可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单位会计资料的可信度与完整度。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形成更全面的管理系统。再加上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行政事业单位能随时采集、运用相关资料,深层挖掘会计数据的价值,推动资金的良性运用。

五、结语

应用信息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管理有积极影响。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注意到各类保障性制度与举措的落实,基于数据平台的建设、更新,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维护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果。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核算会计核算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分析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营改增”后运费的会计核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