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蕴含及其时代价值

2022-12-17 00:14李岁月
学术探索 2022年8期
关键词:劳动

李岁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新时代,适应新方位,深刻把握劳动本质及其规律,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劳动领域的新情况和劳动形态的新特征,提出一系列富有方向性、时代性、开创性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解决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新时代应该怎样劳动”“新时代劳动为了谁”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习近平劳动观。一方面部署“过河”任务,正确地回答了劳动及劳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看待“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及劳资问题等,另一方面解决了“桥或船”问题,科学地解决了树立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如何处理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等。正确把握习近平劳动观的思想渊源,深刻领会其核心内涵与精神实质,并用其武装头脑,才能转化为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一、习近平劳动观的思想渊源

习近平劳动观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劳动文化的土壤,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宝贵劳动思想,形成于自身成长经历中丰富的劳动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观

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与核心,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打开人类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不仅从劳动维度科学地阐释了人的本质,而且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说明。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劳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关乎民族危亡,并且是人类产生的前提条件,甚至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自身。超越以往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马克思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层面,明确将人的类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外部世界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在马克思看来,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就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劳动活动的人,人的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实现也必然通过劳动来实现。那么,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桥梁”是什么?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及其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给出的答案依然是劳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劳动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这双重关系,二者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更替和演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的进步发展本质上就是人自身的进步,是活生生的从事生产活动的主体力量的外化体现,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正如他们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鲍威尔唯心史观时所强调的:“思想要想得到实现,就要由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P320)而非简单地“思想创造一切”,颠倒“思想”与“群众”的关系。劳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深入解剖,深刻洞察到资本的本质和剥削的秘密,工人阶级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毫不留情地撕下资本家虚伪的面纱,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存在的历史暂时性与灭亡的客观必然性,扬弃资本逻辑,实现劳动解放。此后,列宁结合时代特征与俄国实际,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而且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问题、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会等方面也提出许多科学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新境界。列宁论证了垄断条件下生产价格如何转化为垄断价格,明确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了垄断组织通过垄断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必然性,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特定产物,拓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转化形式理论。针对苏维埃俄国国情,在列宁看来,要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把劳动最高度最严格地集中起来,并且贸易需要被“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他还强调了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必要性,认为其目的和任务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强劳动纪律。列宁形象地把工会看作是党和国家政权的“传动带”,他要求把工会变为管理整个国民经济的机关,指出工会的工作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做到“联系群众”。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文化理念

习近平劳动观注重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对劳动的肯定和赞颂构成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内容,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的神话传说,特别强调诸神的不辞辛劳,如钻木取火的燧人氏、“造字圣人”仓颉、因为勤劳教民农耕被封赏土地的后稷等,体现了征服与创造精神。“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恢宏历史与文明,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更离不开伟大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万里长城、东都洛阳龙门石窟,还是素纱蝉衣、记里鼓车等,他们的辛苦劳作还为中国古诗词人提供了创作灵感,成就了如白居易的《观刈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文学经典,成为流传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外,习近平自身不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借用传统文化来表达自己关于劳动的看法,如“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中国古典书籍中也较多论及劳动、勤劳,传达勤劳节约对于改善民生、固本强基的重要性,比如“春耕种,形足以劳动。”(庄子·让王)、“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周官》)。中国古代尽管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部门或机构,但是却有一系列劳动教育的相关规范、制度和启蒙读本,体现在《礼记·内则》《三字经》《千字文》等文中,涉及基本家务劳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规范内容。这些传统古训、名言等为习近平劳动观提供了文化养分。

(三)十八大之前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劳动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十分关注并重视劳动问题,几届领导人结合时代特征对劳动问题进行丰富发展,他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的原则,结合中国优良劳动美德,对劳动者地位、劳动关系、劳资矛盾等问题进行探索,并提出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论断。

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并鼓励军队进行大规模生产运动,通过建立公营经济和许多自给自足的工业渡过难关。他还对各级党政军机关领导人员都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学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生产的本领和技能,并且把是否注重研究生产作为领导的评价标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毛泽东意识到尽快恢复生产对于稳定政权的重要性,如果不关心生产工作,政权的根基就会动摇,革命的成果就会失去。毛泽东十分重视作为脑力劳动者的知识分子,强调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艰苦奋斗,提出校企结合等具体的劳教结合形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真正将二者做到有机统一。此外他还十分关注工会组织,尊重劳动模范,注重劳动产品分配的公平公正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入新阶段。邓小平注意到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先进技能在现代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尊重知识与人才,并且提出要遵循劳动与生产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各级学校要合理安排教育与劳动时间,逐步缩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距。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努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不断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江泽民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全球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性作用,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纳入分配原则,包括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胡锦涛高度肯定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创造活力与地位,提出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尊重”方针,“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2]他鼓励青年学子多下基层锻炼,要“毫不动摇地走工农结合、理论联系实践的真理之路”。[3](P194~198)

除以上思想渊源外,习近平劳动观的形成也离不开其自身的劳动实践经验、基层调研经历和深邃的理论思考,他始终牢记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中,习近平在长达7年的梁家河知青岁月中,跟着农民整地、送肥、打坝、拉土、挑水,当时年纪最小但不服输的习近平很快过了“劳动关”,获得“好后生”的社员评价。习近平受父亲习仲勋的影响非常大,父亲经常教育并鼓励孩子到基层去,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习近平“在厦门工作的3年里,走遍了厦门农村、海岛,像‘英雄三岛’(大嶝、小嶝和角屿),还有海拔1000多米的军营村,等等。”[4](P7)1988年,刚到宁德工作没几天的他,就走出办公室带着工作人员下基层调研,始终秉承“实践出思路,调研出成果”[5](P15)的原则,坚持劳动不忘本,清淤修渠,跋山涉水,“三进下党”“四下基层”,任职期间除了身体力行劳动外还思考农村劳动力解放问题,面对贫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习近平注意到传统耕作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效率极其低下,他认为有必要用一种改革开放的眼光和心态,转移劳动力,换一种视角,原来被束缚的农村劳动力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即便是离开前的工作交接也是“别出心裁”,习近平没有选择在办公室,而是到基层进行地委班子交接工作。2002年,他到浙江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俯下身子开展调研,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身体力行,在实践中提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这一过程中和老百姓交朋友,关心群众疾苦,为人民尽心尽力干实事。此外,优良的家风也对习近平热爱劳动关心劳动者的理念产生深刻影响,为他打好价值观底色、扣好第一粒扣子。

二、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劳动观包括:“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本质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幸福观、“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价值观、“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教育观四位一体的科学理论体系,解决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新时代应该怎样劳动”“新时代劳动为了谁”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

(一)“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本质论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和基本条件,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也没有人类社会,更不会有人类文明的延续、进步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6](P550)习近平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7]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类的劳动本质上是自由自觉的有目的的能动活动,“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8](P208)人类进步源于人的创造性劳动而非简单的重复性操作,从2006年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到今天我国取得的众多创新性成果,创新是时代发展之要求,也是中国梦实现所必需,十八大报告中58处提到了“创新”,进一步凸显创新创造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作用。以我国的超算为例,正是依靠创新性劳动,我国才走上了自己的超算之路,我国自主研发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其运算性能连续6次霸世界榜首。习近平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9]他还进一步要求自觉运用这种改革创新精神推动谋划工会工作,把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劳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习近平说:“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10]正是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与伟大创造力才有了历史的辉煌和今天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创造性参与,所以习近平始终坚持并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新时代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关键是要奋发努力,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为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其中也涌现出大量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因此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热爱劳动的氛围。

(二)“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幸福观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劳动、幸福、奋斗的相关性并做出诸多科学论断,比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11]奋斗从本质上就是劳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见,习近平关于劳动、幸福等论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幸福”“劳动为什么是创造幸福的源泉”以及“劳动是如何创造幸福的”等问题。

摆脱贫困不仅是中国人民千百年的美好梦想,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心愿,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艰辛奋斗,人们已经从过去“求温饱”转为“求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在“求发展”过程中“求幸福”“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今天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追求幸福路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也是奋斗的必然结果。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是实现自我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习近平强调,劳动或奋斗本身也是一种幸福,这里的劳动并非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不再只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真正能够依从自己的兴趣而干的事情,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1](P537)通过劳动,人们能够感知幸福,幸福是一种自我内心的感受或精神上的满足,它也是主观需求与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会更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去创造美好生活,与其说幸福是享受自己创造的美好生活,不如说幸福就是劳动和创造本身,其内涵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

(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并决定了劳动者对劳动的认同以及自身的价值取向,是劳动素养的核心内容。[12](P52)习近平高度重视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与建设,他呼吁全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10]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孕育了以勤奋为内核的伟大中国精神,包括红船精神、焦裕禄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以及伟大的抗疫精神等,这些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是中华民族劳动的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历来主张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始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7]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依靠的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建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0]天上不会掉馅饼,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从人类早期的生活工具,到21世纪的“中国天眼”“悟空号”“墨子号”“天宫二号”“神舟十四号”以及人工智能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进步都依赖于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劳动者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诚实强调忠诚老实,不说谎不作假,也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支撑,也是顺利交往的“通行证”。创新是劳动价值观的灵魂,是劳动实践的方向与目标,创造性劳动的实现离不开劳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习近平强调,“要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既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努力追求原始创新,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善于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13]努力在全社会范围内焕发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与创新创造积极性,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科学劳动价值观,让创新成果造福社会、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四)“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劳动教育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习近平坚持并尊重教育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重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工作,强调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在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形形色色的不良社会思潮,劳动教育处于“失语”和“被边缘化”的“失联”状态,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有被“遮蔽”的风险倾向,而当前部分青少年中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者等不良风气甚嚣尘上,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针对此,习近平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完善了育人目标,注重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综合价值功能。其中,德是根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14]而立德的路径归根结底是通过劳动,正如习近平提及的“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周礼·冬官考工记》)。在劳动中身体力行,学习劳动技能,切实感受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劳动教育关系祖国未来下一代的工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掌握了21世纪的劳动教育也就掌握了21世纪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5]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密不可分、相互融合。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6]劳动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修课”,将其贯穿职业教育的文化课学习、专业课学习、专业技能学习的全过程,真正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入心入脑。总之,劳动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式文化教育,积极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打造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且可持续的劳动教育良好生态。

三、习近平劳动观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劳动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理论,揭示了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等,为解决新时代树立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等本质基础性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思想武器

如何持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也是普通劳动人民的一分子,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方方面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拥不拥护、支不支持、愿不愿意,关乎党的生死存在和执政地位的稳固与否。习近平深知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之一就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格要求,必须带头发扬劳模精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从根本上坚决抵制“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强调辛勤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产党人必须身体力行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而且通过劳动来保持自身的政治本色、劳动本色,在这一过程中保持政治肌体的健康,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将劳动问题提升到政治战略高度,对劳动问题进行顶层设计,并且日益成为领导干部的评价指标之一,体现了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以身作则,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不断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踏实奋斗。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劳动观的一根红线,人民是其论述的初心,也是其奋斗的归宿。

(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价值支撑

和谐的劳动关系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伴随科技革命浪潮以及信息化、市场化的发展,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劳动关系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客观上要求开辟新手段新策略新方法。党和国家历来把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问题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高度关注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给予关心和重视,不断强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权益,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权益,并将这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价值目标与落脚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不仅是社会的建设者,同时也应该是成果的享受者,反之则是异化劳动。坚持法治思维,完善劳动相关法律体系,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体制机制、制度体系和方式方法,统筹协调多重关系,政府、群团组织、企业、劳动者等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外,和谐劳动关系涉及到如何处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今天,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仍然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全球范围内资本势力仍居于强势,在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中甚至占据支配地位,“大企业、大工会、大政府”模式正在被“大资本、小工会、小政府”模式取代,劳资利益关系愈发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强资本、弱劳动”的形势不容乐观。习近平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分别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强调工会要顺应时代变化,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好“娘家人”的作用,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同时也需要党和国家实施积极的调控政策,超越资本逻辑,更好地利用并发挥资本优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劳动形态更高级、劳动分工更复杂,以往较多的体力劳动或简单劳动逐渐被脑力劳动或更高级的复杂劳动取代。面对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注重并鼓励劳动创新,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为了更好地解决劳动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习近平从保障劳动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创新性地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其目标是增加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健全并完善社会分配与调节机制,不断按照生产要素贡献大小来决定报酬多少,强化发挥税收等再分配调节机制,让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更充分地发挥,统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不仅能够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质量,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保障劳动者权益和主人翁地位。习近平劳动观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劳动者享受其劳动所得,彰显了其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有机统一。这一论述彰显了习近平强烈的问题意识与针对性,也使得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解决分配领域的相关问题更加科学且有章可循。

(四)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供根本遵循

市场经济的繁荣使得劳动愈发被边缘化,劳动教育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处于边缘化状态。“德智体美劳”中“劳”字虽然排在最后,但是“劳”却是“立德、增智、强体、育美”之根本。劳动教育到底要教育什么?从本质上讲是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不仅蕴藏在1998年誓与洪水奋战的子弟兵中,而且蕴藏在2003年非典拯救中国的“黄文林”中,更是蕴藏在2020年与新冠病毒抗疫的“钟南山”中,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与拼搏奉献,才铸就了中国奇迹,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英雄。但是今天好逸恶劳、啃老问题严重,出现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躺平心态,影响了青少年的梦想与职业规划,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与底线思维,引导并要求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底线不可触碰,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逐渐感受并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7]

结 语

习近平劳动观秉承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为我们深刻认识劳动本质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奋斗历史、深刻认识党的执政规律、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维度与认知视角。今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新征程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四个伟大”的实现也需要“实干”与“创新”并重,劳动铸就中国梦,坚持运用习近平劳动观武装头脑,让劳动光荣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猜你喜欢
劳动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亲近自然,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劳动的乐趣
赴一场异彩纷呈的劳动之旅
不劳动 无收获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