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最大限度满足老年朋友精神需求的策略探究

2022-12-16 17:41:07张红军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精神需求晚报最大化

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作为传统媒体的晚报,最大限度满足老年朋友的精神需求不仅是晚报的责任,更体现了晚报的担当。文章以近年来江海晚报做好、做足“服务老年朋友”这篇大文章为例,从传播学、晚报的特点、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等角度出发,阐述晚报与老年朋友的关系、服务老年朋友的举措、如何引导老年朋友阅读等。提出晚报必须与时俱进,研究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和特色,学会打造优质新媒体内容,将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生产出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作品。江海晚报所在的江苏省南通市,约3个人中就有一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2%,已经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在全国各地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江海晚报的成功实践和探索,为全国晚报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晚报;老龄化;精神需求;新媒体;最大化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152-03

人口老龄化是大势所趋,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晚报如何成为老年朋友的精神依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晚报具有时代性、权威性、接近性、实用性、可读性等特点,注重情感交流,是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近几年,江海晚报围绕“本土、主流、实用、温暖、好看”的定位,传老年之声,解老年之忧,打造老年天地,成为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

一、老年人离岗后需要优质精神产品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势不可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2.5亿,大约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位老人。江海晚报所在的南通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到2020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18648人,占总人口的30.0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51294人,占22.67%。南通市所属的如东县老年人的数量更是触目惊心,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高达38.91%,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近4个人是老年人,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近3个人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南通市已经进入超老龄社会,成为我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此外,我国人口出生情况统计数据显示,1961年为949万人,1962年开始,中国出现第二波婴儿潮,当年为2451万人,此后10年,每年出生人口都不少于2500万人。这些当年呱呱坠地的婴儿,在此后10年中将陆续离开工作岗位,回归家庭。加之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普遍提高,可以说,今后10年人口老龄化只会越来越严重。

(二)老年人更加关注精神生活

刚刚退休的老年人一般身体较好,精力比较充沛,此时,他们仍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各种疾病缠身所带来的痛苦以及造成的活动能力受限,使得老年人情绪低落,容易引起严重的心理疾病,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这个阶段,一方面,老人渴望得到儿女们的关心照顾和心灵安慰。从道德层面上说,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子女与老人不生活在一起,有的甚至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即使子女在老人身边或和老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子女也往往需要面对非常大的工作压力,许多子女还需要照顾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因此很难满足老人的期待。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绝大部分老年人都有退休金,有基本的生活来源,衣食无忧,看病吃药也有基本的医疗保障,有的老人还享受助餐服务、家政服务、尊老金待遇,重度残疾人还有护理补贴等。有的社区还为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因此,老年人更多关注精神生活和精神赡养。在他们眼里,这些比物质生活更重要。他们迫切需要提高自我调节和疏解心理问题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老人在出现失落感时,非常想参与到令人开心的事情中,会更愿意关注美好的事物,回忆年轻快乐的时候,重温美好时光;感到忧伤焦虑时,渴望和知心朋友谈谈心,把内心的郁闷和烦恼说出来,释放压抑的情绪。而一份晚报,也往往能够让老人们找到精神寄托。

(三)老年人有一种晚报情结

晚报自创办第一天起,就将自己定位为市民报,更注重服务性、贴近性,语言风格不是说教式,而是更趋平民化,以情感人,更多地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蛰居在家的老年人阅读晚报有利于开眼排寂,在潜移默化中找到精神慰藉,思想和精神得到充实和改造。老年人不仅能通过晚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还可以活跃脑细胞,促进健康长寿,不和时代脱节,不脱离社会。事实上,人的大脑若经常不用就会萎缩,进而引发全身各个器官的衰退。老年人的大脑越用身体会越好,反之随着大脑变得迟钝,身体也会越来越差。老年人在看某段文字或者某张图片时,需要分析、记忆,可以使大脑中枢神经处于活跃状态。实践证明,读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能力,防止上当受骗。进一步讲,老年人阅读晚报还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涵养,变得睿智、儒雅、自信,使他们心胸开阔、眼界宽广,看事情的眼光自然也会不一樣。高质量的文字内容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在不知不觉中,老年人既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增加了生活乐趣,又获得了人生的滋养,无形中积累了满满的正能量。在南通,许多阅读江海晚报的老人把晚报看成自己的精神食粮,往往每天很早就会到楼下信报箱旁等候送报员送报。如果有一天因为特殊原因没有看到报纸,老人就会感到非常不习惯。还有一部分老人会将晚报上的精彩内容或实用内容剪贴下来,平时只要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上几眼。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多措并举

(一)传老人之声,言老人之事

老年人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为社会作出过重大贡献,退休后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针对老年人的想法和需求,江海晚报总能在第一时间反映老年之声,讲好老人之事,在安排记者深入采写的基础上,不惜版面予以刊登。当有老年人反映,有时出门后突然下雨,又没有带雨伞,身上往往会被淋湿的问题后,江海晚报立即请记者采写生动活泼的天气类稿件,在“服务版”上刊登一周看天气,及时提醒老年人雨天带上雨具,天冷多穿衣服、晚上睡觉盖好被子,大风天气注意关好门窗。遇到天气可能突变,以及节气变化,江海晚报不定期地予以告之,介绍不同节气的特点及注意事项。有老年人反映,因为修建道路公交改道,有时乘坐不上公交。针对这一情况,江海晚报及时与公交部门联系,提前在“服务版”发布公交改道信息,并促成公交公司在公交站点增加了电子牌,提示公交车距站点还有多远距离、多长时间。对于国家出台的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江海晚报及时在“综合版”上呈现。老年人或多或少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他们格外关心药品价格变动情况。江海晚报第一时间刊登国家药品集采等信息,并在城事版刊登政策在本地何时落地,同时宣传本地政府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增设养老设施等一系列工作情况。江海晚报还与卫健部门合作,开设相关栏目,设立“倡导健康生活 幸福千家万户”报花,介绍各种疾病产生的原因,并请本地权威专家解答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二)抒老年之情,扬老人之德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老年人退休后,意志并没有消沉,而是充满了激情,积极传播正能量。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发挥自己的专长,奉献余热。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老党员冲在防疫一线,带动周边老年人共同做好科学防护。“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定期开展网吧巡查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有的老人挥毫泼墨,热情讴歌伟大的新时代,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老人受到身边抗击疫情的先进人物的感染,诗兴大发,并将诗稿送到江海晚报。年逾古稀的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周世康自2016年9月开始,为家乡编著约63万字的《海门传》。江海晚报将老人们的老有所为及时见诸报端,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江海晚报还推出了一系列老年人奉献社会的典型,弘扬老年人的美德。修车老人胡汉生,先后拿出修车赚来的7万多元,用于做各种善事。磨刀老人吴锦泉每月生活费只花300多元,却捐出磨刀得来的4万元,获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老人们以自己的余热温暖了一群人,感动了一座城。他们不仅是南通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和“爱心城市”的生动写照和宝贵财富,更成为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

(三)解老年之忧,暖老人之心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实施诈骗;假借“以房养老”实施诈骗;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实施诈骗;假借代办“养老保险”实施诈骗;假借开展“养老帮扶”实施诈骗;以销售“养老产品”为名实施诈骗[1]等情况。鉴于此,江海晚报刊登了一些典型案例,及时反映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情况,进一步规范涉老食品、保健品等市场秩序,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江海晚报还开设了社区版,及时反映社区为丰富老年居民文化生活,充分发挥老年文艺爱好者优势,组成民间社团,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促进邻里关系等内容。对于极少数不赡养老人,老年人合法权益被剥夺的现象,江海晚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在热线版以案说法,抨击鞭策那些不尊重老人的人。江海晚报设立《关爱一线牵》栏目已经12年,晚年寂寞的空巢老人成为栏目的重点关注对象。迄今《关爱一线牵》栏目已刊登600多期,成为江海晚报创刊29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新闻栏目。2022年9月,江苏省政府召开第六届“江苏慈善奖”表彰大会,《关爱一线牵》栏目喜获“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三、让老年人享受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一)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

为老年人服务必须一心想着老年人,一切为了老年人。岁月不饶人,老年人渐渐出现了视觉障碍,一些小字无法看清,江海晚报果断将报纸正文的字号由原先的6号字变成了小5号字。老年人想了解更多的健康常识,关注和老年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在做好常规老年人报道的同时,江海晚报每周开辟3个老年专版,并安排了由高级编辑、主任编辑及骨干编辑组成的团队精心编辑。新技术层出不穷,智能化、数字化让社会运转更加高效,却也给老年人带来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2]。由于大多数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乘坐公交时无法出示健康码,无法通过手机阅读新闻,无法享受数字红利。江海晚报在开设的老年专版中普及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同时与相关部门和志愿者联手,积极开展线下教学实践活动,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预约挂号、网上购物、生活缴费等,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对于老年人而言,智能手机的某些使用步骤确实稍显复杂,江海晚报倡导子女向父母传授智能手机使用方法,帮助老年人积极融入智慧社会,从而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让他们迈过“数字鸿沟”、越过“数字陷阱”,提升老年人在信息化时代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纸媒携手新媒体丰富老人阅读

进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应运而生。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其凭借交互性强、内容丰富、分发方便等优势受到受众的青睐。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为现实。如今,普通受众会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新媒体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传统纸媒的衰落?答案是否定的。江海晚报在认真研究新媒体的基础上发现,新媒体与传统纸媒并非对立关系,完全可以促进二者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江海晚报上的文章和图片也可以在江海晚报微信公众号、南通发布这些新媒体上发布,同样,新媒体上的文章、图片乃至短视频生成二维码后,也可以放在纸媒上,读者扫码后便可沉浸式体验活动现场。纸媒与新媒体融合,使得过去内容有限的报纸版面得到延伸,大大丰富了纸媒的内容。通过江海晚报,老年人改变了原先一成不变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看新闻,也可以听新闻,还能够欣赏精彩纷呈的活动场景,与朋友分享快乐时光,并对新闻内容发表评论。

(三)不断创新给老年人最好的服务

大而言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小而言之,创新是媒体发展的动力。在我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已被列入数字经济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经过多年醞酿,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信、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应用日趋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运用使打造元宇宙成为可能[3]。元宇宙作为全新的媒体平台,必将使新闻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场景时代。

江海晚报认为,创新包含多重含义,将新媒体内容应用到传统纸媒中,也是一种创新。江海晚报经过深入研究探索发现,作为元宇宙重要组成部分的VR,每一部作品乃至每一个场景,都可以通过分享二维码或链接生成到纸媒上,这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穿越千里的历史成为现实。为了让这一崭新的平台内容更加出彩,江海晚报不断更新观念,实现思维变革,组织编辑记者学习Ps、Pr、剪映等软件的使用技能,以及VR全景图片、VR视频的拍摄制作,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数字经济的成果,从而最大程度地服务好老年人。

四、结语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好与日俱增的老年人?江海晚报不断转换思想观念,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出一条服务老年人的成功之路,收获了无数老年人的依赖。江海晚报始终装着老年人,直面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探索媒体融合之路,为晚报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浩雄.养老诈骗六大套路曝光 [EB/OL].光明网,https://legal. gmw.cn/2022-08/05/content_35935328.htm,2022-08-05.

[2] 康朴.移动互联网时代谁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EB/OL].人民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78394268781175416&wfr=spider&for=pc,2020-09-21.

[3] 姜圣瑜.“元宇宙”与新闻传播[J].城市党报研究,2021(12):卷首语.

作者简介 张红军,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精神需求晚报最大化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1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4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06
新媒体时代媒体功能转变研究
艺术研究(2016年4期)2017-01-16 13:43:38
晚报如何做到“主流、好看、有用”——以《江南晚报》为例
新闻爱好者(2016年3期)2016-12-01 06:04:31
知识型员工精神激励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18:58:18
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戏剧之家(2016年13期)2016-07-07 13:38:49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4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