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公报》儿童副刊是创刊于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副刊之一,除了海量的内容和丰厚的学术价值,其在版面视觉美学的发展上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与革新意味,其作为近代报纸版面视觉美学的发轫,具有相当程度的研究价值。《大公报》儿童副刊在内容丰富创新、编排重点突出、视觉表达均衡、布局化繁为简和宗旨统一协调等方面展示和表现出近代报纸版面设计的美学意蕴。伴随着近代“儿童本位主义”观念的兴起,《大公报》儿童副刊引导近代社会共同关注儿童教育和发展,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局限。文章从版面美学原理入手,溯源近代报刊的版面美学特色,探讨《大公报》儿童副刊版面编辑的美学意蕴,以期对现代报纸副刊与平面媒体的视觉美学表达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大公报》;儿童副刊;版面编辑;设计;视觉美学
中图分类号:G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028-03
创刊于1902年的《大公报》被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现代史”。伴随着近代社会“儿童本位主义”[1]观念的兴起和对儿童地位与教育的重视,《大公报》儿童副刊应和当时儿童出版物的大发展,充分运用版面视觉美学,在版面编辑和设计方面大胆创新,引领中国近代社会进入从“发现和面向儿童”,再到“重视和服务儿童”的新阶段。
对报纸来说,版面视觉美学关注版面空间的利用,线条的区隔和组合关系,色彩的明暗交替,以及不同符号和元素的组合搭配。如何在方寸之间集纳版式与内容的和谐之美,是近现代报纸孜孜探索的课题。相较于现代报纸大多由文字样式、图片、线条、花纹及标识等集合而成的版式设计,20世纪前后的报纸版式简单质朴许多,基本由“豆腐块式”的文字、边框以及少量的图画构成,组合符号和元素相对单一,相应的可读性与“吸睛力”欠佳。
版面视觉美学直接影响报纸对读者的吸引力与销量,更影响了报纸信息的传播效果。《大公报》儿童副刊是《大公报》版面语言最丰富、版式风格最活泼的副刊之一,自1927年11月创刊至1931年11月停刊,470期的版面资料为近代报纸版面美学的溯源和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样本。
在“儿童本位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公报》儿童副刊在发刊词中提出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创办儿童副刊“提供些课外读物给儿童,第一目的,先引起小孩子看报的兴趣”,达到“以至學好”[2]的办报目的。其中,如何“引起小孩子看报的兴趣”成为《大公报》儿童副刊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目标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和本就相对轻松的办刊定位,《大公报》儿童副刊着力从版面视觉美学入手,增强儿童副刊的“吸睛力”。其所包含的美学意蕴日渐凸显,具有较高的美学研究价值,其在版式设计方面做出的革新,给予读者较好的视觉审美体验,这不仅使其所刊载的儿童内容得到高效的传播,也使其作为面向和服务儿童的刊物得以迅速在家长和儿童中树立口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近代社会对儿童地位、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视。
《大公报》儿童副刊在版面的编辑布局与组织结构中体现了形式美、对称美、结构美、秩序美与和谐美的特征。在近代报纸的版面视觉美学尚处于发轫阶段,《大公报》儿童副刊在版面编辑中实现编辑、作家、读者之间的互动,一方面为近代社会大量涌出的儿童和成人读者提供了优秀的阅读和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又引导目标受众提升了对报纸媒介的审美鉴赏能力。
(一)丰富创新:刊头与内容的多元之美
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儿童副刊都是成人撰稿有所不同,《大公报》儿童副刊在发刊词中表明今后所刊文章均不限制体裁,如游戏、儿歌、曲子、童话、小说等,大部分文章来自儿童投稿,实际所占比例高达93%,远远高于《申报》儿童副刊的21%[3]。《大公报》儿童副刊采用儿童的语言和视角传递儿童内容,建立与儿童对话的方式,把面向儿童的副刊话语权充分交到儿童手中,体现对儿童地位的肯定。
除了内容来源的丰富性,不断变换的刊头也体现了《大公报》对版面视觉美学运用的熟稔。不同于插画和线条等元素,刊头是报纸或副刊每期必有的标识,也是读者在阅读报纸时接收信息和体验美感的第一步。在对刊头的选用和搭配上,《大公报》儿童副刊区别于同时期的《申报》儿童副刊所采用的固定刊头样式,主张形式与风格的亲和、多元与活泼。
据笔者统计,《大公报》儿童副刊每隔五至八期就会更换或调整刊头的样式,首创刊载来稿儿童的真实生活照片,刊于版面的突出位置以醒目读者,一般放置在头条文章旁,还时常变换卡通或国画风格的图画以吸引儿童读者的关注。刊头字体也时常展示多元之美,除了惯常的字体,《大公报》儿童副刊常采用书法字体、卡通字体、拼图字体来变换刊名,刊头与内容的多元排布之美使《大公报》儿童副刊很快受到了很大一部分家长和儿童读者的欢迎。
(二)突出重点:标题与正文的对比之美
《大公报》儿童副刊除了强调多元之美,还着重呈现对比设计的精妙,多体现在标题与正文的对比上。在近代报纸惯常的版面设计中,多以中规中矩的标题与文字版式示于读者,标题使用的字体与字号往往较为突出、醒目,正文的字体与字号则以适合读者阅读的整齐排列为主。像《申报》《益世报》等大报在探寻标题与正文的创新排布上还是以在副刊上的尝试为先。《大公报》儿童副刊的标题与正文排布上与其他副刊具有明显差异,体现了编者在内容选择与编辑上的层次分明,增强了儿童和家长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视觉表达上更能抓住儿童读者的注意力,提高儿童读者的专注力,提升阅读效率。
如1928年《大公报》儿童副刊在刊行《儿童年鉴》时,摒弃将所有标题中的字体都设置为最大字号的突出方式,而是着重突出“儿童年鉴”四字,用不同的字体字号表达不同重要程度的内容。在当时版面语言设计相对保守的背景下,《大公报》儿童副刊的这一标题与文字的编辑排版方式极具美学价值,得到了业内和读者较高的关注,也开启了其他报纸副刊竞相投入版面设计、改进版面语言表达的新阶段。在《大公报》儿童副刊的带动下,《申报》和《益世报》的儿童副刊都相继尝试通过改换标题样式的方式提升阅读效果。
(三)视觉均衡:图像与文字的对称之美
《大公报》儿童副刊不单在丰富创新和突出重点方面倾注编排之力,在使用图像方面也强调视觉展示上的均衡。图像在版面美学中属于强势元素,相较于文字,图像的感召力和视觉冲击力更易形成张力,吸引读者的注意。恰如其分的插图是报纸版面总体布局的点睛之笔,虽是拾遗补白的利器,但也容易使人陷入视觉缭乱的境地。不同于《大公报》“惜图如金”的编辑方式,儿童副刊在编排中大量使用新闻图像,与“近年之报纸,为读者增益兴会计,更为自身谋进步计,往往与穿插图影方面,多所致力”[4]的步调趋于一致,对图像的编排方式讲究对称之美,摒弃纷乱附庸之感,遵从视觉整体的平衡感。
《大公报》儿童副刊采用的新闻图像多来自儿童读者的投稿。在作品选择上,《大公报》儿童副刊除了刊登儿童漫画作品外,还从儿童来稿中选取一些儿童的书法作品、生活照片与读者分享,并与文字相契合。例如1927年12月24日和1928年8月12日均运用大量篇幅刊载儿童书法作品,引导儿童读者增强本领,多多学习。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大公报》儿童副刊于11月28日刊登儿童漫画作品,通过儿童视角反映九一八事变背景下的时局形势。当时东北地方当局和国民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小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东北三省岌岌可危的危险处境,用一棵大树指代东三省,两个用力拉扯树干的人指代进犯我国的日本人,并附文“东三省正在危险之间我同胞快快速醒”,从图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自我意识的觉醒。《大公报》儿童副刊通过对儿童意识和态度的体现表达了自身对时局不言自明的立场与看法,而且在引导舆论的同时呼吁同胞觉醒爱国情怀。
“不拘于图且图文并茂”是《大公报》儿童副刊实践报纸版面美学的理念之一。其虽已具备纯熟的技术条件,但并未一味采取猎奇方式吸引读者,大篇幅使用图像图画的最终目标还是在于传播信息。依据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调节图像与文字,适当对图画和文字进行量的叠加,从而实现质与美的融合。
(四)化繁为简:结构与布局的节奏之美
除了丰富的文本内容与刊头设计,突出的标题吸引眼球,《大公报》儿童副刊的版式设计还尝试化繁为简,运用不同的符号组合方式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关注结构与布局的节奏之美。节奏之美是一种由声音和视觉为载体而表达的美,并不局限于音乐和舞蹈中,在报纸上也有所体现。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报纸编辑美的创造来自筛选、加工、制题、编排、印刷乃至沿街兜售等一系列步骤,都是以一定的节奏相贯穿,环环相扣。落于版面视觉美学方面,则体现为图画与文字相映生辉,刊头与标题错落有致等。
《大公报》儿童副刊并未一味叠加和罗列图像、刊头设计等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符号和内容,而是依据儿童和家长读者的喜好与审美标准,以及儿童来稿内容本身来设计报纸的版面,增强不同符号元素之间的互动,讲究排布的节奏和平衡,兼顾儿童和家长双主体的审美接受程度,尽量提高儿童副刊的版面吸引力,延长儿童及其家长读者看報的时间,通过版面视觉美学的应用来提高目标读者群体对儿童副刊的认可度。《大公报》儿童副刊富于美学意蕴的蓬勃之势无疑使其在当时的副刊角逐中脱颖而出,通过构建版面视觉中心来引导读者视线的有序移动,不仅向读者传递了新闻信息,还使家长和儿童读者群体体验到阅读的节奏美。
(五)统一协调:宗旨与版式的和谐之美
传统的报纸版面设计重在主次分明,忌讳版面的割裂,须突出重点并充分体现报纸的宗旨与思想,并依其排布文字、图像与空白,从而构成报纸版面布局中的“高山”与“沟壑”,以实现版面结构上的互补和统一。版面视觉美学的创新排布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其目的都在于服务于报纸的办刊宗旨。办报宗旨与版式设计的和谐之美是报纸必须遵循的美学法则,《大公报》儿童副刊在版面和谐之美的实践上同样有所尝试。
《大公报》儿童副刊重视服务儿童读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在引发儿童读者兴趣的同时,也能够兼顾儿童家长的视觉审美,在版式排布中找到兼顾儿童审美和家长审美的双重需求的平衡点,不一味吸睛,也并不过分严肃,布局得当,主次分明,赋予版面以匹配其办刊宗旨的平衡之美,努力参与塑造身体健全而充满童趣的、道德健全而行为良善、健全责任而面向未来的“小国民”[5],促进儿童本位意识的觉醒,加强社会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结合其版面美学设计的特色,体现与其传播宗旨的和谐之美,形塑儿童读者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群体,共同成为具有国民意识的体察者和传播者。在这一过程中,《大公报》儿童副刊本身成为报纸编者、创作者与读者共同对话的沟通场域,成为推进社会思潮不断演进、沟通社会认知、碰撞和调试家国情怀的舆论园地。
《大公报》儿童副刊作为民国时期受欢迎度较高的副刊之一,除了其“以儿童为本位”的办刊风格对儿童和家长读者颇具吸引力之外,其讲究版面美学且别具一格的报纸特色功不可没。
《大公报》儿童副刊打破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式,而以目标读者群体为中心,从儿童读者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尝试用儿童的视角和方式来吸引读者,与儿童读者对话,尤其是“不拘于图且图文并茂”的编辑特点,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阴柔特性和布局方面的跌宕有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其创办过程中展现出的相关美学特色,如轻松活泼的属性与动态参差的美感,其标题、空白、框线、布局的比例平衡协调,凸显了其作为儿童副刊在整体上的和谐美与结构美,强化了其意欲传递的儿童副刊特色与风格,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对于当代儿童刊物版面视觉美学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由于民国时期“儿童本位主义”思潮尚处于发展之中,社会对儿童主体地位的讨论存在模糊性和复杂性。又由于产生购买行为的是儿童读者的家长,因此《大公报》儿童副刊在报纸版面美学的设计中存在对成人读者喜好的过分关注,常有对儿童读者偏好的把握出现边缘化的情况,甚至在观念塑造和议题引导方面偶尔存在拔高的现象,与儿童读者的目标定位有所偏离。
在整体的编排中,与儿童相关的叙事议题、配图和话语方式还趋于保守。对于像“儿童自由”等西方热议的话题,《大公报》儿童副刊中还未有涉及,这反映了民国时期儿童地位与主体性的发展仍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课题,说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现代儿童启蒙的推进仍在路上。
《大公报》儿童副刊用其报刊实践说明,报纸版面的设计绝不应止于简洁明了的层面,而应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主次分明,突出传播重点,不仅使标题与正文产生对比,使文字与图画相均衡,更要侧重使结构与布局具备一定的韵律和节奏,还要使创作与编辑共享和谐之美。虽然《大公报》儿童副刊在版面美学的运用方面仍然存在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但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其独具特色的报刊风格与版面语言表达无疑奏响了现代纸媒视觉呈现之美的前奏。
参考文献:
[1] 侯杰,谢晓晨.天津青年会的儿童事业:以《大公报》为中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9-47,163.
[2] 起头的几句话[N].大公报儿童副刊,1927-11-09.
[3] 刘硕.民国时期的儿童观研究:基于1927-1937年报刊的文本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23-25.
[4] 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M].上海:申报馆,1938:47.
[5] 李文健.从小读者到小国民:《大公报》《益世报》儿童国民意识启蒙[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3):140.
作者简介 韩文婷,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新闻传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