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课堂:引领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2022-12-16 08:37黄道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塘汇实验学校
教育家 2022年44期
关键词:养正深度素养

黄道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塘汇实验学校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里的重要任务。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塘汇实验学校以“养正气、习正知、育正见”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基于‘素养本位’导向的养正课堂行动研究”课题为抓手,展开课改实践与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养正课堂。

养正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养正课堂是提升素养、德行合一的课堂,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素养的培育,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突出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涵养修养与品格,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养正课堂具体有以下特征: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升,课堂中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良好品质;注重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注重学科素养的提升,要求教师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帮助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提高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综合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维力、表达力等。

养正课堂的课堂准则

课堂德育的适时渗透。

课前,学科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元素,并将其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习观和道德观。课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品格培养,将德育渗透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及时引导,让规则意识、行为意识和纪律意识等深植学生内心。课后,要加强家校社联动与合作,让学生在作业、生活和课余学习活动中巩固德育成果,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跟进式培养,如观察其合作互助情况、作业完成情况、道德行为等,并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使学生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学习素养的培植。

为丰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素养,学校制定了“学会学习”的三个阶段性标准——

乐学:学生课前能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

善学:能主动、独立地制定学习计划;课堂中能接受并有效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能够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合作分享;课堂中愿意与教师和同伴互动,敢于质疑、善于表达、乐于展示。

巧学:学会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进行记忆;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等思维工具提高学习理解能力;掌握创新思维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打造素养本位课堂。

“素养本位”是指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和规律,以学生为本,注重学习素养、素养学习及综合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课堂教学观。通过多年实践,学校逐渐探索出具有学校发展特色的“素养本位课堂”,并对课堂教学做出如下要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教学设计中,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真实学情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素养提升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提问、质疑、合作、探究、表达展示等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学习质量提升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

促进课堂深度学习的发生。

课堂的教学过程由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我校设计的深度学习课共分为“经验调取、概念失稳、概念解构、意义建构、重构概念”五个学习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事件分别为:创设情境,概念外化;聚焦问题,比较前概念;与情境、他人、自我对话;刺激感观,整体思维;变式练习,社会实践。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历经“激发求知欲—产生认知冲突—对质协商—概念维稳—知识应用”这一完整过程,能够有效实现深度学习。

养正课堂的校本实施策略

开展教师培训,体现“三本”课堂意识。

以生为本。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分层制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以学习素养为本。课堂教学应围绕学生学习素养培育展开,让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课堂”,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主动思考、发言、质疑,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以素养学习为本。素养学习包括学生的学科素养、学习素养以及综合素养。学科素养指的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认知,重在培养其学科基本品质;学习素养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深度学习;综合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提问、质疑、表达、展示、判断、创新等能力。

开展课程开发和课堂展示与评价,呈现“素养本位课堂”。

精研细磨“第一课堂”。对于最能反映真实教学情况的“常态课”,学校建立了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实现学科教师全覆盖,对新入职教师、薄弱教师予以重点关注。同时,持续深入推进“推门课”管理办法,兼顾指导性与考核性,助推不同层级教师成长,让每一位教师专注于每一堂课,担负起教学改革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不断强化素养本位的课堂控制能力,积蓄自我成长的力量。

智慧探究“第二课堂”。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将核心素养融入“第二课堂”,开设了“养正气”“习正知”“育正见”三个发展体系共计20多门拓展课程,把课程实施拓展到学生的整个学习场域,实现课程建设与素养提升的深度融合。基于学科教学需求与学生发展目标,让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成为“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主轴,以特色课程促内涵发展,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

创新实践“第三课堂”。“行走的课堂”是学校实施“第三课堂”的基本策略。学校通过丰富的实践课程、研学课程、活动课程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与自然,体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寻未知世界,从而实现素养学习和行为修养融合发展,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开展学生素养评价,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学生素养评价分为行为素养评价和学业修养评价,分别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和学科素养、学习素养等进行评价。学校积极创新,以成果展示和竞赛的方式开展学科素养评价,更加注重过程和展示,以描述性评价代替单一分数评价,让学生评价变得更真实、更科学、更立体;学习素养评价由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学习过程组成,实现全程、全面、全体评价,以此督促、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探索,塘汇实验学校的养正课堂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效,教学成绩明显提升。学校举办了两次面向全区教师的“养正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让养正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辐射到更多教师和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根本转变,近3年,有58名教师在区优质课教学竞赛中获奖,126篇教学论文在区及以上级别的竞赛中获奖。对养正课堂的不断探索,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养正深度素养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沐阳光雨露 养天地正气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