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欢欢
七年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旧校舍荒草杂生、一片萧条。如今,一所可容纳2300余名学生的绿色智能现代化校园,巍然屹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一张耀眼的名片。学校的快速发展客观上也影响和改变着通州区原有的教育环境,促进了校际良性竞争格局的形成,激活了区域的教育生态。
从教21年来,他潜心立德育人,坚守教育情怀,从北京海淀名校到集团分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打造优质育人环境,他就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执行校长丁伯华。
如何执掌一所新学校?丁伯华谈得最多的是管理。目前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没有副校长,实行“校长—年级主任—任课教师”三级扁平化管理模式。近200位教师,没有名师,大多数是名校毕业生和从通州本地选拔录用的教师,生源也没优势。但是,短短几年间,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地独占鳌头。丁伯华强调:“支撑我们不断前行的是百年附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教育思想,是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的附中精神,是站在附中巨人肩膀上的传承和指引,我们才能有信心,一步一步看清前方的路,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建校7年整,学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旧校址立校——拓荒改造,借址办学——踔厉奋发,新校园开拓——笃行不怠。
丁伯华校长在新校园施工现场
2015年5月,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正式入驻通州区中山大街50号。这里曾是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所在地。丁伯华驱车来到此处,站在学校门口,往里一看,他的心都凉了。“这就是我要工作的地方吗?一点都不夸张,里边的草有半人高。”丁伯华知道,此时距离首批160余名学生开学还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整理校园是当务之急。
荒草满地,丁伯华带着教师们拔草;运动场没有跑道,大家用小推车一点点画出线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老旧的教室、学生宿舍也被粉刷一新。为了学校长远发展,建校第二年学校启动原址重建。
2017年至2021年这四年间,丁伯华一方面带领一千多名师生整体搬迁到运河中学借址办学;另一方面,他积极协调市教委、发改委、经信委等多个部门,推动通州校区新校园项目的建设。历时四年的项目建设过程中,他除了是校长,还是新校园的“设计师”和“包工头”。
直至2021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的新校园投入使用。新的教学楼,上下五层的U字形构造,每层设计有回廊,楼内设计有大量的交流空间、读书角,供师生休闲放松。地上地下建筑以连廊相接,方便学生出行,校园将近一半都是地下空间,学生餐厅、体育场馆、图书馆、国学中心、停车场等皆藏于地下,其中,依据高标准竞赛级建设的篮球馆、游泳馆尤其让人眼前一亮……
回忆起刚来时的情形,家长对年轻的教师团队和管理团队充满了焦虑,对学校的管理做法非常“担心”,教育理念上的碰撞和对教学成绩的期待让初来乍到的队伍感到巨大压力。“作为校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让家长们放心、安心,学校必须加快发展。”丁伯华带领团队逐步明确了学校的两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立足城市副中心,取得社会的认可,建成自己的校园;第二个五年,力争在城市副中心地区真正打造一所软硬件都一流的现代化中学。丁伯华说:“人应该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一扇永远打开的窗。”他用这盏灯照亮学校前进的道路,用这扇窗开启了学校全新的世界。
崭新的校园现代感十足。教室里,媒体电教设备全都“上墙”——在多媒体显示屏的左侧,三个挂在墙上的小箱子装着老师上课所需要的电脑、耳机、投影等设备,不仅没有传统的高出一个台阶的讲台设计,而且一改讲台上笨重的铁制多媒体“箱”为小巧的“演讲台”,同时教室里的桌椅、讲台都可以随时移动,满足各种形式的学习需要。“取消笨重的讲台,教师可以随时走到孩子们中间交流。讲桌小了,世界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师生彼此之间互相平等、尊重,把教学相长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
丁伯华说,新校园建设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设计初衷。教学楼中心,是一个小小的绿色庭院,课间,学生们推开窗户,眼前就是一抹绿色;夏冬两季,教学楼可以形成一个封闭、恒温恒湿内循环的环境,学生不必出楼,便可在专业教室、教学场所或行政部门间自由活动。学校重视智能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努力为学生打造一所安全便捷的现代化校园。例如,学生们不仅可以在手机和终端机上远程点餐,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在每个窗口前“刷脸”取餐。
回廊、连廊、走廊,串联起整栋教学楼,多元的地下建筑,以及教学楼内众多的互动空间,深受师生好评。“工作多年,我想把我对当前教育的认识、未来教育的思考,以及我在全国各地、不同国家看到的中学校园建筑的优点,尽量融入这所学校,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阳光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孩子们提供高品质的育人环境。”丁伯华说。
“2015年刚来通州时,下午四点多放学,家长们不理解;学校活动多,有些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如何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通州本地情况相结合,如何把工作做得接地气?”丁伯华说,第一批学生入校后,三年间,他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用尽一切办法尽快带领这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做到“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作为执行校长,丁伯华认为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首先要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让教师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本职工作上。因此,他常常跟教师们说两句话,“一是坚决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取巧者得利;二是努力实现教师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他坦言,要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2016年,学校引进的一位在编教师工作懈怠,影响团队凝聚力。受此影响,学校明确了“引进教师试用考核制度”,要求不管是应届新教师还是在编老教师,试用期后都要接受团队同事的评价考核投票,票数超过三分之二才能转正。
其次,要以务实高效为准则,从学校管理模式上做文章。“我们学校的行政架构有别于其他学校,只有校长、年级主任、任课教师三级,实行的是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是怎样的?在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一位年级主任加上年级任课教师就是一个团队,大家的责权利明晰,任课教师负责授课,年级主任对团队业务拥有主要决策权。在丁伯华看来,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更能激发教师活力:“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师与学生在一起,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团队中的事由他们负责,可以避免信息层级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变形,这是务实;适度放权给年级主任,快速决策提高了教师对工作的响应速度和执行力,这就是高效。在我校初高中的六个年级中,年级主任就像学校的‘台柱子’,支撑着学校的快速运转。”丁伯华说。
在重新梳理学校的管理模式后,丁伯华提出,学校对行政工作的新定位是为一线团队提供引领和服务,“具体来讲,就是在很多问题上充分尊重年级主任、基层教师的意见,让他们都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丁伯华介绍,比如,为提升初一年级的课后服务品质,学校计划引入校外的兴趣课程和社团活动,在这项工作中,学校课程活动中心通过策划组织,尽可能多地请校外机构到校竞选,由年级主任决定引进哪些内容。“教师是离学生最近的人,他们比我更懂学生,也一定有很多想法,让他们做决策既是以生为本,也会让基层的教师更有参与感,进而提升他们的心气干劲。”丁伯华说。
谈及工作关系和团队氛围时,丁伯华用“简单和谐”四个字概括学校的思路:“在工作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不断增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信任”。学校一位从外校引进的语文老师谈到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给他的感觉时说,学校有一种“促人向上,使人向善”的氛围:“这里的工作强度很大,老师们需要全力以赴才能完成工作目标,但老师所有的劳动付出又紧扣教育教学,很少因琐碎繁杂的事务而感到劳心。”
学生在运动会上传递火炬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青年教师多,也干劲足,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倡导教师主动向学校“提需求”,由学校牵头联系满足教师个性化、多样化成长所需的优质资源,为教师搭平台、出经费,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教师学习热情高涨。短短几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在通州区崭露头角。丁伯华认为最关键的是,“力求让教师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用深入人心的奖励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用科学的管理推进学校的高效运转”。
2016年,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全面推行教师午间答疑,创造更多的师生接触窗口,以此弥补课堂教学在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方面的不足,因而备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政策出台之初,额外的工作加重了教师们的负担,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午间答疑确实会增加老师们的压力,所以我理解老师的想法,但每个孩子的习惯、学习能力、家庭背景等都不一样,课堂上老师与每个学生的沟通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课下不沟通,很多学生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多的沟通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更好地传达爱的信息,进行情感交流,彼此理解和共情。所以,午间答疑也是教师育人的重要机会,解答的疑问除了有学生不懂的知识,更有方方面面的疑惑,这是教师主动出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绝佳机会。”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作为城市副中心引入的名校资源,近年来,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以先进的育人理念、优异的教学成绩,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在家门口上“名校”的幸福。“办学就像爬山,越往上走越陡峭。我们还要努力往上走,朝着我们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力争在通州区打造一所软硬件都一流的现代化中学。”丁伯华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