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视域下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2022-12-16 15:34:39高竞艳
科教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视域双创创新能力

高竞艳

(武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12)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是培养融创新与创业为一体的“双创”人才。遗憾的是,我国高校“双创”教育没有很好地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较多误区,狭隘理解“双创”教育理念,仅仅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将“创业活动”简单等同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写作”课程作为工具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上还存在种种机械化处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拟在“双创”视域下,运用项目教学法对“应用写作”课程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讨。

1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应用写作课程的必要性

1.1 项目教学法内涵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所提出的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特征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项目教学法实施路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分解和整合,构建以项目任务为引领的教学内容体系。学生在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的各个环节中,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项目的实施中得到尽情发挥,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对创新创业的成就感有切身的体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尴尬境地,实现创新能力及素养的提升,给课程教改注入新的活力。

1.2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注重知识技术,轻创新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固然要以一定知识为载体,但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获取,或者单薄扁平的“技能操作”上,还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引导他们学会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其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提升。二是存在着教学策略不当的问题。有的教师上课方式单一,采用满堂灌的方式,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讨论不够深入,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三是教学反馈机制欠缺,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及时反馈,教师组织教学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的误区,学生内在的创新力、生机活力未得到很好发挥,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在这样的语境下,采用项目化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可补齐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在意识培养、能力培养、环境认知培养等方面,“项目式教学法”与“双创”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写作课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与“双创”教育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在“双创”视域下,在应用写作课程项目中,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知过渡,增加了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趣味性。教师要精心设置项目和情境,其项目要和学生生活情境和未来工作情境相契合,教师带领各团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根据“项目”的需求所进行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促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 “双创”领域下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为适应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应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2.1 项目化教学目标设置

应用写作课程的目标设定不应局限在单一的知识技能层面,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在注重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要强调思想及价值的引导。通过项目化教学法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激发其创新思维,真正实现综合能力提升。

应用写作课程应根据工作过程和岗位任务,确定学生应具备的写作技能和相应的岗位能力,由此推导出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应用写作培养目标应该是集“知识-能力-育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其中,“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应用类文体、文种的写法。“能力目标”是通过写作训练,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和熟练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意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 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

应用写作课程应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精选教材内容,并根据工作流程的需要,进行知识的解构与重构,以“够用必需”原则,构建以项目任务为引领的课程内容体系。

传统教学内容体系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分为党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日常文书、科技文书等内容,这种内容编排的缺陷是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工作场景脱节。在“双创”视域下进行项目化教学内容编排,首先要设置贴近工作岗位的具体情景,围绕项目任务将完成的具体写作文种和要培养的写作技能、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可提炼成若干个活动项目,包括“办公会务、联系沟通、营销推介、宣传演讲、求职招聘、调查研究”等项目,围绕项目任务串接若干文种,从而将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融合在一起。在对知识的介绍方面,教师通过真实工作案例创设工作情景,将写作理论知识穿插在案例中开展项目实践活动。

2.3 项目化教学过程实施

应用写作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包括项目准备、项目执行、项目评估三个阶段。在“双创”视域下,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是项目准备阶段,选择项目内容,创设工作情景,确定任务,教师适当进行知识点拨,结合新闻要点、社会热点等话题,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二是项目执行阶段,学生根据任务组队并进行合理分工,教师组织学生搜集各种素材,梳理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并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交流机会,分析学习心得和体会,使得优秀的学习经验能够得到借鉴和传播。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而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精神。

三是项目评估阶段,教师首先设计评价项目,围绕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团队合作及创新能力体现情况,以及文本完成效果进行设计。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也有教师评价,要建立多方主体协同的评价体系。同时,要注意不同主体评价标准的差异,既强调教师评价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也强调学生评价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并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3 “双创”视域下实施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的反思

在“双创”视域下的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要注意更新理念,回归学生主体地位;采取互动乐学的项目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面向社会的“大写作”实践课堂。

3.1 更新理念,回归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一线组织者,也是具体的实施者。首先在理念上,要回归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里,教师满堂灌输,过多讲授写作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偏少,教师教什么内容,学生学什么,是被动的接受者。而采用项目化教学法,教师将对项目做好设计,是“导演”角色,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过程中。学生作为项目的主要表现者,是一个主动建构、发挥更多主动性的“演员”角色。显然,项目化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改革。过去的应用写作教学忽视写作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将写作活动看成是写作主体的单边行动,这样势必导致教学的机械化。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改变教学效果不佳的局面,它是基于工作过程设定具体工作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写作、评价和修改等环节。显然,在这时候,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在和老师、同学的积极互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3.2 互动乐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理论讲授—写作练习”过度注重知识技能层面的学习,学习方式比较机械,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也无从说起。在“双创”视域下,应用写作课程采取的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互动乐学教学的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沟通合作的项目学习,在项目准备、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估的教学流程中,贯穿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团队合作、沟通表达、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选择与现实情景相近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文本写作、分享交流和活动实践。如在“调查报告”“专题活动策划”等项目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相应文本写作,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形成相应文本。最后,采取小组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发展,从而提升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3.3 知行合一,注重面向社会的“大写作”实践课堂

“大写作”理念认为局限在课堂内的知识技能层面的学习,无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也无法写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好文章。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倡学生积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参与下乡体验、社会考察、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和民生,此举不仅让学生获得写作所需要的丰富素材和信息,也让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论结合实践。同时,教师以“师生课程实践和项目实践的成果为案例,反哺课堂教学,鲜活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实效,实现了‘教-学-研-用’教育成果的反向转化,从而形成了这一教育成果转化的循环模式。”显然,“大写作”理念使得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写作知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满足了社会需求。

总之,在双创视域下进行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要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进行积极改革。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回归学生主体地位,通过互动乐学的项目式学习,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及素质提升。同时,要提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打开课堂走向社会。

猜你喜欢
视域双创创新能力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0:58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