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殿锋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在促进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出发,就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先后用“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现力极强的称谓表达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 “四个相统一”和“六要”等新时代教师标准,以此激励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立德树人。
近年来,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度,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关键位置。这些都从根本上对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新要求,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建设一支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高校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加强党的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同步谋划、同步推进,以培育“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和内容,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吉林农业大学注重师德师风机制建设,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学院负责、教师自律”的运行机制,保障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校2017年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加强党委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工作。制订《关于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构建了各部门协同联动的大教师工作格局。成立了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各项举措落细、落实;学校明确职责任务,形成以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党委组织部、纪委、人事处、教务处、工会、党委党校干部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相互联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合力;学校注重压实学院师德师风工作主体责任,成立学院领导小组,强化院长的教师教育管理责任,加强对本单位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管理;注重加强教师自身建设,每年制订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扎实开展双周的教职工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每年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和教师专题培训,制订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高校要构建完善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涵盖教师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业务培训、失范行为整治等相关制度,贯穿教师入职、成长全过程,严把教师入口关、培训关和考核关。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问题为导向,以评价为抓手,全面规范教师的师德师风行为。
吉林农业大学相继出台了《吉林农业大学对招聘教师进行政治思想素质考核的实施办法》,对新进教师和引进人才进行思想政治素质考核,并将师德师风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教师培训,严把教师入口关、政治关;制定并实施《教师课堂行为规范“十要十不准”》《开展师德师风、教风、学风专项整治方案》《关于加强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以及有关新教师助课和教学基础能力考核等一系列文件制度,在教师任职过程中,严格对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进行约束,将教师师德师风纳入学校第二轮岗位全员聘任合同、职称评聘条件和各项人才支持计划等工作中,贯穿教师成长发展全过程;学校每年开展教师思想状况调查,制订并实施《吉林农业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吉林农业大学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把师德师风考评纳入评价体系,贯彻到教师入职、培养、考核、晋升等具体工作中去,进一步完善教师日常师德建设工作和评聘考核体系;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制定《吉林农业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进行处理,开展警示教育,确保教师做到知准则、守底线。
高校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建设,建立起集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研究、活动、课程于一体的特色工作平台,科学规划师德师风教育布局,把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教师日常教育、管理、培养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路径,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上层次、上水平。
吉林农业大学建有红色教育平台,以“信仰之光”“生命之光”“利剑之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教育基地,对教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知农爱农教育、廉洁从教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和全省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系统培训平台,学校把师德师风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培训与发展机制,形成了师德师风建设、校史校情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咨询指导等主题课程群。高端研究平台,学校建有“吉林省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吉林省德育研究基地”和“吉林省德育与学生发展中心”,组建专门的研究小组,搭建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平台。学校从2011年开始设立了“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立项研究工作,共支持立项课题200余项,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理论研究的平台,其中,师德专项研究达20余项。学校举办“全国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吉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端论坛”、吉林省高校思政课“精彩一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大赛等论坛比赛20余次。创新活动平台,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红色引擎”工程和“德润桃李”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精品活动;学校已经连续多年在全校教职工中围绕师风、教风、爱校、爱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激发广大教师肩负起“四有”好老师的责任担当,树立优良教风,培育高尚师风,厚植爱校爱生之情。积极打造特色课程平台,依托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立以“实践视域下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为代表的农林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布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遴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课程,以立德树人为统领,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典型的培育、发掘、选树和宣传。通过典型选树、报告宣讲、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希望与嘱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责任,在教学相长中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吉林农业大学从2019年开始,整合教师个人及团队奖项,设立了“立德树人”奖项,分为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先进集体包括优秀教学团队、优秀科研团队,优秀个人包括优秀教师、优秀科研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在评选过程中,把师德师风作为重要评选条件,每两年组织一次全校性表彰大会,突出教师和团队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典型,学校李玉院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连学、胡文河和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连续三年被评为“感动吉林”年度人物;李玉院士团队、秦贵信教授团队、刘景圣教授团队先后获得全国和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官微、校报、视频新闻等媒体平台,通过设立《身边的感动》《身边的榜样》等专栏,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高尚师德,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机制是制度约束、创新教育、考核监督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运行,最终目的在于优化教风,净化校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又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努力进行创新,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自觉的精神和强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共同谱写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