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陈洪茂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4课、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1课等都选入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篇中引用南朝梁元帝萧绎的《西洲曲》:“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教材注释:“鹢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鹢,水鸟。”这条注释清晰明了,但是按新课标要求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来看,这条注释还是无法让学生获得相关的“文化”。人们为什么要画“鹢”于船头呢?
“鹢”是水鸟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一种鶂鸟,或作鹢。似鸬鹚而色白,人误以为白鸬鹚是也。……鶂善高飞,能风能水,故舟首画之。”鹢之善飞而不畏风浪,符合人们希望船只劈波斩浪、自由驰骋的心理。行船最怕倾覆,而船覆在古人看来是水神作恶的结果。三国吴人薛综注东汉张衡《西京赋》的“浮鹢首,翳云芝”曰:“船头画鹢鸟,厌水神。”《晋书·王浚传》:“又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清代吴景旭《历代诗话·鹢首》:“能厌水神,故画于舟首。”人们画鹢于船头,是希望通过它来制服作恶的水神。
中国古代船头也有画其他动物形象的传统,如《孔雀东南飞》中有:“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梁朝萧子显的《南征曲》中有:“图蛟怯水伯,照鹢竦江神。”也有把船头本身做成动物形状的,现今龙舟,古已有之。汉代扬雄《方言》卷九:“舟……或谓之艗艏。”晋代郭璞注:“鹢,鸟名也。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苏轼的《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船头画或做成善飞的“青雀”“白鹄(天鹅)”之形,或是呼风唤雨的“蛟”“黄龙”“螭”之形,都表达了古人震慑水神以求安全自由行驶的心愿。像这样装饰华美的船,被古人称为“画舸”“画船”,成为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如梁元帝的《赴荆州泊三江口》:“莲舟夹羽氅,画舸覆缇油。”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厌(压)水神”就是古代的厌(yā)胜,又称压胜,意即厌而胜之。因压胜是古代的一种巫术,封建迷信色彩浓厚,所以语文教材对此避而不谈。现在厌胜的成分逐渐被淡化,避凶趋吉的良好愿望代代相传,融入我们的生活,如春节放鞭炮、贴门神,端午节插艾蒿,九月九登高、喝雄黄酒,等等。“厌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因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可以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理解一些风俗习惯的来源。因此,教材关于“鹢首”的注释可以注入“文化因子”:“鹢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鹢,善高飞的水鸟,古人希望用它来制服作恶的水神,使行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