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薇
(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海贝中英文学校 云南 昆明 650000)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是将一个单元知识视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变策略,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分析明确单元主题以及目标,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学习任务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此外要展开课堂测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强与巩固,从而推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数学单元学习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现教学的整体性,统一进行教学指导,安排统一的教学进度。在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不断强化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教师在设置教学安排时,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充分把握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数学单元教学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培养整体意识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统筹规划能力,还可以迁移到其他的学科学习当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着重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单元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具备整体性和数学学习的关联性能力。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的过程中,由于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解二元一次方程,启发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设置单元教学—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组—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回答实际问题这样一个整体思路进行设计教学。在学生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和进度之后,最后回归教学的重点,即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消元解方程组,代入消元法以及加减消元法的运用,如此采用单元教学的可以让学生明确解方程组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基础知识的学习要联系生活实践,将数学的基础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紧贴生活实际,逐渐提升学习的体验感和参与度,不断突出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数学的单元教学过程具有动态发展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按照课时的教学模式开展的,新时期设置单元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由个人的学习逐步向集体的学习过渡。单元教学必须把握教学的进度和时间,初中学生的整体思维意识不够强,教师根据教学的进度和节奏,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教学结果进行预测,以便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解决。单元教学的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单元内容组合排列,更好地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融会贯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对于比较有难度的数学知识内容,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模式进行讨论,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图谱。数学学习的基础就是构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差异性互补,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落后的学生学习,同时不断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是否会讲解相关习题检验学习的掌握程度。教师在课堂设置单元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引导,以此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扩展。通过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提升学生之间的团结意识与相互合作能力。
通过对初中数学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每个单元下各个课题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单元之间承接关系,赋予单元教学不同于学年教学以及学期教学的特性。换句话说,将不同的教学单元有机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初中数学教学整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单元整体设计,确保学生有效理解并掌握初中数学知识,避免学习过程中发生知识脱节问题。
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教师借助其提纲挈领地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统揽全局;而且单元整体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主题,从而合理调整课时分配与教学节奏,做到因材施教与因时施教。
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特征,教师在教学设计前需要透彻、全面分析教材内容,将重要的知识点凸显出来,依据重要性排序划分,做到主次分明,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分配最优化与教学效益最大化。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模块,被安排为一个单元,一元二次方程中最核心的知识点是方程的解法,所以本单元教学重点和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明确了教学重点和目标后,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科学设计,将一元二次方程解法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作为主题将该单元其他方面知识串联起来。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元二次方程”这个单元的教学分成三个部分,初期可以向学生提出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生活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中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由易到难给他们布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使他们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形成自己的认知与理解;后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及时、有效巩固刚学习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下,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单元主题时时刻刻被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或自觉地实现对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水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常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很难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而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学生需要自主地发散思维,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进行教学设计。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教学方法或思路不能适合学生的需要,就会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进程,造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因此,在教师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需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积极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比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单元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小学时期参加过奥数班的学生,比较熟悉这些章节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常常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之后,注意力就会分散,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真正地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用教学内容倒置的讲解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单元教学强调教师回归主导者角色,更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实际参与。因此,基于单元教学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在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主题后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引导他们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既可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还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在单元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学习任务的难度,如单元教学初期阶段尽量设计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学习任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该单元知识的动力,也消除他们对陌生知识的抵触和畏惧情绪;中期阶段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单元知识,把握单元主题;后期阶段设计一些具有生活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意识。
例如,在“全等三角形”单元教学的中期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任务:“假如给你两个三角形,你在知道哪些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可以判断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求不超过三个条件。”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个学习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各自提出假设和观点并与同组成员交流,探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展示的成果进行教学评价,以此为课堂生成性资源给学生详细讲解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单元数学知识探究活动中,既能够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辅助其构建完善的初中数学知识认知体系。
初中数学包含的理论知识点多,学生在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后,必须要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的应用能力,而这些知识点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中也必须认识到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其知识体系架构十分严谨,特别是在每个单元中都有着教学的侧重点,各数学知识体系相对独立,同时又彼此联系。因此,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教学核心内容,将某个章节作为整体,不断整合和加工知识内容,针对单元开展教学。在这个教学体系下,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做好课前备课,不断丰富教学的思路和方式,采用更为严谨科学的单元教学设计方式,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