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飞
(威县教育局教研室 河北 邢台 054700)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对特定环境中的话语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迅速整体感知和把握。阅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克服在阅读过程中句子中难懂的句子和语义,更好的提升对于语言的感知力。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当然,非连续文本也有缺点信息呈现方式多样,读起来比连续文本要难;提供信息“短平快”,容易使信息“碎片化”,使学生知识零碎、系统性和逻辑性差;迷恋它的图象和音响而忽视文字与符号,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感性化、浅薄化而理性较差等。
在内容上,多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1]。
在文体上,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内容具有时代性。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
在目前最新的教育部门设立的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中明确的指出,要通过利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简单的短篇幅的文章或者图文材料等能够找出相关的有效信息,明确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即可。在当前的小学阶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经逐步的融入和渗透到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为小学生扩展阅读素材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并且也是为以后的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精彩链接和有效补充[2]。
小学语文是主要的阅读素材来源,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就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体现,在内容结构和素材设置上都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适应性高。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对于课本教材进行一定的解读,可以想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发现课本主要是有基本的序号、页码和题目等组成,具体的划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固定的主题和篇目内容,还有在课文当中所涉及到的生字表以及古诗词,在单元的末尾还有综合讨论练习。老师可以通过课本的设置特点,引导学生对于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提取和概括,锻炼日常的思考能力,例如,以朱自清的《背影》、《木兰从军》以及《母亲的恩情》等都有关于父母和孝顺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对于他们的共同之处进行总结,进一步深化对于课文的认识,同时提高总结的能力。
课程间相互联系渗透是着重强调各学科、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性和一致性,避免过于强调各领域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互相脱节的隔离状态的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和原则。课程间相互联系渗透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科分类体系,主张改变过去单纯以学科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来进行课程的整合,课程间相互联系渗透是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的关键塑造期,做好小学阶段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后期的学习夯实基础,也能够为未来创新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生活实践是一切的灵感来源,生活当中所涉及到的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有关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小到车票、公交车路线、食品购买票据以及药品的使用说明等等,尤其是语文科目来说,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在实际中应用多且常见。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作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素材,利用在生活当中的素材,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形式进行应用,提高实用性,丰富阅读的内容。由于贴近生活的素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利用采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也能够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的快乐,提高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语文阅读。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贯穿发展的始终语文本身就是和我们的母语相关的课程,学好语文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也是对于我们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弘扬,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语文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地位也逐渐上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过,作为中华文明民族的传承者,学好自己的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无论学习任何事情,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要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从而建立一个长效的阅读能力机制。在日常学习中,可以潜移默化的渗透关于语文阅读的内容,借助多媒体视频、合作讨论、情景展示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印象,转变对于语文阅读的态度,提高阅读兴趣[4]。
良好的方法是一切的基础和成功的关键,找到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主要可以从读写两方面进行,在进行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沟通具体的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语文阅读方法。由于每个人的阅读基础和积累的阅读量的多少有所不同,在读写等的练习上也有所不同,主要可以通过做摘记、读写、仿写以及扩写和缩写等基本的练习提高对于句子的感知力和敏感度,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切入点,筑牢基础的语文学习技能,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主动性,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的关键塑造期,做好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后期的学习夯实基础,也能够为未来创新注入新的内生动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有效的帮助学生夯实阅读的基础,为后期的长期语文阅读学习提供助力。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导入新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放声读,可轻声读,怎么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就怎么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继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因为问题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创新学习的课堂,强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本,带着信息储备主动地走向课堂,走向教师。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来组织教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或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初读感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在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读完后站起来读最打动自己的那一段,老师巡视指导。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让他们在读中有所发现,在读中感悟自得,在读中体会情感。当然,低年级还应注重识字教学,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2)品读感悟,合作探究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解疑。即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较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得出结果,对于能贯穿整篇文章的问题,教师可以把它与自己备课时精拟的有关课文的问题相结合,作为主线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自学,圈点批画,体会理解,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