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快之声,施于四海
——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2022-12-16 07:38侯洺沂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跨文化

◎侯洺沂

(星海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雨果曾说:“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所描述的,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事物。”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娱乐活动,它将我们的娱乐活动与艺术相连接,在娱乐中享受艺术之美。正如叶文玲所说:“音乐是我灵魂的伊甸园。”我们在音乐中获得感官的欢愉,也在音乐中丰盈生命。地方音乐是各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各民族人民生活的载体。

岭南音乐产生于岭南地区,包含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和客家音乐三大乐种。岭南音乐以乐种、民歌等音乐现象为主体、以岭南器乐为补充,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以及国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推动人类文化传播活动的基础上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1]。岭南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瑰宝应当被广泛地传播,走到人民生活之中、走出中华民族。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始于我们继承民族音乐的自觉意识,是我们保持岭南音乐文化蓬勃生命力的内在需求,更是我们守护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使命担当。

一、岭南音乐的概念及其特点

岭南音乐是岭南文化的有声载体,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音乐从广义上是指岭南的音乐,由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客家音乐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等乐种组合而成,其以风格特点鲜明、旋律节奏明快婉转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2]。岭南音乐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始于秦汉、兴于唐宋、发展于清末民初以及创新于新时代。岭南音乐受地理因素影响,具有与其他地区音乐不同的内涵。例如,在唐宋时期,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后期北方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口大量南迁,这些都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也推动了岭南音乐文化的发展。又如,在改革开放时期,深圳、珠海、广州以及部分珠三角地区的开放不仅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岭南音乐的变革与创新,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浪潮。同时,广州、珠海等部分珠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得岭南地区的概念扩大到整个珠三角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岭南音乐的“外移”,以及与其他地区音乐“交流融和”的趋势。因此,岭南音乐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以及内合外移的文化属性。

二、当前岭南音乐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阻力较大,重视不足

岭南音乐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珠三角地区音乐中的主流。但是当前岭南音乐传播却存在“传播阻力较大、重视不足”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使得音乐文化出现“多元化”和“外来化”等特征。除了本土岭南音乐以外,还需要大量的国内音乐和国外音乐的不断传入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因此,珠三角地区文化管理部门对音乐重视与投入转移到外来音乐之中,对岭南音乐的重视明显不足、缺乏完善的音乐传播渠道以及足够资金投入等问题,这一切都使得岭南音乐传播存在较大阻力。同时,岭南地区教育对岭南音乐重视不足、普及率较低,这些教育缺位使得中小学生对岭南音乐的接触较少、认识不足以及无法切身感受岭南音乐的魅力。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对岭南音乐的认识不足使得岭南地区人民群众对岭南音乐的陌生感不断加剧,这是岭南音乐传播的最大阻力,这也在侧面反映出岭南音乐在人口迭代中传播范围的递减,逐渐丧失主流音乐的文化地位。

(二)传播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作品质量是作品的根本内容,也是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影响传播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岭南音乐存在着作品内容单一、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模仿抄袭严重等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岭南音乐传播受阻。首先,在作品内容单一方面。岭南音乐包含华丽的广东音乐、委婉的潮州音乐、质朴的客家音乐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这使得人们普遍认为岭南音乐不会存在作品内容单一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岭南音乐传播较广的仅仅只是那几部经典作品,作品内容相对单一。其次,在作品模仿抄袭严重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的盛行,作品抄袭的现象不断加剧,这一现象也延伸到岭南音乐之中。同时,我国法律对音乐抄袭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音乐作品模仿抄袭现象加重。最后,在作品质量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岭南音乐的数量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增长,但数量的增长并未使得岭南音乐的经典曲目增多。相反,我们可以看出岭南音乐作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下降趋势,音乐作曲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以及大众品位而创作出质量较低的作品,这使得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岭南音乐传播。

(三)传播方式单一,途径不广

音乐是人们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传播方式是连接人们精神生活与音乐的重要桥梁,如何更好地发挥音乐的作用,需要在传播方式上花心思做创新,使其与人类社会信息传播同步发展。然而,目前,岭南音乐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途径不广等问题不仅仅影响到岭南文化的传播,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岭南音乐传播形式单一是主要问题,其表现在岭南音乐的传播依然依靠简单的线下传播形式,而忽视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能做到因时而变,阻碍了岭南音乐的传播。同时,岭南音乐途径不广,它主要传播于岭南地区以及珠江流域,对于中国北方或者其他地区的传播较少影响较小。而音乐的传播不能局限于部分地区,“十四五”期间中国音乐“走出去”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89.3%的音乐都具有“走出去”的趋势,65%的中国音乐已经走出去、走向国际化。因此,岭南音乐也不例外,应在解决传播方式单一问题的基础上,推动岭南音乐走出岭南、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三、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路径

(一)坚持文化自信,继承创新音乐

坚持文化自信是岭南音乐继承创新的前提,也是岭南音乐文化传播发展的前提。岭南文化是岭南音乐继承发展的基础,也是其传播至其他地区的文化底蕴。跨文化传播意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利用言语或者非言语形式进行交流与沟通,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促进不同文化价值观的融合。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前提是坚持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创新岭南音乐,推动其“走出去”。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从用传统文化滋养青年学生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到以继承和创新岭南音乐文化为己任的使命与担当。岭南音乐文化是岭南地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体现,体现了各方水土的自然地理、生活形态以及民俗民风等情况。一切传统音乐都是需要传播的,在文化传播中有需要不断创新。岭南音乐也不例外,我们只有在继承岭南音乐的基础上,将其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才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在“南粤古驿道复活”活动上,古琴演奏家蔡文峰采用挖掘出的“二四谱”的方式演奏岭南音乐经典曲目《柳青娘》,融合古今的吟唱方式,不仅使得他自己热泪盈眶,也使得数千观众全神贯注醉心欣赏。当然,继承创新岭南音乐的方式不仅如此,广东省文旅厅等相关部门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搜集岭南古乐、建立岭南音乐档案、创作现代化岭南音乐,以及主题音乐会等一系列的活动,构建了坚持文化自信到继承岭南文化再到创新发展岭南文化的一整套模式。

(二)提升作品质量,坚持内容至上

提升作品质量是推动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核心,在坚持内容至上的基础上促进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岭南音乐有其特有的文化特色,但是其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作品模仿抄袭现象严重等问题要尽快解决,才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向其他音乐文化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提升作品质量上,政府要积极作为,加强对模仿抄袭现象的管控,以及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监管。当然,创作主体也要提升自身文化水平,不盲目跟从市场需求,也不盲目听取他人意见,在坚持岭南音乐文化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作品。例如,在岭南音乐经典曲目《鸟投林》中,作者易剑泉以清新动听的岭南风格旋律,以借物喻人的手法,描写夕阳西下百鸟归巢的情形[3]。当然,《鸟投林》不只是单单为了描述百鸟归巢的景象,易剑泉先生在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下,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恶劣环境下,以鸟喻人,自己像惊弓之鸟,但对家乡的情感四年无以宣泄,百年归巢也表现出万万中华儿女向往安定的生活、和平的社会环境的心愿。《鸟投林》以高胡作为主奏乐器,既有明朗的律动性,也有“自然幽静”的抒情性,这些都为这篇经典曲目锦上添花。

(三)拓宽传播渠道,线上线下结合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拓宽岭南音乐传播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是推动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4]。音乐的线下传播大多采用音乐交流会、音乐学术会等形式的线下推广活动,在多种类型的线下活动推广下,岭南音乐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同时,也要打破单一的线下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建立完善的岭南音乐平台推动其传播。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岭南音乐传播的方式更加全面、形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年龄的观众表演不同的曲目,在拓宽受众范围的基础上促进岭南音乐传播。同时,创新岭南音乐传播途径,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融合,推动岭南音乐“走出去”。岭南音乐可以通过APP、短视频以及直播等形式进行传播,以动画视频为主要形式的传播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观看。同时,线上互动形式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的观众可以在后疫情时代随时沟通交流,推动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香港“竹韵小集”乐团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于2022年1月6日开展了一场名为“弦歌不绝”的直播活动,在线观众超过一万人并引发粤港两地音乐爱好者的关注。这场直播活动不仅有音乐会还有讲座,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探讨两地在岭南粤、潮、客三大传统乐种的保育和传播情况,共同探讨岭南音乐的传承之路。

(四)丰富情感元素,跨越文化鸿沟

情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因素,是国与国之间交往对话的共通因素,也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传播发展的关键因素。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国观众甚至国际观众对岭南音乐的歌词内容、乐器种类,以及岭南文化的认识不多,甚至不认识成为制约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阻碍。但是情感可以拉近岭南音乐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可以跨越岭南音乐与听众之间的鸿沟。因此,在大力发展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技术的同时,丰富岭南音乐的情感元素,在积极提升岭南音乐内容质量的同时,增强音乐本身的情感性。丰富岭南音乐中的情感元素主要有三个步骤:首先在岭南音乐内容创作上增添情感性内容,其次在岭南音乐发展中注重揭示情感,最后在岭南音乐传播中与听众达成情感共鸣。例如,作曲家李方教授的室内乐《瑶村印象》,乐曲中采用了瑶族原生态的音乐元素与舞蹈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听众对《瑶村印象》的理解与感悟,但《瑶村印象》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足以打动每一位听众。《瑶村印象》是李方教授长期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采风中获得的灵感,是在与瑶胞兄弟尤其是几代瑶族歌王沟通交流中获得的启发。李方教授以岭南瑶族民间故事为创作背景,利用现代化的创作技法,将瑶族民间音乐与和声语言相结合,在描绘了瑶村的生活美景的同时,也展现了瑶乡人的深厚情感,在跨越了不同民族文化鸿沟的同时,也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真实情感。

四、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一)继承发展岭南文化

岭南音乐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有利于继承和发展岭南文化。岭南音乐要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在传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创新与发展。跨文化传播有利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以及国家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也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学习与发展,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岭南人具有细腻、包容、大度等特点,这对岭南音乐创作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岭南音乐文化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发扬和继承岭南文化,引导社会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发展。

(二)丰富多元文化内涵

“十四五”期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岭南文化跨文化传播有利于丰富多元文化内涵。“多元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多元化社会文化形态强调多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5],多元的音乐文化也不例外。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国家具有重大影响,在推动本土文化创新发展的基础上,也必将促进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当然,岭南文化本身也必然会迎来较大的挑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性的情况下“走出去”,这就需要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

五、结语

岭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也应当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多元文化背景下,岭南音乐的跨文化传播既是经典曲目的传承,也是对音乐作品的发展创新。岭南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音乐跨文化传播有利于继承发展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激发地区活力、凝聚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岭南跨文化
岭南荔枝红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雨岭南
不辞长作岭南人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