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勤
(胶州市融媒体中心,山东 胶州 266300)
全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媒体运作模式,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板块式”以及“孤岛式”,全媒体更加侧重于各资源、平台、媒介、渠道的有效整合,并且已成为当前传媒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可以说,全媒体的“全”,既涵盖了全媒体发展的特性,同时又呈现出了媒体之间的交融性与互通性,实现了对各类新闻媒介以及信息的拓展和合并,并且改变了现有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渠道、方式等。因此,全媒体视域下的传统电视媒体,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时刻更新,强化自身的新闻编辑融合能力,以此来进一步取得长效发展。此外,县级融媒体是有别于中央、省部级,以及市域级融媒体的重要媒体发展系统,也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扶持、支持的县域级媒介生态。因此,探讨全媒体视域下如何增强县级融媒体电视新闻编辑融合能力,便成为了新时代媒介发展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推进媒体融合的工作重点已经从省级以上媒体延伸到基层媒体,从主干媒体拓展到支系媒体,支系媒体的改革将促进国家媒体体系的全盘激活。在此过程中,县级融媒体及其电视新闻编辑融合发展有其重要意义和典型特征。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要求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坚持科学布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尽快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同时,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是中央精神下达至基层的重要载体支撑。面对新传播格局下的信息冗余、低俗劣质内容传播等问题,县级融媒体中心应不断强化自身的主流媒体定位,创作精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切实巩固壮大基层主流思想。综合这些发布的文件、报告来看,党和政府对于我国县级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十分重视的,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力推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那么在这个前提背景下,作为县级融媒体,如何在不断融合且开放的传媒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与中央级、省级融媒体齐头并进、协同发展,便成为当今传媒业必须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在全媒体环境的影响下,新闻传播的渠道以及内容都日趋多元化,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信息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成为了全媒体视域下媒介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关县级融媒体电视新闻编辑融合发展的意义及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全媒体视域下,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逐渐摆脱单一化,朝着多维度、多角度、多领域、宽范围的方向发展,打破了以往的单维度,以及各媒体之间的高“壁垒”,让新闻信息的传播更加丰富多元。其次,县级融媒体的电视新闻编辑融合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各类新兴传播渠道与传播形态,创新话语表达,以精品创作为理念引领,把握好新闻内容的专业性、生动性与贴近性,坚持以人为本,兼顾主流价值传播与用户需求,从而不断增加优质精品内容的供给[1]。
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县级传统主流媒体的收视率、收听率一直都呈下滑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节目传播的速率和体量,在技术的加持下都呈几何级增长的趋势,因而我国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都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去接收新闻信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 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并且在覆盖方面,除了大中城市的全区域覆盖,我国现有行政村也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较2020年12月提升1.7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越来越多的受众在接收信息方面都纷纷转投互联网。其次,县域级传统媒体虽然也都在节目的创作方面下足了功夫,创作出一大批原创精品作品,但因为传播范围不广、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因而陷入了尴尬的发展境地。最后,县域级传统媒体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思维受到传统媒体时代的严重影响,一些传统主流媒体不愿甚至抵触与新媒体进行融合,这就造成了与当下融媒体时代的脱节。此外,与融媒体平台的电视新闻相比,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在传播上是直线式的,即媒体在固定的时间去发送固定的内容,而受众也只能在这个固定的区间内完成对内容的接收。但融媒体平台则不同,其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让受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接收自己想要的内容。这些种种因素都削弱了受众对传统媒体新闻的依赖,使受众纷纷转投融媒体平台,这就造成了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在全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呈现出落后的趋势。首先,新闻载体更加多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内容的载体越发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内容只会依靠电视媒体去传播,受众对于信息内容的接收有着很强的局限性。但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可以依托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实现对内容的接收。在这样的情形下,要想满足全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媒体平台来展示、传播内容。另外,在新闻素材的搜集过程中,也不能仅满足于走访式以及电话式搜集,而是可以采用更多的全媒体、互联网技术手段,去完成对内容的采集。其次,编辑流程发生变化。在过去,媒体采集新闻的过程极为复杂,需要经历一系列繁琐的环节,比如,采集、编辑、校对、审核、分发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以及专业性。然而这样烦琐的环节却满足不了时效性的要求。并且不只是电视媒体,任何媒体无论是报纸、广播,都需要经历这一套复杂的流程,因此,在时效性方面大致相同。但是在全时代语境下,新闻的编辑流程被极大简化与缩短,同时也提高了新闻编辑的效率与速率,这样对比来看,就显得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流程格外繁琐。所以为了提升内容传播的时效性,作为主流媒体的传统媒体,就必须要积极搭乘全媒体技术“快车”,打造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鼓励受众积极参与到新闻编辑的工作过程中,提高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这样就能够简化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同时提升新闻编辑的工作时效。
有关于编辑方式创新,首先是编辑叙述方法。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衍生出许多网络用语,这对传统书面语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许多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用户黏性,在新闻的创作过程中频繁地使用一些网络用语,旨在满足受众对新鲜内容的需求。因此,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就必须要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在新闻创作过程中融入网络词汇,从而增强新闻内容的可读性。例如,2022年4月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官方账号推出的《好品山东丨小活塞闯出大天地 实力派“山东智造”就是YYDS!》这条新闻,便使用了当下的网络热点用语,从而很好地提升了用户的关注度[2]。另外,新闻编辑方式的创新,也是满足受众浏览需求的必然前提,只有编辑方式创新且接地气了,才能将群众的需求真实地反映出来,使新闻播报更加生活化,从而打通媒体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但是在叙述方式创新的过程中,也不能只顾着经济效益,而去使用一些低俗、媚俗、庸俗的网络词汇,以免降低内容的整体质量,这是与新闻内容的传播理念相悖的。
其次是编辑内容。内容是新闻播报的基础,也是影响新闻传播的关键要素。如今,受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完成对内容的接收,传统图文很难再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原因是文字叙述相较于视频来说较为枯燥,虽然能够呈现出更深层次的内容内涵,但也会相应地影响受众的观看兴趣。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实现复合化的内容呈现。比如,可以结合图片、文字、视频、音乐等内容形式,或是利用多个平台,以此为受众带来全新的浏览体验,让受众更乐于接受内容,从而增强内容的整体传播力。比如,在2022年两会期间,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齐鲁网、闪电新闻重磅推出“一起向未来——聚焦2022山东两会”融媒体策划,就是充分发挥大小屏深度融合的优势,聚合图文、短视频、直播、图解、H5等两会报道,通过5G、VR、H5、大数据等新媒体手段,全媒报道山东两会。同时,为了给两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闪电新闻还在两会期间创新推出“诗画名泉·VR版”。在“诗画72泉”的基础上,充分运用VR全景技术,带领网友沉浸式震撼体验名泉竞涌的胜景,感受山东生态之变。通过多渠道平台的内容发布,以及多种形式的内容呈现,从而更好地增强了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
最后是布局。在传统电视新闻布局中,为了提升版面的利用率,会在同一版面中罗列过多的新闻内容,这么做虽然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但过于密集的内容不但会降低整体内容呈现的美感,而且还会降低用户黏性。事实上,布局是新闻内容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媒体的审美意识与排版能力[3]。电视新闻编辑方式创新,要进一步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编辑与布局能力,学习更多新颖的排版方式,在新闻版面中有选择性地突出重点,在增强美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受众的观看体验。
加强优质新闻内容的供给,以受众需求为目标,不断更新新闻传播的形式与内容,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具体来看,作为县级传统电视媒体,首先必须要坚持“内容为王”的指导思想,内容生产必须有所坚持、有所创新。比如,山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融媒体闪电新闻,在2021年推出沉浸式视频交互产品《关键一步》,该视频紧扣“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主题,在内容设计上,撷取我党成立100年来四个影响深远的重要抉择瞬间,即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等,通过“关键一步”的沉浸视频交互体验,以小见大,展现我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该作品入选中国记协建党百年融媒精品案例。由此也可看出,坚持以新闻立台,以内容为王的传统优势,生产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精品新闻节目,是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的根本所在。
传统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在融媒体平台的新闻生产过程中,务必要把控好作为主流媒体的主体性优势。具体来看,主流媒体首先务必要强化自身的品牌意识,找准方向,为人民群众带来内容最客观、观点最鲜明、态度最真切的新闻作品。并且还要在第一时间完成对内容的采集,从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抢占先机,为后续播报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基础。要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之间联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在内容上的互相兼容、互相供给。电视台可以在自己的栏目中开通融媒体交流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通过这个渠道向媒体提供各类新闻内容,再经过专门人士审核后播出。同时,如果确实符合发布标准的话,还应给予一定的精神或是物质奖励,以此作为电视新闻的有益补充。或者是打造多功能的融媒体集成中心,将自身所属的融媒体矩阵看作一张网,而集成中心就处于这张网的中点,以此来联动各部分、各环节,从而推动媒体整体实现高效运行。此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复合化型融媒体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现阶段的县域级主流媒体普遍都存在着人才比例不对等、融媒体人才匮乏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一是高校在融媒体人才方面供给不足,二是县域地区对于融媒体人才的培养意识不强。因此,需要政府从顶层设计出发,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融媒体人才的培养,完善引进制度,从而帮助县级主流媒体在激烈的传媒业竞争环境中,把控好自身的主体性优势,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全媒体视域下的县级融媒体电视新闻,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要与其他媒介进行有效融合,而这便给如今的电视新闻编辑带来了诸多挑战。例如,报道的形式落后、报道的内容较为单一、难以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缺乏与受众间的互动交流等。而要想在全媒体视域下实现县级融媒体电视新闻编辑融合能力的强化,还需借助全媒体思维推动新闻编辑重构、依托新技术强化新闻资源的挖掘、坚守职业道德努力担当社会责任、树立用户意识搭建沟通的渠道,从而为人民群众带来一大批有温度、有质量、有内涵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