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活动中的非言语符号象征与传播优势
——以“山东曲阜祭孔大典”为例

2022-12-16 07:38马晴晴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乐舞言语符号

◎马晴晴

(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①宋昭勋.非言语传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12.传播仪式观认为,仪式通过一系列程序,呈现一套象征性的符号,包含共享的意义,用以加固信仰和观念;传播又具备共享意义、维系秩序的仪式功能。中华民族通过对历代先哲、先贤、先儒进行祭拜,以表达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长期以来,世界各地孔庙和儒学机构等保持着祭孔的传统,尤以山东曲阜孔庙祭祀大典规模形式最为盛大。起源于中华文化的发祥地的儒家祭祀,在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中,伴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步伐,成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舞台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以山东曲阜祭孔大典为例,本文对这一具有广泛社会性和极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对祭孔大典的仪式符号进行解读,并分析非言语符号的传播优势。

一、祭孔活动:扎根于儒家文化的非言语传播

非言语传播指通过语言外的媒介而实现的信息交流,是指赋予除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社会行为及其语境因素意义的过程。非言语传播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信息沟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非言语符号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其中最为瞩目的代表因子。“礼”是儒家“仁爱”、“中庸”思想的行为约束与制度规范,也是国家治理和人格塑造的内在机理,而祭孔仪式正是古礼的再现与儒家传统的回归。

(一)色彩的非言语传播

中国古代对用色极为讲究,并用服色构造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服色之制”也是儒家礼制文化观念在服饰上的集中体现。祭孔大典在用色上亦遵循古制,划分五色以辨等级威严,充分凸显色彩严辨等威严的社会性功能,历代祭孔大典的色彩皆以尊贵的黄色与红色为主色调。

崇红拜黄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长河中并不新鲜。在早期文明中,山顶洞人会佩戴红色饰品,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人会使用朱砂作为漆器的涂料。红色与黄色的地位是由“五德始终说”和“三统说”确立的。西汉董仲舒认为,认为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每个顺应天道的朝代都有自己的代表颜色,黑、白、赤三种色彩象征着夏商周的统治,而被儒生们追念了上千年的西周的代表色就是赤色。黄色则与土地、社稷相联系,对黄色的崇拜始终流淌在农耕文明的血脉当中。历朝历代统治者也并未完全遵守“五色五方配五德”的规矩,他们或者认为自己继承西周正统,崇尚赤色;要么认为帝王居九州中央,崇尚黄色以彰显帝王之德,进而将对红色与黄色的崇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看来,祭孔大典上大量使用代表着尊贵与威严的赤红色和黄色作为仪式主色调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服饰的非言语传播

“衣冠”素来为中华文明的代名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祭祀先师的释祭礼,与祭人员的祭服更是重中之重。现如今的祭孔仪式参照明代文献斟酌损益,服饰也是根据明代传统服饰复原而成。祭孔服饰沿袭古制,在调整变动中逐渐规范成熟,且根据与祭者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

献官的祭服均为传统的上衣下裳制,上衣通常为绿罗皂缘,与明代朝服等长;下裳赤罗皂缘,形制与明代朝服一致,且下裳七幅,前三后四,每幅三璧积。此外,与祭人员被要求佩戴进贤冠,着赤罗蔽膝、白袜黑履。上衣下裳是汉服体系中最传统的形制,《易经》中传说其为黄帝所创,取之于天地的形与色,对应“天玄地黄”。上衣为天,天乃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故衣的颜色端正且纯一;下裳为地,地乃重浊之物下沉而成,故裳的颜色杂乱相间。儒士陪祭者和参祭官员的礼服则为上衣下裳一体式深衣。上衣下裙单独剪裁再缝制拼接在一起,连成上下一体的样式,衣部用布四幅,谓之“四季”,春、夏、秋、冬,裳部为十二个半幅依次相连,谓之“天数”,稻熟一轮为一年,月之盈亏十二次为一年,十二时辰为一日,由此“十二”为天之大数。礼生、执事、乐舞生的祭孔服饰为上下通裁制的右衽袍服。

(三)仪式的非言语传播

祭孔大典继承了数千年来延续至今的庄严肃穆、礼制规范的特点,并包含了现代元素的表现形式。以乐舞告祭为主体,全体参与人员均为祭祀人员,体现了广泛的社会参与性与文化的传承性。音乐、舞蹈等非言语符号则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精髓,具备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凝聚力,表达儒家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

祭孔大典中经常会出现躬身、跪拜等动作,这些都是非言语传播中的体态语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跪拜的含义众多。人们往往会行跪拜礼来祈求上天保佑,表达对长辈的敬重、恭敬和敬畏。祭孔乐舞的武生也会用直身、躬身、双膝跪地、叩首至地等一系列肢体动作表示对孔子的恭敬、虔诚。此外,跪拜动作多出现在乐章开头和结尾,象征着迎接新开始、完美落幕、有始有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跪拜礼也是儒家孝道文化在祭孔乐舞中的生动表现,集中表达了后人对孔子的崇敬、仰慕、悼念之情。

二、印象中国:基于祭孔大典仪式的符号解读

(一)乐

孔庙的雅乐是为祭祀孔子而专门编排的舞蹈。每逢春秋仲月的上丁日,孔庙便会举行孔子追思大典,即祭孔大典。仪式乐舞所用的音乐曲谱、宫调均由历代皇帝审定钦定,旁人不得擅自更改。礼不相沿、乐不相袭,改朝换代,乐随礼变,乐舞因朝代变迁而有所调整。

乐是儒家思想内涵的外在表达,也是不可或缺的祭祀符号。乐章的创作、乐名的修订以及内容形式都是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在文化上的反映,指向特定的时代风貌,寄托了国家理想。“王者致治,有四达之道,其二曰乐,所以和民心而化天下也。”①[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 1977 年版,第 2939 页。唐高祖取“大乐与天地同”之意作“大唐雅乐”十二章,又称“十二和”;新朝肇始,乐章别立以示万象更新。唐用“和”字,至五代后周制乐则以“顺”命名。宋太祖则改“十二顺”为“十二安”,取的是“治世之音安以乐”之义,乐用宫悬,乐置四面,舞位于中。宋仁宗仍保留“安”字乐章的主旋律,另撰《凝安》取代《永安》。祭孔时,升殿与降阶乐奏《同安》;奠币乐奏《明安》;酌献乐奏《成安》;饮福乐奏《馁安》;送神乐奏《凝安》。由于清太宗到康熙年间战乱频发,天下太平是当时统治者的最大愿望,因此在乐章中体现了王朝统治的理想。自清以来,乐舞配合仪式程序确定为六个乐章:迎神奏《宣平》之章、初献奏《昭平》之章、亚献奏《秩平》之章、终献奏《叙平》之章,撤馔奏《懿平》之章,送神奏《德平》之章。自此,“平”字乐章终为后世所用,直至民国时期各地祭孔仪式中仍存有“平”字乐章的痕迹,天下太平的国家诉求也随之传递。

(二)舞

祭孔乐舞的舞蹈动作平稳肃穆、大气雅致,举手投足皆合乎歌诗韵律,随乐而舞,达意抒情。其沿承周制,采用“八佾”或“六佾”的舞蹈形式,表现为队列排列和人数规模的差异,反映仪式级别上的差异。八佾舞八行八列,六十四人表演,而六佾舞则是六行六列,三十六人表演。

在古代数字符号中,“八”在古礼中象征着君权之大。天子祭礼用用“八簋”,治理天下用“八统”,反映君权神授、一统天下的思想,象征君王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八佾”符合天子对礼仪和政治上的双重要求。此外,由于行数、列数和整体人数都为偶数,所以祭孔舞蹈呈现一种对称的美感。对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平衡中和、均等适美,是东方美的重要象征符号。八佾舞在人数、队形、变式上都采用完全对称的构图形式,体现了典型的构图原则和审美追求,展示了儒家仁爱、以礼树人的思想。

祭孔乐舞使用特殊的舞具来传情达意,即“籥”和“翟”。籥为一种竹制乐器,形如竹笛;翟为长尾野鸡翎。作为古代文德之舞的传统舞具,其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左手执籥,右手秉翟”,不同的姿态代表不同的含义,每个舞蹈造型代表一字,歌一句,曲一节,则为一组动作。行跪拜之礼时,籥翟需交叉成十字举过头顶,以表对孔子的深切缅怀。籥翟十字相交为舞具表达敬重之情的最高形式,十字对称象征着“中和”思想,“十全十美”之意。此外,籥翟的使用遵循“籥在内,翟在外”的原则,内外兼顾,二者相辅相成,彰显了雅颂乐舞修心正言、恕人仪表的功能。

尽管释奠先师的议程,根据历代对孔子的尊号变更,而有所改变。从献牲进香,礼仪的增减,到六佾八佾,舞乐安排,再到拜礼占位的仪式细节。无论如何改变,迎神奠帛、三献读祝、撤馔、送神的基本礼仪形式,却是几千年来一脉相承。

三、传播优势:依托于非言语符号的形象建构

(一)符号彰显文化魅力,深化中华文化内涵

传播符号碎片有助于形成区域形象感,加深对文化的普遍认知和认同。极具中国特色的祭孔大典通过庄严华丽的祭祀服饰等特殊仪式,为观众传递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为观众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乐舞生的舞姿谦恭典雅,乐舞的曲调缓慢平和,仪式的唱词恢宏庄严,体现了中庸、和谐、博大的艺术风格,集中展示了中国民间文化和儒家“仁”“礼”“和”的思想精髓,深化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非语言符号创造有形的信念、概念、感觉和价值观。 祭孔仪式是一种非语言符号的文化集合,符号的选择和重新排列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魅力。儒家祭祀大典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祭祀典礼中的八佾舞由授、受、辞、让、谦、揖、拜、跪、顿首等基本舞姿排列组合而成,武生随歌而舞,一字一动挥舞手中舞具,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展示对孔子的崇高敬意。八佾舞使用金、石、丝、竹、革、木、匏、土八类乐器,低沉或激昂,沉闷或清脆,庄重或轻快,这些经过精妙编排的礼乐符号带给观众一场盛大的听觉体验,集中展示了孔子“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

(二)仪式凝聚社会共识,激活民族文化记忆

传播的仪式观将传播活动看作“一种以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强调了传播的意义分享和信仰构建价值。祭孔大典就是一种“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活动,它将人们以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凝聚了社会共识,活化了文化记忆。

仪式传播基于信仰的力量,共同记忆延续文化传承。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文化记忆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其借助服饰、色彩、视听等可视可感的传统文化的表征符号传播儒家思想文化,实现“从人心到人心”的非言语传播。孔子的“仁爱”“克己复礼”“中庸”等思想也随着历史长河深深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仪式中的传播者与接受者基于共同信仰聚集在一起,结成特定聚合关系,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在互动中创造共同的载体意识。每逢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之日,上千名海内外同胞齐聚山东曲阜聆听祭孔雅乐、观摩孔子释祭礼、欣赏乐舞表演,在仪式中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共沐孔子经久不衰的永恒光辉,体验祭孔的仪式感与庄重感,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记忆。

(三)传播提升文化自信,助力国家形象建构

优秀的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高度的文化认同对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根基庞大,但弘扬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重要的是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祭孔大典采用立体传播方式,运用融媒体的传播方式,2021年“全球云祭孔”网络直播活动采用“济南演播室+曲阜、沧州分会场+各地直播点”相结合的形式,对海内外40余家孔庙和文化机构的祭孔大典进行多渠道、集群式的实时直播报道,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参与,共睹祭孔大典的恢宏盛况。这种数字化、云直播的立体视听传播让海内外观众直观地感受祭孔活动和儒家文化,扩大了祭孔大典的全球影响力,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强大的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形象,构建中国文化强国形象,赋予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承以信心。

四、结语

祭孔大典作为中国民俗文化活动中的璀璨明珠,包含大量表达个人情感、信仰、道德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的非言语符号,有助于激发文化和情感记忆以及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帮助建立强有力的文化信任,是中国人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解读非语言符号,才能全面把握孔子的民族文化, 保存和拥有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利用非言语传播方式展现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让人们感受非语言符号和文化的独特韵味,体验非语言符号的独特魅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乐舞言语符号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龟兹乐舞
学符号,比多少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符号的由来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敦煌乐舞美彩墨写精神
———史敦宇艺术作品欣赏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