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琳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阅读的价值有目共睹。阅读有益的书能启迪心智,润泽心灵,塑造正确的三观,对于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且重要的影响。因此,关于阅读、关于阅读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人高度关注与重视。在这一大背景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除了精心选录了或文笔优美或意蕴悠长的较短篇目,更开设了“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向学生推荐经典书目,引领与鼓励学生走进书籍的海洋,感受阅读的魅力与快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注重“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工作,更应当意识到其推荐的书目都是整本书,并给予学生恰当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引导。这样,学生在课外进行的整本书阅读才能与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短小篇目形成良好的衔接,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提升。
整本书的篇幅较长,小学阶段学生拿到厚厚的一本书很容易产生抵触与排斥的情绪,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而当产生了这一消极情绪时,学生自然便再难以有效融入整本书阅读之中,对实际阅读效果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为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巧妙点燃学生对具体阅读书目的探索热情与阅读欲望。当学生内心产生了好奇,想读、愿意读时,其自然无需他人过多地督促便能主动融入阅读之中,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也能获得更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效果。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是《十万个为什么》。对于这本书,我并没有要求学生一开始就直接阅读,而是有意识地为他们设置了一个个问题:为什么家里用的铁锅使用完毕之后里面会有一层锈迹?为什么没有吃完的面包在正常的室温中会变得坚硬?为什么着火的时候会用水来灭火?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喝水补充水分?为什么打开的啤酒会有一层白泡沫?这些问题包含的现象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大家都有所经历,但是具体为什么,不少学生却表现得较为茫然。这种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使得学生们内心好奇的“小火苗”被充分点燃。此时,当我向学生推荐《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并告诉学生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寻找到答案时,学生很容易产生阅读的兴趣。可以说,巧妙创设问题,学生对于《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的阅读热情被巧妙点燃,而这很好地奠定了接下来积极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情感基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这就导致他们在阅读整本书时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显然,这不利于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效果,也无益于其获得长远的发展。这一情况,教师应当事先考虑到,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制订详细的阅读计划。当学生能按照计划,一步步去执行时,整本书阅读的节奏便能得到控制,也更容易将整本书阅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阅读行为。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是徐光耀的《小兵张嘎》这部长篇小说。对于这一推荐书目,我先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全书共分十九章,不少学生便计划分十九天阅读完这本书,每天坚持阅读一章。这样便将一本较长篇幅的小说转化成了每天需要读、每天所读内容不会过长的读物,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抵触情绪。此外,我还有意识地同学生强调,制订了阅读计划后,要严格地执行,每天做到必读一章,如果因为其他事情耽搁,必须做好相关安排,比如提前抽出时间去阅读,或者在接下来的一天中将落下的内容补充上,以追赶正常的阅读进度。经过这样一番引导与指点,学生对于《小兵张嘎》这本书的阅读计划更加清晰,大家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去进行,切实保障了最终的阅读效果。制订清晰的阅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阅读,对于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来说,具有不容小觑的意义。
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应当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显著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及其阅读水平。
如五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推荐的是《中国民间故事》,在课堂上教师以具体篇目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图书的目录、所在位置等。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详细展开《中国民间故事》这一整本书阅读之前大致知道这本书包含的主要内容,形成初步的认知。学生透过目录中的一个个小标题,寻找对应的页码快速翻到感兴趣的故事进行阅读,而不是漫无目的、费时费力地翻找。显然,这一读前阅读目录的环节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又如,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是“中国四大名著”,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示范边阅读边做批注的方式,鼓励学生静下心来阅读,并以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疑惑、见解等。这对于学生获得高质量的阅读效果,加深对中国四大名著的认知与理解显然将产生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做批注这一阅读方法,还能在其他书目的阅读中灵活运用,保障实际阅读的效果。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升整本书阅读质量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总之,相较于篇幅较短的阅读篇目,整本书阅读强调阅读,更强调“整本书”,其篇幅长,跨度大,对学生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巧妙施教,科学引导,点燃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并在徜徉于知识海洋的过程中建立起对外界事物更为深刻的认知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