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怡
传统泥塑的造型质朴夸张,色彩淳厚,人物神态逼真,极具动感,有利于幼儿的观察和欣赏,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本文立足中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可能,阐述了分阶段、分步骤、比较式地引导幼儿感知传统泥塑和分泥塑形的区别,体会泥塑作品的外形特点、色彩搭配、造型创新等特点,支持幼儿模仿和创造泥塑艺术品、发展艺术创想能力的策略。
一、泥塑对幼儿的影响
传统泥塑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始终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幼儿在泥塑作品面前的流连忘返,证明了这一艺术形式经久不衰的魅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时常自发地玩泥、捏泥的泥工游戏,幼儿流连忘返游戏,使教师感到他们执着探究藏着的对泥塑艺术的深深热爱。当然,这时的幼儿尚处于对泥塑的自由探索期,他们仅仅是玩耍,还未意识到泥塑的艺术性和社会价值,引领幼儿走进泥塑世界的是几本绘本。
在阅读角的图书里,幼儿看见了刊登着很多泥塑作品的图书:憨态可掬的动物,形态各异的娃娃,形象夸张的古代人物、神话人物,作品的质朴和色彩的厚重,传递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好奇。幼儿请教师读出图书里的话,得知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泥塑。幼儿的反应十分直接且简单:“就是和我们玩游戏一样,用油泥、陶泥捏东西吧?”有的幼儿说:“用泥巴也可以的!我爷爷说喝茶的壶就是用泥巴捏成的。还有煮药的罐子、我家里煲汤的罐子,也是泥巴做成的!我家里还有一个泥做的人,爸爸说那个是‘大卫,不是绘本里的大卫哦!”
看来,泥塑作品正在走进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表述来看,有不少经验都来自西方艺术,其实,我国有着悠久的泥塑文化,了解、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于是教师与幼儿讨论:“我们中国的泥塑还有什么样的作品呢?”幼儿决定寻找更多的作品来欣赏。有的说:“我爸爸妈妈会上网,我们可以从网上找到泥塑的图片。”有的说:“我家里有一个泥巴做成的小猪,是个存钱罐,我爸爸说是先用泥巴做出来,再用火烧就行了,我把它带来给大家看。”有的说:“我舅舅有一本大大的书,是介绍我们中国的泥人的,我把它带来给小朋友看。”于是,大家收集了泥塑的实体作品、图片、书籍,欣赏传统泥塑作品,很快就成为话题的焦点。那么,传统泥塑和幼儿进行的油泥、陶泥活动有什么不同呢,又该怎样开展活动?带着问题,教师引领幼儿走进了这个神奇的世界。
二、大胆设想尝试,初探泥塑造型手法
(一)支持自由探索的推进思考
越讨论,越熟悉,越自信,幼儿对泥塑作品生发了尝试的愿望,想要自己创造泥塑作品。教师考虑的是:幼儿做好了创造的准备了吗?是需要一些技能的储备呢?还是首先给予幼儿自主探究的空间、不要先入为主呢?在思考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张“六个解放”浮现在眼前。幼儿是天生好奇的学习者、探究者,教师不应用成人的、成熟的、现成的某种技能直接灌输给他们,那样就剥夺了幼儿自由想象和自主创造的积极性和权利,应当充分发挥幼儿大脑的思考、眼睛的观察、双手的操作、语言的表述与交流等感官学习的作用,让幼儿自由地参与活动,自主思考和交流。让幼儿“活”起来,探究和创造才能火起来,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潜能。
当幼儿对泥塑产生了自己的思考、推理、愿望后,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去尝试,只有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才能感受到方法的正误,发展良好的动手能力。“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启示教师:幼儿的经验、能力是操作探究中得到发展的。说做就做,幼儿跟随自己的设想创作起来。他们说:“泥塑就像捏油泥,我们也可以做呀。”那么应怎样创作泥塑作品呢?幼儿争着表达自己的想法:“先搓泥,分别搓出人的身体、动物的身体、大树和房子的形状这样,再把各个部分用牙签连接起来。”有的幼儿说:“还可以用很细的吸管连接。”有的说:“能用茅根吗?或者细细的小木棒,用它们把泥块连起来。”对于幼儿的猜想,教师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大家去尝试,这是一个宝贵的猜想和探索的过程。
(二)从初探中发现的问题辨析
第一次创作:搓出作品的各个部分对中班幼儿来说并不困难,圆形、椭圆形、长条或方形,在幼儿的巧手中逐一显现。接着,幼儿用牙签、细吸管等材料连接各个部分。幼儿发现:这些材料成功地将部分连接成了整体,他们欢呼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过了一会儿,连接好的各个部分就开始软榻,有的甚至有脱离的迹象。幼儿感到困惑:“难道是牙签不够长?吸管不够结实吗?”于是,幼儿用长一些的小木棒来连接。这一次,作品比第一次的结实了,但连接的部位总是不容易融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缝隙看起来比较突兀,显得不是一个整体,不好看。幼儿看看自己的作品,再看看泥塑作品图片和实物,产生了困惑,他们问教师:“照片里的泥塑是怎么做出来的?我想看看。”
三、了解传统泥塑,体会传统文化韵味
教师感到,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出现了瓶颈,这既是探究的困难、阻力,也是激发幼儿求知欲望和挑战意识的机遇,幼儿在泥塑不成功的过程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他们意识到用分泥——组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泥塑活动。于是,教师带着“想看看”的问题,走进了下一个阶段:探索传统泥塑。
(一)传统泥塑的概念
传统泥塑方式分为搭架子、缠草绳、上泥三个步骤。当幼儿看见视频介绍中的制作方法很是讶异:原来,传统的泥塑不是直接捏泥啊,还要在泥里面搭架子、缠绳子呢。那么,人们创作泥塑为什么要搭架子、缠草绳呢?幼兒说:“因为搭好了架子,泥就能黏在架子上,也能连在一起,不会断开。”有的说:“搭了架子,‘人就能站起来了。”还有的说:“缠上草绳,这个架子就胖胖的了,就可以节约泥。要不然,要用很多很多的泥才能把架子填满。”观察得仔细的幼儿说:“我看到这泥塑作品的肚子很大,是不是里面缠了很多草绳?”幼儿认真看了看:“真的,肯定的。绳子缠多了,肚子就胖了。”
(二)传统泥塑的表现
传统泥塑所表现的形象浑厚质朴,有着天然意趣。中国古代的传统泥塑起源于图腾崇拜、神灵崇拜,人们以此祈祷安康幸福。传统泥塑的形象也很多,并且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产生了许多的变形和丰富,就有了今天看到的及其繁多的形象和色彩。发展到今天,许多泥塑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使用搭架子、缠绳子的复杂工艺,泥的性状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好操作和塑型,这是人们在长期的创作中不断改进的结果。幼儿对古人的智慧十分佩服。从一块泥巴,变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艺术品,它们是人们生活智慧的见证,也是我们学习和继承的优秀传统,与其说传统泥塑表现的是各种事物的形象,它在幼儿的眼里更是存在于远古时代的一份记忆,在今天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四、挑战传统泥塑,思考实际操作可能
了解了传统泥塑和它的创作方式,幼儿不禁想要尝试这种繁复的工艺。教师鼓励幼儿思考:“你觉得能做吗?你会怎样做?”幼儿的反应不一,有充满自信的,也有十分犹豫的,大多数幼儿都愿意尝试一下。但他们说:“我觉得搭架子、缠绳子、铺泥都不难,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教师和幼儿一起再次观察了传统泥塑的制作方式,并得到确认:可以做。教师感到幼儿天然的探索愿望、挑战的信心,是激励他们尝试这一工艺的内在动力。并且,搭架子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操作性和创造性,这是十分吸引幼儿的。
(一)再尝试——搭、扎、铺的乐趣
1.搭架子的苦与乐
“搭架子”既是艺术创作,也是对空间感知的表达。中班幼儿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基础和构建经验,如果在建筑游戏中积累了有效的技能,能为搭架子提供参考。“搭架子”是横跨艺术、科学、社会等领域的创作活动,教育辐射意义超过了艺术创作本身。在搭架子的过程中,幼儿首先观察了用于搭建的材料:小棍、树枝、吸管,他們在想:用哪种材料来搭架子好呢?有的幼儿觉得小棍最结实,树枝有些脆,吸管不够坚硬,有的幼儿则愿意尝试不同的材料。
在自己的设想下,幼儿开始动手搭架子,他们第一次学习使用绳子和材料与材料绑在一起。幼儿模仿工匠那样,用线绳把两根小木棍捆起来,形成头部和身体。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幼儿的惊呼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欢呼是因为取得了成功,惊呼这真的“太难了”。由于动手能力的差异,有的幼儿只能把材料胡乱地系在一起,显得很杂乱,于是解开重来。有趣的探索和艰难的尝试并行,幼儿体会到自己的成长,也感受到成功的不易。望着自己搭出的架子,幼儿的信息、自豪远远覆盖了那些艰难、忍耐。幼儿从搭架子的过程中得到了心智的成长、技能的成熟和对自我新的认知。
2.缠草绳的行与思
架子搭好了,要往上缠绳子,幼儿用棉绳替代了草绳。有的幼儿十分谨慎,仔细地、工整地缠绕绳子,然而这样精心缠绕的绳子却是最容易散架的。教师引导幼儿回到介绍中,得知工匠们并不把绳子缠绕得很工整,正是防止它散开。幼儿明白了一种创作方式都有它的要求,应当遵守。于是,幼儿不再缠绕得工整,反而成功了。教师深刻地体会到“做中学”的意义:幼儿是在操作和反思中发展的,在“犯错”中发展。纵然成人的指导、告知是多么的正确,幼儿仍然需要自主、充分地探究,方能获得有效的经验。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应以任何理由代替他们、包揽他们,而应给予幼儿最大程度的想象和探索空间。
(二)续探索——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1.用幼儿的视角思考实践可能
幼儿采用的是干净的陶泥或软质的油泥,怎样把泥铺在缠着绳子的架子上?教师把问题教给幼儿,就会发现积极开动脑筋做出解答的小天使。幼儿说:“要一点一点地铺,不然太多了,一下子就会做得很胖,不好看。”有的说:“也可以把泥搓成圆,这样就能铺挺大的地方。”如何铺泥是从幼儿视角出发的,教师对幼儿的思考都予以尊重和肯定,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实施铺泥。
2.用幼儿的方式探索创作方法
开始铺泥,幼儿在已有经验和创作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下,其速度和策略也各不相同。教师发现,那些一开始就很大胆、铺得较快的幼儿,往往需要拿回一些泥;而另一些比较谨慎的幼儿,则是少量少量地铺,虽然慢,但返工的机会更少。两种方式铺成的泥,在外观看来并没有很大的差差距,教师感到幼儿的个人特征显著影响着它们的行为方式。已有幼儿体会到了铺泥速度对作品呈现的作用:铺得慢一点能铺得更均匀、好看。幼儿说:“不能图快,要慢一点、很仔细,我们也能做出艺术家那样的泥塑。”探索到这里,幼儿发展出了泥塑的技巧,这并非由教师主导教授,而是出自幼儿的感悟和需要。
3.用幼儿的审美分享创造感悟
传统艺术的魅力之一在于它的受众广泛、被许多人喜爱,从而能流传久远,成为艺术经典。那么,幼儿会怎样看待自己与同伴的创作呢?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些欣赏能力的幼儿十分专注地相互观察作品的特色,交流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感受,不断互换信息,提升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教师深信:每一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发现美的种子,欣赏、创造、分享、共学,是激发这粒种子成长的养分,它们形成一个美的闭环,呵护、鼓舞着幼儿向着美的事物出发。
(三)展未来——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1.重视幼儿的“我”思考
传统泥塑为幼儿带来了什么,应当由幼儿来发声。快乐、喜爱是他们最多也是最深的感受,幼儿有许多的话想说。为此,教师以幼儿的交流为内容创作了“欣赏日志”,记录幼儿在欣赏和创作传统泥塑过程中的语言、交流过程,再回放给幼儿看,体会“我”的成长。幼儿还有很多无法用语言来表表述的感受,如憨态可掬的动物、琳琅满目的街景等,都以幼儿回忆、评论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日志里。
2.激发无垠的“我”创新
传统泥塑传承到今天,有保留的优秀做法,幼儿学习了这些方法,对自己有了信心,就愿意尝试更大的舞台。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传统泥塑在幼儿的眼中活力满满,在新时代也发挥出更强有力的回响,吸引幼儿不断深入地思考、探索。幼儿说:“我还要继续做泥塑,还要做很多你们都没见过的东西。”创新的动力、可行性就藏在稚嫩的豪言壮语中。
四、结语
总之,艺术之所以动人心魄,它的优秀传统、大胆构思、奇思妙想等特质均是打动我们内心的可贵价值。我们从传统泥塑中走来,还将走向未来。幼儿在探索传统泥塑过程中的猜想、尝试、探索和再试的勇气都彰显出他们活跃的思维和充满灵气的想象。在艺术创作中,技能是可以经过练习得以加强的,但坚韧的学习力、丰沛的想象力是需要在自由自在的氛围和激励信任的支持中养育和喷发的,它不应受到技能的约束,教师应当积极鼓励、支持幼儿的大胆构思和主动学习,推动艺术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