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研究

2022-12-15 09:41张树春丰志培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养长三角安徽省

张树春 丰志培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001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是政府大力倡导的新型养老模式,也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突破口。安徽省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之一,比全国提前一年步入老龄化[1]。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6.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8.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15.9万人,占比达到15.01%,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2]。同时安徽省生态环境优美,中医药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的潜在优势。

一、安徽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s)。

1.独特的资源优势。安徽省是长江淮河两大气候带的过度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安徽风光瑰丽,甲冠天下,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适宜老年人养生养老。除了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外,安徽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相对充足且成本较低廉,为安徽省养老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2.中医药基础雄厚。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和卫生资源在“医养结合”服务中发挥优势,对于治疗老年人慢性病、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安徽省素有“南新安北华佗”的美誉,古老的徽州大地中医名家辈出,张恒春、余良卿等中医药老字号蜚声中外。目前,安徽省已查明中药材品种达3578种,居华东地区首位,全国第六位。此外,亳州市作为“四大药都”之首,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安徽省作为中药资源大省为中医药健康养老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3]。

3.“医养结合”服务基本成型。安徽省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医疗机构内设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救助站,医养签约合作、医疗服务嵌入家庭社区四种基本模式,初步实现医养融合格局。截止2020年9月,在服务设施上,全省已有医养结合机构489家,从业人员20383人,医疗总床位16989张,养老总床位73680张;在老年健康管理方面,每年为老年人提供包含生活方式、健康评估、体质辨识等内容的中西医健康管理服务,在机构服务方面,包含托底保障、低、中、高端多种层次,面向健康、失能、失智等老年群体提供多种服务,在合肥等地“智慧养老”“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型[4]。

(二)内部劣势分析(Weakness)。

1.“医养结合”服务供需不平衡。安徽省养老设施总量不足,服务覆盖面窄等供需矛盾突出。截至2020底,安徽省有医疗卫生机构29391个,床位40.8万张,每1000人口平均拥有社会机构床位数约为5.73张,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开放的床位更少,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此外,安徽省养老服务的供给与老年群体的需求不匹配,对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没有过多关注,老年产品也较为单一,供给侧服务滞后。

2.要素支撑体系不健全。安徽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尚处于发展阶段,人才、政策、资金等基础支撑要素薄弱。从人才层面上看,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需要有医、养、护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安徽省持证人员仅数千人,在数量上专业人员存在缺口,在质量上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素质不高;在政策层面,安徽省虽然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促进了省内养老服务发展,但对于服务标准、行业规范等未作出具体的指导,相关制度规章有待健全;在资金层面,安徽省中医药养老服务起步较晚,投资主体不够多元化,独资企业占比相对较高,社会资本参与率较低,融资渠道窄,资金的缺乏限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的开展。

(三)外部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国家政策导向。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201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一里程碑文件的出台促进医养结合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及2021年习总书记考察河北省承德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时的重要讲话,为医疗与养老的融合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

2.长三角一体化战略。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0年,习总书记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养老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这是历史赋予安徽省老龄事业向更高程度发展的重大机遇。安徽要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与长三角地区优势互补,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共建养老对接合作新机制,实现养老机构的转型升级和医养结合的深入发展。

3.技术革新速度加快。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养老作为养老服务发展的新趋势,逐渐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养老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家庭、社区和机构等多方养老资源的对接。科技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赋能,推动养老模式变革,使大多数老年人享受高效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四)外部威胁分析(Threats)。

1.外部竞争加剧。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安徽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名单中沪苏浙皖共有20个城市的57家养老机构跨区域开放,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养老服务的“洼地”,如何进行目标定位,吸引更多老年群体是一大难点[5]。

2.医养结合支付体系缺失。目前,老年人“长寿不健康”和失能、失智状况逐渐上升,而老年慢性病具有病期长、费用高的特点,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需求突出,中国尚未出台养老护理保险,导致慢性病老人通过住院获得医保支付资格,降低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医养结合支付体系是医养结合持续运行的保障,养老与医疗服务分割运行,医保基金难以与养老机构进行结算,缺乏统一的医养结合支付体系。

二、安徽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一)优势——机遇策略。

1.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安徽省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应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养老新模式。皖北地区以亳州为例,中医药产业链较为健全,可打造为“中医药养生养老”示范基地;皖中以合肥为代表,创新能力强,智慧养老已初具规模,皖中可发展为“智慧医养”示范基地;皖西是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可打造为“旅居文化养老”示范基地;皖南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可打造为“休闲养老”示范基地;皖东位于长江三角洲西部,作为安徽省农业大区,可打造为“乡村养老”示范基地。

2.发展智慧养老新模式。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数字健康工程,打造“医养护”三位一体智慧养老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深入分析老年群体需求,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研发简便易行的智能终端,在填平“数字鸿沟”的基础上,提供精确化的智慧养老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加养老服务供给。政府建设并监管智能养老服务平台,大数据分析老年人的需求,智能终端将信息传送至养老机构或社区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精准服务,同时,传递健康信息给老人及家庭,老人及家庭进行评价和反馈,智能终端开发商和相关参与者进行完善。[6-7]

图1 “医养护”三位一体智慧养老模式图

(二)劣势——机遇策略。

1.政府主导,加强支持保障力度。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依托安徽省的资源优势,加快出台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的地方标准,在行业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做好规划和指引。在养老服务供给侧提供可落地的政策实施细则,加大对民营机构的扶持,简化审批程序、加大税费优惠;在需求侧,对老年人设立准入机制,为需求多样化的老人匹配合适的养老机构,为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在资金方面,推进政府和社会合作(PPP)模式,由政府搭建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支持,建立企业,单位和个人组成的非营利性基金会,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设施建设和运营,为养老事业提供资金支持。

2.强化医养结合人才的培养与管理。首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中医药院校增设老年护理、预防保健、慢性病防治等相关课程,优化人才培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强化从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使从业人员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8];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人才,推进人才柔性流动,深化与长三角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其次,为缓解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养老成本的压力,可借鉴美国“时间银行”养老模式,鼓励志愿者和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养护服务,缓解医养护人员供需不足的矛盾。

(三)优势——挑战策略。

1.开发养老地产,打造中医药养老品牌。长三角一体化对于安徽省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物价水平较高,老龄化率较高,养老成本较大。随着人口进一步向城市群集聚,带来巨大人口红利,安徽省作为核心城市辐射的周边区域,自然资源丰富,物价水平较低,安徽省应立足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开发养老地产。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作为医疗体系中独特的卫生资源,通过“天人合一”“辨证施治”的整体观念及对慢性病的独特疗法[9],在老年疾病的“医、养、防”方面发挥巨大优势。中医药从养生保健到医疗康复不断倡导预防为主的“治未病”理念,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节、功法运动、药物及非药物疗法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关口前移,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安徽省中医药资源雄厚,中医药与健康管理相结合,打造中医药特色养老品牌。

2.建立行政协调机制,加强监督评估。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治理机构,对医养结合机构和服务进行统一的管理,避免权责交叉、多头管理;在地方政府层面,加强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可构建以政府为主,第三方机构为辅的监管模式,建立医养结合服务平台,设置医养结合需求和服务的评价指标,掌握老年群体需求的动态转变,实现供需匹配。

(四)劣势——挑战策略。

1.开展“医养融合”互助养老模式。随着“银发浪潮”的冲击,互助养老模式顺势而生,结合传统养老的优点,高效利用社区资源,成为养老模式中的“第三条道路”[17]。在互助养老模式中融入医疗服务对老人进行健康管理,对老年群体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以分级模式对老人进行评估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老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对健康老人进行“康养结合”,疾病老人进行“医养结合”,实施社区首诊与双向转诊相结合制度,为急患老人开设绿色通道,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实施“护养结合”,最后对医养服务进行效果评估,进一步提升医养融合服务的质量。

图2 “医养融合”互助养老模式图

2.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政府对弱势群体进行医疗援助,发挥兜底保障的作用,解决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医养护服务的统一支付平台,方便老人在医、养、护机构之间转诊,实现医养服务的有效衔接[11]。

三、总结

综上所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缓解当前老年群体健康需求和养老需求的可行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应对“银发浪潮”,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出路。安徽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养老和医疗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雄厚的中医药基础和医养结合模式,安徽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内部优势明显。“十四五”时期,安徽省面临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长三角一体化和新一代科学技术的革新等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应对供需不平衡、要素支撑体系不健全和外部竞争加剧等挑战。因此,发展安徽省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应做好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推广智慧养老模式、完善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开发养老地产,打造中医药养老品牌、发展“医养结合”互助养老新模式等,保障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实现健康老龄化。

猜你喜欢
医养长三角安徽省
成长相册
医养当兴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