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国
(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 铁岭 112000)
近年来,铁岭市苹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推动农民创收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苹果轮纹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1]。我市一般园区苹果轮纹病发病率在10%左右,有些园区可达30%以上,受害果实初期以果点为中心出现浅褐色的圆形斑,后变褐扩大,呈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其外缘有明显的淡色水渍圈,界线不清晰。后期病斑扩展引起果实腐烂,有酸腐气味,有时渗出褐色粘液。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2],由于长期使用单一农药,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难度加大[3]。目前市场上防治苹果轮纹病的药剂很多,但是常用的就几种,防治效果不明显[4,5]。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筛选适宜当地的高效药剂势在必行。本研究选用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进行不同浓度的药效试验。
试验地在铁岭县镇西堡镇,壤土,肥力中等,供试苹果品种为‘寒富’,树龄11年生,栽植密度60株/666.7 m2,全域苹果轮纹病为自然发病,田间管理一致。
试验设6个处理,即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含10%吡唑醚菌酯、20%戊唑醇)2 500、2 000、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 000倍液,以喷清水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2株,随机排列,4次重复。施药时间在8月5日和8月20日,晴天施药。施药前无病害发生。施药设备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D000115型),施药量为150 L/666.7 m2。
采收期(2021年9月20日),每处理选取1株具有代表性且发病均匀的树,调查包括落地果在内的全部果实,记录总果数及病果数。
贮藏期,每处理选出50个无病虫害或机械损伤的果实装入果箱,在室温下自然存放,定期调查总果数及病果数。
病果率(%)=调查病果数/调查总果数×100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病果率-处理区施药后病果率)/空白对照区病果率×100
用DPS统计软件,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表1表明,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高,为87.35%;其次是2 000倍液处理的,为82.77%;2 5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低,为73.15%。可以看出,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相应提高。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1 000倍处理的防效为84.87%,好于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2 000倍和2 500倍液处理的,低于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1 500倍液处理的。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的适宜浓度为1 500倍液。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轮纹病采收期的防效 %
贮藏15、30d的调查结果(表2)表明,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8.57%、89.71%;其次是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处理的,为85.71%和86.76%。可以看出,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的适宜浓度为1 500倍液。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轮纹病贮藏期的防效 %
试验药剂30%吡唑·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最高,为87.35%;贮藏15、30 d的防效也最高,分别为88.57%、89.71%。可作为苹果轮纹病的有效药剂加以应用,其有效成分用药量为287mg/kg。在使用时期上,建议套袋果园在套袋前及果实摘袋后各使用1次,对非套袋果园应视发生情况及气候条件在幼果期、膨大期及近成熟期酌情用药,注意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