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业视域下我国残疾人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2022-12-15 08:35王竞一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象限残疾意愿

王竞一

(重庆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2160)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中指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为促进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2018年1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等15部门联合提出了《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其中涉及残疾人的包括帮扶残疾人就业、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完善帮扶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等内容。2021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决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帮助残疾人通过生产劳动过上更好更有尊严的生活。残疾人群体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创业是他们体面就业的选择之一。

残疾人创业者主要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例如:全国自强模范严三媛为视力残疾,她创办了无锡好轻松盲人推拿按摩有限公司;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王国胜为肢体残疾,他创办了驼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国诚信之星崔万志为言语残疾,他创办了合肥浩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国自强模范邱浩海为听力残疾,他创办了深圳市声活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教育是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的最主要方式和手段,文章对残疾人创业教育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实现优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成果。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院校录取的残疾人数为57477人,平均每年仅有一万多残疾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还有很多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残疾人,他们同样需要以创业助就业,同样需要接受创业教育。文章将以这部分残疾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包容性创业视域下适合我国这部分残疾人的创业教育模式。

二、残疾人创业教育常见问题分析

(一)教育内容与创业需求脱节。虽然很多地区为残疾人群体开设了创业教育相关培训,但是其培训内容与其他群体的创业教育大同小异,残疾人群体的身体状况不同于其他健康群体,而且这些学员各自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其能够从事的创业项目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普适性”的创业教育内容在很多时候,会与残疾人群体的创业需求脱节,无法满足该群体真正的创业所需。

(二)教育形式重讲授轻示范。根据资料显示,很多残疾人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因此,相对其他群体,他们对学习更倾向于“手把手教”“面对面学”,但目前针对残疾人的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采取理论讲授为主,示范操作为辅,甚至完全依靠理论讲授来带动创业教育,导致很多学员“听不懂、学不会、用不熟”,最后,创业教育也流于形式,事倍功半。

(三)教育师资队伍实践性不足。目前,很多残疾人在开展创业时,都需要“扶上马送一程”,之后才能够进行“自由搏击”,但是,很多从事创业教育工作的都是学院派出身,他们没有“实创”经历,能够教的大多为理论知识,很难对学员进行“扶”和“送”。此外,部分教师也不具备开展残疾人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不熟悉残疾人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区别,以及残疾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也难以针对不同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的残疾个体提供“定制化”的创业教育,这些均导致教师队伍与残疾学员之间的不匹配。

以上问题,令很多地区开展的残疾人创业教育成为“纸上谈兵”,成为报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文本,但是,却没有得到教育之后想要的成果和成效,要让残疾人创业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出教育的效果、显现出教育的力量,应针对该群体的特点,创建适合他们的创业教育模式。

三、残疾人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一)创业教育内容。创业教育内容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创业素质教育,涵盖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需的基础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等;第二类是创业理念的教育,涵盖创业精神、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第三类是创业实践与能力训练教育,涵盖创业技能方面的知识;第四类是商业知识教育,涵盖企业创建、企业管理、企业运营等方面的知识。

(二)残疾创业者四分图模型。创业意愿是创业者是否开展创业行动的基础,创业能力是能否创业成功的关键,每位残疾人的创业意愿并不相同,其拥有的创业能力也不一样,将残疾创业者按照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象限,构建残疾创业者四分图模型。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残疾创业者四分图模型

E1: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都弱。处在该象限内的残疾人自身并没有创业的想法,也不具备创业能力,之所以选择创业,大多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不得已才选择自己创业谋生,他们的创业选择是被动的,这些创业者大多属于生存型创业者。

E2:创业能力强但创业意愿弱。处在该象限内的残疾人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但是或因其已经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或因各种资源的限制等,他们并没有很强的创业意愿,即便目前处于创业状态,但当遇到合适的就业机会,或者是有其他的选择时,他们随时都可能放弃创业。

E3: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都强。处在该象限内的残疾人不仅具有很强的创业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即便在创业过程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大多属于机会型创业。

E4:创业意愿强但创业能力弱。处在该象限内的残疾人具有很强创业意愿,但是却缺乏创业能力,因此他们的创业成功率不高,在遭遇失败后,一部分人会放弃创业,但是当遇到他们认为合适的机会时,他们依旧会选择再次创业。这部分群体也大多属于机会型创业者。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将处在E1、E2、E4象限内的残疾人转变到E3象限内。

(三)构建阶梯型残疾人创业教育模式。因为残疾人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不同,且他们自身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也不相同,所以,针对残疾人群体开展的创业教育不能一刀切,而应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结合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残疾创业者四分图模型,构建阶梯型残疾人创业教育模式,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阶梯型残疾人创业教育模式

1.创业素质教育。主要针对处在E1象限的低创业能力、低创业意愿的残疾人群体,因为这部分知识内容大多是在系统的学历教育阶段获取的,而很多残疾人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系统的学历教育,后面也没有条件进行自学,所以导致该部分知识的缺失和不足。教育方式可采取传统的理论讲授型,根据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进行分班,选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传授,例如:部分肢体残疾和言语残疾的,完全可以和正常学员一起到学校及相关培训机构进行线下学习,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的,考虑到有些线下课程无法通过“看”和“听”来接收到,可以使用特殊教程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线上或线下的答疑解惑等,帮助他们在短时期内快速掌握创业素质教育的相关知识,而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因其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可以忽略该部分的教育内容。该阶段的教师主要以专业课程教师为主,但考虑到这部分群体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本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推进知识的传授。通过该阶段的教育,将E1象限内的残疾创业者朝E2象限转化。

2.创业理念教育。主要针对处在E2象限的低创业意愿、高创业能力的残疾人群体,这部分残疾人,过去大多克服身体的不便,在学校或采取自学的方式接受过一定的教育,这些教育帮助其积累了一定的创业知识,拥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但是,因为自己和普通人的一些区别,他们对创业的信心不够、意愿不强,所以,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成功的残疾人创业典范、讲解一些创业政策,尤其是针对残疾人创业进行扶持的相关政策,根据他们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帮其接触适合各自特点的前沿科技、创业项目。唤起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心,教育方式采取模范引导型的教育方式为主,教师主要以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创业者为主,尤其是一些残疾创业者,教育的地点可以选择在这些创业者的企业,通过这些人的现身说法,通过创业环境的感染,唤醒学员的同理心,提升学员的自信心,最终激发他们的创业意愿。通过该阶段的创业教育,将E2象限内的残疾创业者朝E3象限转化。

3.创业实践教育。主要针对处在E4象限的高创业意愿、低创业能力的残疾人群体,这部分群体虽然和处在E1象限的残疾人一样具有较低的创业能力,但他们的区别在于:这部分残疾人大多通过在校学习或自学的方式,掌握了创业素质教育内容,但因为身体原因,他们往往理论有余实践不足,因此需要接受创业实践教育。具体可采取体验学习型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组织适合他们的技能培训,例如,部分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的可以去一些电商企业进行学习,听力残疾、视力残疾的可以去一些创意性的、服务性的企业进行学习。通过安排他们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或者在这些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系统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全方位地培养他们的创业实践能力。同时,根据这些群体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帮助其筹划一些适合自身特点、能够发挥自身优势、规避自身劣势的创业项目,相关部门为他们的创业活动做好服务工作,让其通过一些小的创业尝试,在“干中学”,在“创中练”,提升他们的创业成功率。该阶段的教师主要以专业的创业导师为主,他们不仅能够带领这些人进行创业实践,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选择创业项目。通过该阶段的创业教育,将E4象限的残疾创业者朝E3象限转化。

4.商业知识教育。主要针对处在E3象限的高创业意愿、高创业能力的残疾人群体,因为市场瞬息万变,地方政府和当地残联等应起一个桥梁纽带作用,采取帮助扶持型的教育方式,根据他们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不仅组织他们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学习交流,还要鼓励支持他们参加一些企业峰会、财经论坛等活动,帮助他们启发新思路、碰撞新点子。同时,在他们开展创业的过程中,要为他们配备“创业医生”,为他们进行创业把脉,做好各项“后勤服务”工作,帮助他们扫清创业中因身体不便而产生的“障碍”,为他们的创业活动提供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该阶段的教师可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面,教师的首要目的不是“教”,而是“扶”,教育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创业扶持”,通过该阶段的创业教育,保持他们的创业意愿,持续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

创业在广义上的解释不仅仅包含创办企业,还包括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以上的残疾人创业群体主要针对的是非精神残疾和非智力群体,对于智力残疾和部分精神残疾群体,因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偏弱,可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方式教授其一些简单的手工技能,让其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这些技能实现就业,这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创业。

四、小结

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残疾人创业成功,但是更多的残疾人创业仍属于生存型创业,其创业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好坏,教育是提升其创业能力的途径之一,因残疾创业者在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方面的不同,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不应一刀切,而应根据其不同特点进行区别对待。文章对我国残疾人创业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创业教育内容和残疾创业者的特点,提出了残疾创业者四分图模型,构建了阶梯型残疾人创业教育模式,并给出了具体的教育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议。

猜你喜欢
象限残疾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