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群,徐 航,阳绿清,廖喜琳,卢小菊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1)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以及护士的综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强调,要加强护士培养培训,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护士岗位胜任力是护士潜在的、发展的、持久的综合特征,在职业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能区别绩效优秀与绩效一般的能力[1]。最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医疗机构在进行护理人才的选拔和考核护理人员的过程中会以护理岗位胜任力作为相关的依据和标准[2]。高职护生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后备力量,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是高职护理教育的重点[3]。目前,我国高职护理教育还存在课程设置结构与专业实际需求脱节,课程设置缺乏活力特色等一些问题[4]。为了提高高职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激发护生的职业向往和学习动机,本课题组基于护理职业岗位,引入临床护理垂直管理模式(即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采用情景式模拟实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设中医学校2018 级高职护理专业3 班94 人为实验组,其中男生6人,女生88 人,年龄19~20(19.6±1.1)岁;2018 级高职护理专业1 班92 人为对照组,其中男生8 人,女生84人,年龄19~20(19.4±1.3)岁。所有学生均为“2+3”护理对口招生入学,两组学生在生源、年龄、性别、已学课程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选取妇产科护理中输卵管妊娠破裂大出血抢救作为综合实训内容,所需完成的基础护理操作包括生命体征测量、鼻导管吸氧、静脉采血、静脉输液。两组均由基础护理学教师示范、训练和考核,综合实训中所用到的输卵管妊娠破裂案例的理论由同一位教师讲解。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发放护理操作技能视频→教师提前2周发放案例并讲解实训任务和目的→学生采用由学习委员、大组长、小组长、组员负责的小组模式操作练习→学生在护理实训病房借助高端模拟人SUSIE完成实训。
1.2.2 实验组 基于护理职业岗位,教师引入临床护理垂直管理模式(由学习委员、大组长、小组长、组员担任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的角色),采用综合情景式模拟实训模式。
1.2.2.1 建立全景模拟实训室 全景模拟实训室包括高端模拟人SUSIE、电脑设备监控室、心电监护等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并安装同步录播系统,将学生操作情况进行全程录播。
1.2.2.2 教学前准备 ①护理职业岗位职责培训:教师采用医院护理岗位职责标准(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分别对实验组同学进行岗位职责的培训,明确各个角色承担的工作内容。②教师指导案例分析、编制情景:提前2 周发放案例,并根据案例指导学生编制情景,分配角色。③病例编辑及用物准备:根据案例编制的情景,将实训案例和3个情景录入高端模拟人SUSIE,并进行调试,提前与实训室老师联系,按照临床场景要求进行教学环境和物品的准备。④学生准备:学生接到案例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场景的设置和角色分配,预习相关知识,按照角色任务,采用临床护理垂直管理模式,由护理部主任(学习委员)组织实训操作训练,分层级培训,并在课前组织预演。
1.2.2.3 教学实施 在全景模拟实训室进行。第一步,实训室教师课前调试好高端模拟人与电脑并准备好用物,开通同步录播系统;第二步,由教师介绍案例、实训目的、实训任务和环境;第三步,情景模拟,按事先分配的角色,以病区(小组)为单位,按要求进行场景模拟,护理部主任(学习委员)召集科护士长(大组长)现场观摩和指导,由病区护士长(小组长)组织本病区护士(小组成员)按照编制的场景进行实训;第四步,情景演示结束后讨论,包括学生情绪释放、情境模拟感受、录像回放、学生自评与他评,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
1.3 综合实训评价 选用董丽芳等[5]提出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包括基准性岗位胜任力和鉴别性岗位胜任力进行评价,并统计实验组学生对实训模式的反馈。
1.3.1 基准性岗位胜任力(知识和技能) 由妇产科护理临床兼课教师和基础护理学教师根据妇产科临床护理要求及基础护理操作标准制定团队情景综合考核评分表以及单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表,对实训进行考核,满分均为100分。
1.3.2 鉴别性岗位胜任力(综合实训期间岗位胜任力) 岗位胜任力的调查表采用夏雅雄等[6]研究的护理岗位胜任力调查表,对两组学生在综合实训结束后的护理岗位胜任力进行调查,评价指标包括:①良好的个人特质(每项1~5 分,共计40 分);②临床护理能力(每项1~5 分,共计65 分);③人际沟通能力(每项1~5分,共计25分);④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每项1~5分,共计25 分);⑤专业建设与自我发展能力(每项1~5分,共计30 分)。由学校护理专业的专兼职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如实评分。共发放问卷186 份,回收186份,有效回收率100%。
1.3.3 学生反馈 自制基于护理岗位的情景式模拟实训调查问卷,在实训结束后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实训模式的评价。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94份,回收94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基准性岗位胜任力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基准性岗位胜任力各评价指标得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基准性岗位胜任力各评价指标得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 别实验组对照组单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89.36±2.64①85.83±2.41 n 94 92团队情景综合考核87.06±2.41①84.53±2.37
2.2 两组鉴别性岗位胜任力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鉴别性岗位胜任力各评价指标得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鉴别性岗位胜任力各评价指标得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 别实验组对照组胜任力总分148.88±7.59①138.26±10.48 n 94 92良好的个人特质26.70±3.39①25.10±3.75临床护理能力54.30±2.74①53.08±2.94人际沟通能力20.95±3.82①18.69±5.67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22.14±3.12①18.06±5.44专业建设与自我发展能力24.74±3.47①23.30±4.41
2.3 实验组护生对基于职业岗位的情景式模拟实训模式的评价 见表3。
表3 实验组护生对基于职业岗位的情景式模拟实训模式的评价[人(%)]
3.1 基于职业岗位的情景式模拟综合实训能提高护生基准性岗位胜任力 基准性岗位胜任力作为职业的基本要求,要求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达到岗位要求,由表1可见,实验组的单项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团体情景综合模拟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与苏吉儿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我国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主要采用垂直管理模式,即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和护士的层级管理,在研究中引入了临床护理垂直管理模式,使学生更早接触到临床护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高职学生的职业向往,当学生们被冠以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和责任护士身份时,职位的神圣感使她们在组织操作练习和角色扮演中更加勤奋,学习动机也越来越强烈,在案例分析与情景编制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了理论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基准性胜任力。
3.2 基于职业岗位的情景式模拟综合实训能提高护生鉴别性岗位胜任力 鉴别性岗位胜任力主要是指护士在良好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和专业建设与自我发展能力的表现,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鉴别性岗位胜任力各评价指标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综合实训中,学生们随着身份角色的转换,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在接近临床真实场景的情景中,切实感受到护理工作的真实性,在实训中学生能从情景模拟的场景中掌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以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管理能力[8]。在模拟实训中,患者的病情是动态变化的,当发现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需迅速做出护理决策,采取护理措施,这对担任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护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护理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学生鉴别性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职业岗位的情景式模拟综合实训,顺应了高职护理教学改革的趋势,通过引入临床护理垂直管理模式充分激发了护生的职业向往和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高职护生的岗位胜任力,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实验组同学的高度认同。尽管基于职业岗位的情景式模拟综合实训与传统实训课程相比,优势显著,但情景模拟实训中,由于学生临床经验有限,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足,因此,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9]。为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1)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实施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收集更多的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临床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临床护理垂直管理模式随着护理管理的发展,岗位职责和任务也不断更新,需要教师时刻关注临床护理动态,这就使得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迫在眉睫。(2)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是高职护理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设计案例和编制情景时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每一个步骤,让护生换位思考,引导护生自觉关爱和理解他人,从而全面提高高职护生的岗位胜任力,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助力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