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凤,王艳琴,金 珊,方 向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断性不自主阵挛性抽动或无痛性强直,早期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后逐渐扩散至一侧面部其他面肌,以口角抽搐最为明显,严重时可累及同侧颈阔肌[1]。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或者天气变化可能会影响到HFS 的病情,导致病情加重。当前,治疗HFS 的方法较多,有口服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手术治疗等,但目前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这些治疗方法虽然能暂时延缓病情发作和进一步进展,但都不能根治HFS,远期治疗效果不好,且长久应用此类药物会加重肝、肾脏的负担,还会出现嗜睡、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患者不能长期坚持[2-4]。揿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费用低廉,临床运用易于被患者所接受。笔者予以揿针联合西药治疗面肌痉挛30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60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性别(例)病程(月)14.6±5.3①13.7±4.8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女30 30男14 13 16 17年龄(岁)39.77±10.1①39.73±8.0
1.2 诊断标准 参照《神经病学》[5]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面肌痉挛一般以一侧眼轮匝肌不受控的抽动为首要表现,严重时可扩散至同一侧面颊、口角,甚至可扩散至颈阔肌,每次仅持续数秒或数分钟,间歇期表现正常;在精神情绪刺激、焦虑、疲倦及失眠等情况下,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入睡后停止,一般不伴有疼痛;神经系统查体通常无阳性体征表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HFS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25~65 岁;③患者能够配合治疗,且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面部出现皮肤破损的患者;②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肝病、肾病和血液系统等疾病)的患者;③孕期和乳哺期女性。
1.5 脱落标准 ①由于个人因素未能按照所制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者;②在疗程期内患者出现明显面部皮损者;③在进入观察后接受了不符合本研究方案的其它治疗。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卡马西平口服,每次0.1 g,每日2 次,疗程为12 d,根据患者服用后的病情可选择性加大用量。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日摄入剂量应控制在1 g以内,并注意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2.1.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揿针疗法治疗。揿针疗法:以梅花针轻叩患侧面部,采用浅表弹刺法,使手法柔和温和,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使患侧面部全部受到刺激,直到敲击到一定部位时,造成患侧面部抽动为止,重复数次,然后在此埋针。揿针采用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0.25 mm×1.3 mm 华佗牌环柄揿针。埋针方法:对埋针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用镊子夹着针圈,针尖指向针刺部位插入,使环柄针在皮肤上留平齐,外面用胶布包好。埋针留针时间一般为24 h,留针过程中嘱咐病患大约每4 h 按皮下针1~2 min,以增加刺激强度;留针过程中有埋针的部位不能遇水,并注意预防该处的感染。每天操作1 次,连续治疗3 d 后休息1 d,为1 个疗程,3 个疗程结束后评估疗效。
2.2 观察指标
2.2.1 面肌痉挛强度分级 参照Cohen 分级标准[6]。0级:没有痉挛表现;1级:接受到外部刺激时会出现眨眼反射次数增多;2 级:出现轻度痉挛,眼睑和面部的肌肉可不受控地跳动,情绪刺激或疲劳时会诱发或者加重,面神经支配区域无功能缺损;3 级:面肌痉挛中度,颜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程度明显,伴随轻微的功能障碍;4 级:面肌痉挛重度,颜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程度严重,出现睁眼困难、不能说话、不能饮水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和日常工作学习。
2.2.2 面肌痉挛频度分级 依据Penn痉挛频度分级标准[7]。0 级:没有痉挛表现;1 级:刺激可诱发中度痉挛;2级:痉挛发作频率≤1次/小时;3级:1次/小时<痉挛发作频率≤10次/小时;4级:痉挛发作频率>10次/小时。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制定,主要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痉挛的频度和强度变化,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患侧面部无牵拉抽搐,痉挛完全缓解。显效:颜面部牵拉抽搐症状明显缓解,痉挛强度或频度下降2级及以上,在天气变化或情绪波动等外部刺激时偶有发作。有效:颜面部牵拉抽动次数减少,或痉挛强度下降1级,痉挛持续时间缩短。无效:治疗前后的痉挛强度分级及频度分级无变化。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不满足则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 治疗后两组痉挛强度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强度分级比较(例)
3.2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频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痉挛频度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频度比较(例)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面肌痉挛的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致病因素被认为与血管、占位性因素、感染等有关。而“血管压迫”学说被认为是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9]。发病机制现有两类学说,其一是“周围学说”,病变部位为面部无髓鞘的神经根,此处因为血管、神经等组织受压产生损害,产生脱髓鞘,使该处两轴突之间碰触,产生跨电位的异位电冲动[10];另一种为“中枢学说”,即面神经受压后,导致之前活动有节律的神经核发生逆行冲动,从而使静止电位激活,面神经核兴奋性增高,产生面肌痉挛[11-12]。
国外研究调查其发病率约为10/10 万[3],女性发病率偏高。西医保守治疗多采用口服以卡马西平为代表的药物,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肝肾功能损害、嗜睡、头晕、白细胞计数降低等诸多不良反应;还可以局部注射肉毒素,但注射次数过多会产生永久性眼睑下垂、面部僵硬等情况[13]。此外,微血管减压术也是治疗面肌痉挛的其中一种方法,但会出现面瘫、听力下降等情况,所以在应用方面有所限制[14-15]。
中医认为,面肌痉挛属于“瘈疭”“风证”“筋惕肉瞤”等范畴。该病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侵袭入脉导致气血痹阻,筋经失养,拘急不调而产生的一种病症,或由于血虚而生风或者肝风内动,风邪善行数变,上冲于面部经脉,导致面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面肌痉挛[16-17];或者由于慢性疲劳等原因导致心脾受损,心脾不足,筋经虚损也可导致胞轮振跳。筋赖血濡养,血旺者筋脉和谐,血燥者筋失所养,有学者[18]认为血不柔筋乃发病之根本。还有学者认为风痰阻络是面肌痉挛的重要病机[16]。陈明玲等认为本病致病因素主要为素体肝肾阴虚和肝风[19]。究其根本,局部气血瘀阻是导致HFS 的直接原因。治疗常规取穴有承泣、攒竹、翳风、瞳子髎等面部腧穴,或加远部腧穴太冲、合谷等以通络止痉。针灸在治疗此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目前针灸疗法已成为本病最常用的治法之一。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可配合运用隔药饼灸、耳针、头针等方法,也可穴位注射,或者配合肉毒素注射等方法,也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揿针,即为皮下埋针,属浅刺法,用专用小针具将其固定在腧穴部皮内或皮下长期埋藏的治疗方法,亦称埋针法,它是古代留针的进一步发展[20]。《素问·离合真邪论》中有“静以久留”的刺法,揿针疗法就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其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安全且刺激性小,故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多种疾病。运用揿针时,针体只需刺入皮部,不可达肌肉。通过经络和营卫气血的调节,对皮部进行适度的良性刺激,可以起到一定的止痉作用,尤其对于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的疾病,效果更为显著。一些疾病需较长的稳定持续刺激才能有显著的疗效,可采用揿针法[21]。揿针选取阿是穴可疏通局部气血,从而使经络得以通畅[22-2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痉挛强度、频度分级都得到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揿针疗法联合西药治疗面肌痉挛,在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的同时,减少了患者的不适症状,使其有得更好的依从性。揿针因其针体短小的特点,且其属于埋针疗法,便于操作,此外针体短小不会伤及内脏以及主要的血管神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