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14 07:51杨伟李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贺兰山产区酿酒

杨伟李东

(1盐池县自然资源局,宁夏盐池 751500;2吴忠市红寺堡区自然资源局,宁夏吴忠 751999)

宁夏酿酒葡萄产业从玉泉营农场起步,1982年该场率先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大型葡萄基地,1984年玉泉营葡萄酒厂[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成立,随后广夏(银川)贺兰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御马葡萄酒厂及贺东葡萄庄园、鹤泉、类人首、巴格斯等酒庄酒厂相继建立。宁夏葡萄酒产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和《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经过30多年的发展,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宁夏重要的特色产业之一,2012年宁夏被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吸收为中国第一个省级观察员。2016年7月18—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时指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质优良。发展葡萄酒产业,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20年6月8—1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视察宁夏葡萄产业时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2021年5月25日,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宁夏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农外发〔2021〕1号)。根据出台的建设总体方案,通过重点做足“葡萄酒+”的文章,延长深加工产业链,力争到2035年,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种植总规模逾10万hm2,年产葡萄酒6亿瓶以上,实现综合产值2 000亿元。将综合试验区打造成为黄河生态涵养的示范区、西部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的引领区、文旅教体融合发展的体验区、“一带一路”合作对接的先行区,打造中国葡萄酒全方位融入世界的窗口、农业特色产业深度开放发展的高地。

1 产区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3.8万hm2,占全国葡萄种植面积的1/3,是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现有酒庄211家(其中已建成酒庄92家、在建酒庄119家),年产葡萄酒1.3亿瓶,综合产值达到260亿元[1],形成了北至石嘴山,南至红寺堡、同心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

现有酿酒葡萄达36个品种(品系),红葡萄品种有赤霞珠、美乐、黑比诺、西拉、蛇龙珠、马尔贝克、品丽珠、马瑟兰等,白葡萄品种有霞多丽、雷司令、长相思、贵人香、威代尔等,红色品种占90%以上[2-3]。

2 产区优势

2.1 气候环境适宜、土壤无污染

得益于宁夏贺兰山东麓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呈南北走向的贺兰山形成的天然屏障抵挡了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寒流以及从腾格里沙漠带来的风沙,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50~240 mm,黄河水灌溉有效地补齐了降雨量的短板,加之较长的无霜期和日照时数,以及昼夜温差大,使得宁夏贺兰山东麓能够形成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区相媲美的气候条件。王 华等[4-5]对宁夏24个气象站点的30年(1979—2008年)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无霜期、干燥度(4—9月)、埋土防寒线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将宁夏酿酒葡萄气候划分为5个气候区,其中:4个适宜栽培区,1个不适宜区。4个适宜栽培区又按适宜程度依次划分为1区、2区、3区、4区。沿黄河两岸的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同心县、红寺堡区,银川市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以及石嘴山市平罗县、惠农区均在酿酒葡萄适宜栽培区的1区至3区范围内。

首先,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贺兰山冲积扇和宁夏黄河冲积平原之间,该区域土壤以冲积物为主,地势相对平坦,土壤侵蚀度轻,土壤以淡灰钙土为主,占50%以上,多为沙壤,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土层厚度为40~100 mm,pH值在7.5~8.7之间,有机质含量低,通气透水性强,土壤持水量低,促进了葡萄根系下扎,吸收了深层土壤营养,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葡萄酒,这也是这个产区土壤最大的优势[6]。其次,宁夏贺兰山东麓的有害金属元素均低于全国土壤的平均值,符合绿色有机认证对土壤环境的要求[7]。

2.2 酿酒葡萄品质高

独特的气候环境和土壤造就了品质优良的葡萄酒,葡萄果实成熟度好、糖酸适中,所酿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单宁等物质平衡,酒体香气饱满、色泽浓郁[6]。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先后获得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宁夏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柏林葡萄酒大奖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知名葡萄酒大赛的多个大金奖、金奖,区内一些酒庄的葡萄酒被外交部选为宴宾用酒。

3 存在的问题

3.1 晚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官景得等[8]对宁夏近39年的气候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宁夏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腹地,春暖迟,时常有晚霜冻发生,加之降雨时空分布不均,7—9月正值葡萄成熟之际,随着降雨量和强对流天气的增加,冰雹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尤其是2014年、2015年、2019年全区酿酒葡萄均不同程度受到晚霜冻和冰雹自然灾害的影响。2020年4月22—24日,持续的低温冻害天气,致使部分地区农业受低温冻害,农业受灾损失严重,其中酿酒葡萄受灾0.85万hm2,有些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不得不采取平茬的措施,以最大程度保护葡萄苗木。

3.2 农户与葡萄酒生产企业之间的矛盾

宁夏贺兰山东麓部分葡萄酒企业没有葡萄种植基地,酿造葡萄酒所需的原料来自企业周边的农户自己种植的酿酒葡萄,农户种植的酿酒葡萄多数一味追求产量(逾30 t/hm2),从而忽视了品质;有的葡萄酒企业照搬照抄国外的酿酒工艺和模式,缺乏个性和风味,大众化程度高[9]。

3.3 葡萄酒品牌效益不强

近些年,随着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的发展,建成的酒庄数量不断增加,每个酒庄注册的葡萄酒商标多达数个,有的甚至有几十个,品牌多而杂,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低,葡萄酒品牌认同感不强[10-15]。

3.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葡萄酒行业需要管理、栽植、酿造以及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起步时间晚,有的酒庄是从其他领域转行过来从事酿酒葡萄栽植和葡萄酒酿造,对该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多,酿酒葡萄的栽植技术还在沿用当地农户的种植经验,专业的酿酒技术人才更是匮乏;再加上不重视营销,甚至还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缺乏相关葡萄酒的营销理念和手段,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成为制约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瓶颈[16-20]。

3.5 机械使用效率不高

葡萄栽植管理机械化程度不高,整个宁夏贺兰山东麓处于葡萄埋土防寒越冬带,酿酒葡萄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冬埋土、春出土”,葡萄的一埋一出至少增加管理成本1.5万元/hm2。加之有的酒庄葡萄园建园时间早,葡萄行距窄,不能使用大型拖拉机出埋土作业,从而造成葡萄的施肥和打药更多依靠人工[21-22]。

4 对策

4.1 加强天气信息预警

一是在早春葡萄出土后,更应该关注天气预警预报,对已经出土的葡萄应及时采取如放烟、灌水、叶面喷施营养液等措施积极应对寒潮造成的晚霜冻。二是购买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应对恶劣天气给葡萄酒产业带来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风险,更主要的是可以挽回企业和农户的信心。

4.2 探索企业+农户或者成立葡萄酒联盟等方式

一是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以流转或认订的方式将农户手中的葡萄园流转过来,农户按照企业制定的管理措施,开展葡萄园管理工作,限定产量、提高酿酒葡萄品质,既可以解决企业没有酿酒葡萄原料来源、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户葡萄销售困难的问题。二是鼓励支持农户以葡萄园作为股份入股酒庄成立合作社,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整合技术、管理资源,对葡萄园实行统一管护、销售。

4.3 加大葡萄酒推介和宣传力度

一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过举办大型的葡萄酒论坛、推介会、葡萄生产和酿造节日,增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葡萄酒销售扶持政策;鼓励葡萄酒企业通过在一、二、三线城市建立直营店、电商销售等多种渠道方法增加葡萄酒销量、拓宽葡萄酒销售渠道。二是统一产区品牌,注册产区公共品牌,产区酒庄酒厂生产的葡萄酒品牌为公共品牌下的子品牌,主打产区公共品牌。

4.4 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加强本土人才培训,管理部门应当积极组织酒庄技术人员和酿酒葡萄栽植、酿造工作人员和农户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葡萄种植、酿酒工艺技术等方面,通过引进葡萄产业高精尖人才和高新技术,优化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投入、打造产区特有风格。

4.5 资源共享

一是成立产区葡萄酒联盟或葡萄酒协会,资源共享、抱团取暖,以葡萄酒联盟或协会为基础,组建葡萄酒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统一购置大型葡萄园生产农机具或灌装设备,既可以共同应对酿酒葡萄园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可以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猜你喜欢
贺兰山产区酿酒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印象贺兰山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青稞酿酒
以顶级专业的眼光选择顶级品质的产区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
法国波尔多产区迎来10周年庆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