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芳
(乐业县甘田镇政府林业站,广西乐业533200)
杉木又称沙木或香杉,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用材树种。杉木在我国已有1 0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树高可达30 m,具有木材强度适中、重量轻、易于加工等特点。此外,杉木还具有十分优异的抗虫、抗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船、家具等方面,也可作为防风固沙林进行栽培。然而,杉木的生长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种植还存在困难,必须加强对杉木良种造林技术的学习与推广应用,促进杉木种植高产高质,不断提升杉木造林的综合效益[1-2]。
杉木良种造林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项目。为了保证良种造林技术得以推广应用,促进杉木种植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和林业部门的合作交流,获取一些政策、技术或资金上的支持,促进杉木良种培育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二是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广播、电视、自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杉木良种造林技术及其重要性,使人们对杉木良种造林技术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三是在一些杉木主产区建立杉木良种造林示范性基地,以点带面,使技术不断辐射影响周边地区,从而不断拓宽杉木良种造林的范围,带动更多农户应用良种造林技术[3]。目前,在我国杉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种植技术不规范、管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杉木产量和品质相对较低。新时期杉木良种造林技术可以很好地整合现有资源,提高杉木种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现将杉木的生长特性和良种造林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提高我国杉木造林整体水平提供参考。
杉木是一种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喜酸性土,不耐严寒与干旱,怕盐碱。杉木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为15~23℃、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7℃、年平均降雨量为800~2 000 mm、常年光照充足的地方。种植地酸性土壤的pH值在4.5~6.5之间,且土地排水良好、地力肥沃。此外,杉木没有明显的主根、根系较浅,加上根系的穿透能力很弱,要求种植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无过多的岩石阻碍杉木根系发展,且常年的风力不能过强,以免造成杉木倒伏。
传统的杉木种植对气候环境等要求比较高,后期的幼林抚育管理、成林管护等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生产模式,因而杉木种植的经济效益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杉木良种造林技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杉木种植的影响,确保杉木造林过程中各个环节得以有效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杉木高产高质造林,从而全面提升杉木造林的经济效益。
杉木良种造林不仅能提升经济效益,还能促进生态文明发展、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杉木良种造林可以有效恢复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情况,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此外,杉木良种造林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有量,起到调节气候、净化污染、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
良种是保障杉木造林质量的最基本要求。具体来说,杉木选种工作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杉木品种的生长能力、抗病与抗虫害能力、适应性等基本特性要符合当地种植要求,严格评估与管控,确保杉木品种优异;二是加强优良性状母树的培育与保护,特别是经济价值高、无病虫害史、生命力顽强、遗传性状稳定且单一的杉木,要重点进行培育与管护,以便日后进行采种作业;三是除了维护好原有的优良杉木品种外,还要积极通过引种、杂交等方式进行杉木优良品种的培育试验,不断扩大杉木品种的基因库,以满足不同的种植需要;四是做好品种培育情况等各方面数据的记录工作,完善杉木良种选育的信息化平台,为以后杉木选种提供参考。
育苗工作可以提高杉木造林时苗木的成活率,确保杉木定植后生长情况良好。首先,选择好苗圃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灌溉方便的背风阴坡作为苗圃地。其次,对苗圃地进行集中消毒,提前施加适量的有机肥作为底肥,使苗圃满足苗木生产要求。最后,每年3—4月播种,播种前要消毒和浸泡种子,确保种子的发芽率相对较高。此外,播种后还需要在苗床上铺设一层稻草,避免日光灼伤幼苗,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及时除草间苗,满足苗木的正常生长需求。
必须对周围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土壤情况等进行严格的综合评估与考量,再选择出满足杉木高产高质生长要求的地带作为造林地。造林地一般要求土壤肥沃、土层厚度达80 cm以上、坡度<25°、交通便利。选择好造林地后开展整地工作,全面清山,建设好防火带后进行炼山。之后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全垦、带垦或穴垦等方式进行整地,深度控制在20~30 cm之间,同时把林地的碎石、树根、树桩等杂物清除干净,土壤经晒垡后再进行回土。
整地完成后进行杉木栽植工作。每年2—3月选择阴雨天或雨后的晴天进行种植,保证杉木幼苗起苗后尽快种植,避免杉木苗枯。一般杉木种植间距为2 m×2 m,种植密度在2 490株/hm2左右,确保林间通透性良好、光照充足[2]。栽植前施适量的基肥,与回土拌匀后再覆土,避免苗根与肥料直接接触造成烧苗。栽植深度要求达到苗木地上部分的1/2左右。栽植时,扶正幼苗,先用细土回填再压实,最终在苗根底部形成一个龟背状的土堆,防止幼苗被雨水冲刷导致倒伏或被积水浸泡引发病害等问题。
抚育管理是提高杉木种植水平的重要措施。首先,杉木定植后要定期检查幼苗生长状况,及时拔除枯苗、弱苗和病虫害苗等,并用同期生长的苗木进行补植[3]。其次,科学合理地安排除草、松土等工作,避免在高温天气进行除草和松土,防止林地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杉木苗木失水过多。在除草、松土时还应注意不要伤及杉木根部。最后,根据气候环境因素与杉木不同阶段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追肥工作,保证杉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其间还要做好防洪防涝等工作。此外,还要根据林地的郁闭情况等进行合理间伐,使杉木林分趋向合理,保障杉木的整体造林效果[4]。
病虫害是影响杉木健康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开展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杉木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等,主要虫害有卷叶蛾、白蚁、天牛等。针对杉木病害,要做好杉木的营林抚育工作,加强水肥管理,不断提高杉木自身的抵抗能力,并配合使用波尔多液、百菌清或多菌灵等药液进行防治。针对杉木虫害,要及时发现虫害危害的杉木并彻底清除,防止虫害进一步扩大。可以引进害虫天敌或利用灭虫灯进行诱杀等,也可以配合使用敌克松、敌百虫或灭蚁灵粉剂等药物进行防治。值得注意的是,化学药物防治应作为杉木病虫害防治的辅助措施,以避免杉木病虫害产生抗药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