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志霞 王 瑞 周梦媛 赵 因 王桂玲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北京 100010;2.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截瘫为瘫痪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脊髓横贯性病变而导致的四肢或双下肢瘫痪,可伴有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脊柱外伤、脊髓炎等是造成截瘫的常见原因[1]。因其康复治疗时间长,且并发症多发,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2]。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运动疗法及康复训练等治疗手段[3-5]。王乐亭(1895—1984 年),河北省香河县人,曾师从针灸名医陈肃卿,因善用金针治疗多种顽疾而闻名于世,人称“金针王乐亭”。王乐亭一生酷爱针灸临床,遍读经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其中包括实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治瘫十一法”。笔者从王乐亭治瘫的临床经验中收获颇丰,遂从截瘫病因病机、诊疗经验、处方思路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中医对于截瘫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其主要症状当属“痿证”范畴。早在《内经》就有“治痿独取阳明”“五痿皆因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等论述,现今治疗痿证多从虚、瘀、湿热等入手,通常采用扶正、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清热祛湿等方法[6-12]。
王乐亭认为截瘫是由于跌扑外伤或外感邪毒损伤督脉所致[13]。《难经》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医学入门》曰:“督脉者,精髓升降之道路也。”从以上描述可看出,督脉行于脊里,入络脑,属肾,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可渗灌、蓄溢、调节全身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当督脉发生病变后,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肉失于濡养,脏腑功能亦随之失常,故截瘫患者除肢体运动障碍外,常伴肌肉萎软、全身倦怠乏力及大小便障碍等症状。
基于上述截瘫的病机及病理特点,王乐亭提出治疗截瘫除了要考虑脊髓局部损伤部位或督脉本身之外,也要调治相交会的经脉及所属脏腑的整体功能,才能有效促进督脉功能的恢复以及全身状况的改善。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王乐亭逐步总结出“治瘫十一法”。
督脉十三针方: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枢、命门、阳关、长强。王乐亭认为截瘫主要病机为“督脉损伤”,故强调“治瘫首取督脉”。此组方均为督脉穴位,临床要根据虚实而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王乐亭认为补督脉可起补阳益气、强筋壮骨、补髓益脑之作用,泻督脉可起抑阳清热、疏通经气、调理气机之作用[14-16]。本处方中百会、风府培补真阳,醒脑开窍,背部七穴强腰止痛、镇静安神,腰部三穴补阳益肾、强健腰脊,长强乃督脉起始穴,王乐亭称之为“大梁之底座,督脉之根基”,可鼓动人体阳气沿脊里上升[17]。诸穴合用,共同起疏通督脉、补髓健脑之作用。
王乐亭夹脊穴方:由第二胸椎下缘两侧旁开三分,隔一椎一穴,直至腰四,左右共计十六穴。王乐亭认为,督脉损伤后经气不能上下畅达,王乐亭夹脊穴位于督脉旁开三分,居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五脏六腑之精气在此转输,可助督脉阳气的升发,促进膀胱气化,使督脉之气能从两侧王乐亭夹脊线得以通达上行[18-19],故可修复损伤的督脉,实质上也是辅助治督之法。诸穴合用,共同起疏导阳气、调理脏腑之作用。
五脏俞加膈俞方: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王乐亭认为,督脉总督一身之阳,阳化气而阴成形,阳气受损则人的整体功能衰退,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若患者日久不愈,多有五脏虚衰症状,故选用此处方调补五脏,益气和血,通过调理脏腑气血而起到整体调理作用。膀胱经在表属阳,五脏在里属阴,五脏俞乃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意,肺俞位居最高,邪来则首当其冲,取之可固表补肺;心俞、肝俞合用可理气和营安神;脾俞、肾俞分管先后天之本,相互补充依赖;“血会膈俞”内应横膈,为上中二焦升降之枢纽,具有调理气血、升清降浊之功。王乐亭认为,督脉虽能总督全身之阳气,但五脏功能虚衰则气血化生无源,阳气不足则督脉无阳可督,且损伤之督脉本身也需要气血润养,故用五脏俞加膈俞益气和血,调理五脏[20-21]。
处方: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涌泉。肾司二便,肾内寓元阳与膀胱气化功能密切相关,膀胱为州都之官,在肾的作用下方能发挥气化功能。肾与督脉相通,督伤及肾则肾气失固,膀胱气化失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大便干结难解。故王乐亭主张选取膀胱经、肾经穴助膀胱气化,调节二便功能。方中八髎、承扶、殷门调理二便,强腰固肾,专治下焦诸证;环跳穴位近髀枢,为下肢活动的枢纽;委中、承山为膀胱经穴,其经别“别入肛中”,故除强腰背、壮筋肉外,常用于治疗大便失禁、肛门失约[22-23];昆仑主强健腰尻;涌泉为肾之井穴,可滋肾填精。诸穴合用,共同起滋肾填精、调节州都、强腰壮筋之作用。
处方:巨阙、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梁门、天枢、水道、章门。王乐亭认为,因督脉与任脉相接,督脉受损,阳病及阴,任脉也随之受损,仅治督则孤阳难生,故取任脉以阴中求阳。巨阙为心之募,能降心火,使水火既济,助土运化以使气血生化有源;中脘为腑会,主受纳腐熟水谷,化生精微以濡润宗筋;下脘助脾胃以充养四肢;气海助气化;关元为小肠募,下济元阳之根本,能补元阳以固摄二便;天枢为大肠募,可调节肠胃功能;梁门可助脾胃化水谷;章门为脾募,五脏所会,带脉之所起,可疏肝调气,运化水谷精微,补五脏之虚。任脉为阴脉之海,刺任脉穴可从阴引阳,配合肝经胃经穴,重在治后天之本。
处方:气冲、髀关、伏兔、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解溪、陷谷、内庭、三阴交。王乐亭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濡养。本处方均为脾胃经穴,《素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气冲为冲脉所起,为阳明宗筋之会;髀关主髋关节屈伸滑利;《素问·水热穴论》:“伏兔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伏兔位近肾之街,可补肾益髓,强筋壮骨;犊鼻通利关节,强健膝力;足三里可健脾胃,生气血,润宗筋而强筋骨;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调理肠胃,濡润筋脉;下巨虚为小肠下合穴,可泌别清浊,健步强筋;解溪补虚助土,治足踝痿软;陷谷可通调胃气;内庭为足阳明荥穴,可通降胃气,消食化滞,配合三阴交,阴阳相合,脏腑相配,气血双补。取阳明经与脾经穴可健运脾胃,气血生化有源,脏腑气血得以协调,周身肌肉、筋骨得以滋养。
处方:带脉、居髎、风市、阳陵泉、阳交、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太冲。王乐亭认为,肝胆相表里,肝主筋,胆主骨,筋骨与人体运动功能密切相关,肝胆经气调畅则筋骨润滑强健,行动灵活。带脉起于肝经章门穴,与胆经交会,带脉系于命门,行于腰腹,正当督、任、冲三脉脉气所发之处,与督脉、任脉、冲脉关系密切,故刺带脉可舒缓筋急;居髎通利腰髋;风市祛风通络;阳陵泉为筋会,能强健筋肉;阳交与阳维脉交会,能维护阳气,养筋健步;光明为胆经络穴,别走肝经,能强筋利节;悬钟为髓会,能益精补髓;丘墟疏通足踝部诸筋;足临泣为胆之输穴,也是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能调理气血,疏通经脉;侠溪为胆经荥穴,能消肿、健壮趾力;太冲为肝经原穴,能补益肝经气血。诸穴合用,共起和肝胆、强筋骨、束利关节之作用。
处方:气冲、阴廉、箕门、阴陵泉、三阴交、照海、太冲。王乐亭认为,患者若出现下肢僵硬、拘急挛缩,多因阴血虚亏、筋脉失养而致,故选用足三阴经穴配胃经穴以滋阴养血柔筋,补肾柔肝缓痉,健脾活血通络。气冲濡养宗筋,强健关节;阴廉益肝阴,柔筋活络;箕门能健脾益气通脉;阴陵泉为脾之合穴,能通调水道利三焦;照海为肾经穴,能补肾壮水益精;太冲能平肝息风。选用足三阴经及胃经穴共同起调理肝脾肾、养血缓痉之作用。
处方:肩髃、肩贞、曲池、三阳络、郄门、合谷、阳池、中渚。若患者出现上肢瘫痪,王乐亭主张选取手三阳经穴配合心包经穴,通过疏通经络、调和荣卫、活血化瘀以达到强健肘臂及腕关节经筋之作用。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穴,能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通利肩臂关节;曲池、合谷行气活血;三阳络、阳池、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穴,能疏导三焦气机,活血通络;郄门为心包经郄穴,为气血深聚之处,能调和血脉,缓急止痛。诸穴合用,共起疏导气机、通调血脉之作用。
处方:巨骨、腋缝、侠白、尺泽、支沟、神门、大陵。对于高位截瘫以及病程较长者,日久不愈而致阴血耗伤、气血虚衰,肢体筋脉及心神失养,出现上肢痿废拘挛、心烦不寐等症,王乐亭主张选取手三阴经配合三焦经、大肠经穴。心主血,肺主气,气血充沛,则心神安宁,筋脉舒通,关节滑利。巨骨为大肠经穴,能补肺气,利大肠;腋缝为王乐亭经验穴,能通利肺气,滑利肩节;神门为心经穴,能清心泄热,镇惊安神;大陵为心包经穴,能安神宁志;侠白为肺经穴,能通利肺经气血;尺泽为肺经合穴,能调补肺气,舒筋利节;支沟为三焦经穴,能通利三焦气化。诸穴合用,共起养血安神、调气活血、强筋壮骨及濡润肢体筋肉骨节之作用。
处方: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王乐亭认为,督脉损伤日久可影响脏腑阴阳气血的功能,以致整体功能衰退,主张在以上十种专用处方的基础上,或在各个疗程的间歇期配合使用手足十二针方,以调理人体阴阳气血,促进督脉功能恢复[24-26]。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能畅行气血;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可开关通窍,疏通经气;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别走三焦,可理气安神开窍;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合穴,筋之会,可舒筋利节;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可补脏腑之虚损,调和气血,健运脾胃以润宗筋;三阴交为肝脾肾经之交会穴,可调补肝脾肾,气血双补。诸穴合用,共起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之作用。
因截瘫的病情复杂危重,治疗时间较长,王乐亭强调“首取督脉为治本之法”,同时也注重对全身脏腑经络的整体调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根据不同损伤部位及伴发症状选择运用“治瘫十一法”。
若颈椎1~4 损伤,为高位截瘫,主张选用治督脉法以求本、治夹脊法强化治督、治手三阴法养血柔筋、治手足十二针法调理阴阳。若损伤为颈5 至胸1 者,一般表现为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主张除选用治督脉法、治夹脊法外,加治足三阴法健脾补肾柔肝、治手三阳法通达上肢、治手足十二针法调理阴阳。凡胸腰段损伤(胸2 至腰2)者,两下肢呈痉挛性瘫痪,开始即可选1~7 组法循环使用滋阴养血,柔筋止挛。
以上治疗均隔日1 次,每周3 次,留针30 min,3 个月至半年为1 个疗程。经1 个疗程治疗后,若患者仍纳差及二便障碍,则选用治督脉法、治膀胱法、治任脉法、治脾胃法以健脾胃、调州都、理二便;若胃纳尚可,但二便与肢体功能恢复稍差,则可选用治督脉法、治膀胱法、治肝胆法以和肝胆、强筋骨、调二便;若患肢肌肉萎缩比较明显,则可选用治夹脊法、治膀胱法、治脾胃法以益气血、强腰背、壮筋肉。经2 个疗程治疗后,若患者以痉挛性瘫痪为主要表现者,则加治足三阴法以养血缓痉。若以高位截瘫为主要表现者,则加治手三阳法、治手三阴法以通达上肢气血,手三阴经配大肠经以养血柔筋。第4、5 个疗程均可加治手足十二针方,以调理全身阴阳气血功能。
王乐亭通过对截瘫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的分析,认识到截瘫的主要病机为督脉损伤,率先提出“治瘫首取督脉”之说,强调首治督脉方为治本之法,丰富了《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因截瘫的病情复杂危重,病程较长,强调针灸治疗以治督脉为中心,并针对全身十二条经脉、奇经八脉及其所联属的脏腑等进行整体调理,才能更好地恢复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由于督脉损伤的部位及病情轻重不同,在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治疗处方,王乐亭强调要着眼于整体,重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极大丰富了截瘫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