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金雄, 李晓倩
(1.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建 泉州 362400; 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国家连续多年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旨在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1]。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导力量和乡村振兴的主力军[2],其职业教育问题和发展成长备受关注。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演变,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女性农民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例不断增加[3],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日益明显,女性农民逐渐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主体、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和支撑力量,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女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中,女性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意识强、积极性高,但由于家庭角色定位和自身特殊性的限制,女性农民面临参与培训比率较低、培训内容同质化、实效性不强等问题[4],女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也存在施教方式割裂化、培育内容片面化、职业教育功利化、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度不高等问题[5],阻碍其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取,这与新型职业农民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存在矛盾。同时,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受到家庭多重角色的限制,导致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多重约束。因此,探究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拓展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解决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女性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达到一定水平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女性农业从业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核心素质及要求也会发生变化[6],因此,对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更应关注其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7]。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构成不仅包括一般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也包括能够充分发挥女性个人特质实现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涵盖知识学习、经营管理、创新创业等,以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和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多种能力的集合,能够擅于获取或运用各种生计资源和政策制度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培育形成的,并通过持续性和系统性的职业教育以及制度创新不断实现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优化。
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就是她们在寻求适应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学习来提升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以实现综合素质的持续提升,形成持续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以及对现代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并通过对生计资本的充分利用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激活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有效保障。由此可见,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是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力等多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发展需求与外部环境共同推动实现的。借鉴杨梅等的研究成果[8],结合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调查结果,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将影响和制约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种因素归纳为个人特质、知识学习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外部环境支撑等5个维度(表1)。
1.个人特质维度。个人特质是指女性新型职业农民个性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具体包括年龄、个人性格和受教育程度。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女性农民职业培训的关键因素[9]。其中,年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后天学习和职业发展[10];受教育程度反映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情况,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培育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个人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能力素质发展的方向。据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a——年龄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影响程度较小。
H1b——个人性格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影响程度较小。
H1c——受教育程度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2.知识学习能力维度。知识学习能力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表现为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和较强的学习能力,通过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途径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研究认为,女性在培训内容方面更倾向于产业发展、经商管理、扶持政策等内容的学习[11],且随着城镇化进程中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妇女从事非农产业的机会增多,接受技能培训的需求逐步增强[12]。但是,由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自身的特质限制,学习过程中在职业选择方向、学习关系建立、学习方式、学习目标等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学习偏好,这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职业发展决策和成长路径。因此,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学习能力包括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意识、学习能力和学习偏好。据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2a——技能培训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H2b——继续教育意识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H2c——学习能力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H2d——学习偏好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影响程度较小。
3.经营管理能力维度。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反映其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以及获取持续稳定收益的综合能力[10],具体包括为职业经历、技术专长、持续盈利能力和社交能力。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具有丰富的农业领域工作经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所具备的科学技术能力以及较强的社交活动能力,可以在农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和人际关系,提高农业经营业绩以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有利于培育“善经营”“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3]。据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a——职业经历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但影响程度较小。
H3b——技术专长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H3c——持续盈利能力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H3d——社交能力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4.创新创业能力维度。创新创业能力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信息获取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发展眼光和团队协作能力。即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应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对国家出台的有关惠农政策和职业教育政策比较敏感[14],能够把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并运用这些信息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及经营管理。另外,由于女性在创新创业方面相对于男性具有一定的劣势,更需要借助团队协作的力量将实践经验创新和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从而实现自身稳健成长和发展。据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4b——政策分析能力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H4c——发展眼光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H4d——团队协作能力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5.外部环境支撑维度。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家庭、要素、组织、产业链等多重约束,只有获得家庭资源禀赋的支持和精准有效的政策扶持,才能解决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约束,形成有利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良好环境[15]。因此,外部环境支撑具体包括家庭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其中,家庭资源禀赋主要包括自然资本、物资资本和金融资本,政策支持主要包括惠农政策、女性农民创业扶持政策和职业教育政策[16]。据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5a——家庭资源禀赋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H5b——政策支持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且影响程度较大。
表1 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Table 1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femal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1.数据来源。福建省以早起步、高标准的要求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走在了全国前列,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因此,选取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专学历教育的女性新型职业农民为研究对象。该对象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且其经营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并由福建省各县(区、市)择优推荐产生并通过培养院校自主招生入学考试的女性农民群体。课题组于2022年6~7月选取近5年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专学历教育的女性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调查数据,调查内容包括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人基本信息、职业培训情况、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个人特质、知识学习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外部环境支撑等5个方面共计17项因素。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统计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按照5个等级依次赋值:不重要=1、不太重要=2、一般=3、比较重要=4、非常重要=5。同时,根据《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和扶持办法》将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等3种类型。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36份,问卷有效率为96%。
4.信息与沟通。及时掌握和传递执行内控、行使职责过程中所需的相关信息,有助于提高内控执行的效率和质量。我党和政府近年来致力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推行行政决策公开、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着力深化基层政务公开、加强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公开,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2.样本特征。从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表2),被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占比为73.2%,且受教育程度以高中、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占比为83.3%,这与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专学历教育招生条件有关,即年龄50周岁以下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高中同等学力的农民可参加专科学历教育学习。超过半数的受访对象具有5年以上的农业从业经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能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农业职业经验。从家庭年收入分布来看,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家庭占比为25.3%,10~20万元的家庭占比为51.2%,20万元及以上的家庭占比为23.5%,表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家庭经济条件总体较好。从受访的女性职业农民来看,生产经营型的占比为41.7%,专业技能型的占比为17.5%,专业服务型的占比为40.8%,表明大多数女性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从事农业一线生产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而较少从事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
表2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Table 2 Distribution of sample characteristics
1.熵权法。采用熵权法确定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的权重系数,计算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值法对各影响因素测度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各因素之间量纲的差异影响,处理公式如下:
(2)计算第j项影响因素下第i个样本占该影响因素的比重Pij:
(3)计算第j项影响因素的熵值ej:
(4)计算第j项影响因素的差异系数gj:
gj= 1-ej
(5)计算第j项影响因素的权重ωj:
2.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能够得出各项影响因素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密切程度的关联度值,然后通过比较各关联度值的大小来判断遴选的17项影响因素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各影响因素评价值越大,表明其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越大,以每项影响因素的最大值作为参考值,形成参考序列,记为X0(t)(t=1,2,3)。比较序列是指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以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等3种类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数作为比较序列,记为Xi(t)(i=1,2,…,17;t=1,2,3)。
(2)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数据单位不同,采用极大值法对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3)计算差序列。找到极大值和极小值,求出参考序列X0(t)与比较序列Xi(t)之间的差列,即:
(4)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式中,ρ为分辨系数,ρ∈[0,1。ρ数值越大,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性越小,关联性也越弱。在实际应用中,一般ρ值取0.5。
(5)计算灰色关联度:
灰色关联度ri的值越接近1,说明该因素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联程度越大,其影响程度也越大。
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调查获取的研究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显示, Cronbach′α系数为0.906,大于0.8,表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915,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值为3572.434,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为0.000,表明选取的影响因素的效度检验很好。
1.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数可以看出(表3),影响生产经营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3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发展眼光(4.486)、学习能力(4.429)、技能培训(4.414),表明该类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具备生产经营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方向的眼光和学习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产出迎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现持续的农业生产经营和个人发展。对于专业技能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而言,技能培训(4.424)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学习能力(4.407),排在第三位的是发展眼光(4.390),表明该类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从事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需要不断地通过专业化技能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或技能,才能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以便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学习能力(4.438)、发展眼光(4.423)、技能培训(4.409)则是影响专业服务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3个重要因素,此类型女性职业农民主要为农业提供信息、技术、生产资料等社会化服务,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掌握现代农业最新发展态势,并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能力,以实现个人职业持续发展。此外,这3类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均认为信息获取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
表3 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结果及权重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weight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femal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2.影响因素赋权。通过熵权法计算得到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创业能力(0.244)、知识学习能力(0.240)、经营管理能力(0.226)、个人特质(0.171)、外部环境支撑(0.119)。具体来讲,创新创业能力维度权重最大,验证了创新创业能力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而发展眼光、信息获取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是支撑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要素。知识学习能力维度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学习能力、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意识是知识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内容。经营管理能力也是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构成维度,其中,社交能力、技术专长和持续盈利能力的权重较高,说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有良好的参与社交活动能力、农业经营管理的技术专长以及获取持续稳定收益的能力,才能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相比之下,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支撑2个维度的权重均较小,表明新时代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年龄、个人性格、家庭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从灰色关联系数计算结果来看(表4),影响3种类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项因素排序与表3所呈现的结果一致。关联度大于0.9的影响因素有5个,由大到小依次为发展眼光、学习能力、技能培训、信息获取能力、政策分析能力,这些因素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政策支持、继续教育意识、受教育程度、社交能力、技术专长、家庭资源禀赋、持续盈利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8个因素的关联度均大于0.7,关联性较为显著,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此外,个人性格、年龄、学习偏好、职业经历等4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17项影响因素关联度排序结果与其权重排序结果高度一致,验证了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从个人特质维度指标的影响结果来看,受教育程度指标的关联度为0.852,排名第8位,表明其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年龄和个人性格指标的关联度均低于0.7,排名分别为第15位和第14位,表明其影响程度较小。鉴于此,假设H1a至假设 H1c成立。从知识学习能力维度指标的影响结果来看,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意识和学习能力指标的关联度分别为0.945、0.865和0.952,排名都比较靠前,影响程度较大;而学习偏好指标的关联度仅为0.637,排名第16位,影响程度较小。鉴于此,假设H2a至假设 H2d成立。从经营管理能力维度指标的影响结果来看,技术专长、持续盈利能力和社交能力指标的关联度均大于0.7,影响程度较大;而职业经历指标的关联度仅为0.611,排名最后一位,影响程度较小。鉴于此,假设H3a至假设 H3d成立。从创新创业能力维度指标的影响结果来看,信息获取能力、政策分析能力、发展眼光指标的关联度均大于0.9,影响程度较大;而团队协作能力指标的关联度也大于0.7,影响程度也较大。鉴于此,假设H4a至假设 H4d成立。从外部环境支撑维度指标的影响结果来看,家庭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指标的关联度分别为0.752和0.868,影响程度较大。鉴于此,假设H5a至假设H5b成立。
表4 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灰色关联系数及关联度Table 4 Gre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correlation degree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femal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基于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专学历教育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发展眼光、学习能力、技能培训、信息获取能力、政策分析能力是影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重要的5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发展眼光、学习能力、技能培训这3个因素对不同类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其中,发展眼光因素对生产经营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影响最大,学习能力因素对专业服务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影响最大,而技能培训因素对专业技能型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影响最大。另外,以上5个影响因素均来自于知识学习能力维度和创新创业能力维度,表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政策支持、继续教育意识、受教育程度、社交能力、技术专长、家庭资源禀赋、持续盈利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8个因素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社交能力、技术专长和持续盈利能力属于经营管理能力维度,可见,经营管理能力对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而政策支持和家庭资源禀赋属于外部环境支撑维度,表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自身必须具备相应的内在能力,还需要获得来自家庭生计资源和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随着城镇化规模的扩大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女性新型职业农民逐渐从传统农业中的农业生产“配角”角色,转变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和力量。因此,培育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聚焦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内在素质塑造,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能够与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相匹配,因此,对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聚焦于内在素质的塑造,培养和强化其知识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和拓宽其职业综合能力。具体而言,要培养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对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向和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力,具有对国家宏观经济和政策举措的准确判断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学历教育、技能培训等更新农业生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提升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及应用能力;同时,要培养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信息意识,使其能够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获取最新的农业信息资源,并将之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从而能够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实现个人的可持续职业发展。
2.关注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需求特征,分类精准培育人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的双重身份[17],导致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重约束。因此,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需求特征,从不同的身份角色出发,针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的不同职业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的异质性,合理设计和制定教育培训方案和内容。即培育内容要凸显针对性、培育模式要彰显多样性[17],实施多形式、分产业、分职业精准培育,激发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注重创业理念与女性职业发展、农业市场营销与经营管理、资源整合与组织管理、农业政策与法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综合素养,将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符合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需求的产业化人才[18]。
3.优化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女性新型职业农民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并通过政策制度创新不断实现其生成环境的优化,才能使其健康可持续地成长。然而,由于自身素质和农业特殊性,目前只有少量的女性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和发展起来[15],必须对现有政策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大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将女性新型职业农民优先作为“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培养对象,并提供政策咨询、农业创业和农业技术应用指导等服务,帮助她们成长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的职业化发展扶持政策,在金融贷款、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业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让其优先享受各类农业补贴和项目扶持。通过优化培育政策保障,消除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多重约束,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更好地促进女性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