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宏桥,吴焕文,朱 玉
(吉林财经大学 亚泰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深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各行业发展的新目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市场监管总局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及时评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加大对指导意见落实情况的监察力度,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长足进展。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新概念,在国外文献中很难找到相关研究,国内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分析的文献也屈指可数,少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判断和建议上。要判断服务业发展是不是高质量,可以从服务业结构优化情况、服务业动力转换程度、服务效率改善情况、服务业企业发展速度四个维度来分析判断。[1]而要挖掘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要从促进其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和加快服务业内部转型升级三个方面入手。[2]此外,由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征,因此,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能有效地适应、创造和引领市场,是可以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3]
目前,有关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很少。大多数学者是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其中胡观景、李启华以新发展理念为基准,从产业层面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4]还有部分学者对特定服务业业态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如鲁朝云、刘国炳以“投入效率—产出质量”为框架,从产业规模、生态文明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5]汤婧、夏杰长构建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贸易业发展的路径。[6]
虽然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各有所长,但还是存在指标选取关联性强、指标测度困难、用过程指标评价结果指标等诸多问题,且主要采用主观和客观两种方式对指标进行赋权,主观赋权结果主要取决于专家的主观判断,主观性过强,对专家的专业水平、经验和掌握的相关信息质量要求较高;客观赋权法对样本数据的质量和实际的问题有较高的要求,通用性和可参与性相对不高。因此,本文在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和现有指标体系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并对我国部分省、直辖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测度,根据测度结果对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本文对近年来全国各省及直辖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整个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且各省市的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问题不易全部获得,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及子系统指标进行赋权。[7]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有层次、全面系统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一个把问题分解的过程,通过分析复杂问题的本质或要发生的总目标,找到影响目标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相关或隶属关系,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归类组合,最终构建一个具有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将问题转化为低层级因素对高层级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的确定和排序,并通过两两比较判断将每一层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量化。[7-8]其具体操作流程见图 1。
1.指标选取原则
要深入贯彻落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估工作,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是当务之急。考虑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各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使其能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反映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二是简洁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要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和状况,确保每个指标能够有效反映所评价维度的关键方面;三是可比性原则,指标选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总体范围内的一致性,方便进行国际和国内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四是可获得性原则,力求指标数据可以从公开、权威的途径收集到,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9]
2.指标选取
结构优化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具体来说,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而高度化表征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情况,通常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等“高级产业”占比来衡量。[10]
创新驱动指标。创新驱动主要是指通过引入新知识、新制度、新技术等投入要素,打破资源要素瓶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第一“引擎”,因此服务业创新驱动指标主要表现为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11]
协调融合指标。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主要是指三次产业或者产业内部各行业互相交叉、渗透、融合,从而形成新的业态。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从制造业内部剥离出与高技术服务业相融合形成的产业。[12]其发展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服务业产业融合情况。
规模效益指标。服务业发展情况是现代经济发达与否的关键表征,更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13]因此,服务业发展增速等规模效益指标可以有效衡量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围绕结构优化、规模效益、创新驱动以及协调融合四个维度构建服务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解释和细化各维度,在每一维度下又设计了3~6个指标(见表1)。
3.指标赋权
根据AHP方法,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及方案层,其中目标层是描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准则层由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协调融合、规模效益四个指标构成;方案层由17个细化的指标构成。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各指标权重(具体指标权重见表1)。
表1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本部分主要根据已建立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和处理,鉴于一些省市数据不全,本文仅对北京、吉林、河北等16个省市区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各省市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继而对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根据已构建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17年我国16个省市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首先,收集各指标所需原始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市区2016、2017年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统计局网站),整理计算出各二级指标指数。其次,采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对计算所得的指标指数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指标指数具有可比性(见表2)。[14]
表2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二级指标指数(标准化处理后)
根据已构建完成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各指标权重,计算出各一级指标数值,继而获取各省市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反映各省市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体来说,利用标准化后的二级指标数据与指标权重,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和法计算各省市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及综合指数Qi。其中,Qi介于0~1之间,与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即Qi越大表征i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越好,反之发展则越差(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级指标及综合指标指数
根据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得到16个省市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17个二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指标指数。总体来看,我国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不均衡,部分省市服务业发展指标数值差距悬殊,山东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指数为0.24,仅是北京指数的36%。北京、上海和天津综合指标指数分别为0.67、0.52和0.51,位于前三位,这类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且各一级指标,即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协调融合以及规模效益发展均衡,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模范省市。
广东作为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经济强省,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高达89 705.23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9%,但是分析结果显示其结构优化指标指数仅为0.0659514,位于河北、浙江、上海等地之后,表征其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7年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仅占本省GDP的53.6%,而同年北京、上海和天津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0.6%、69.2%和58.2%;伴随科技进步、信息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发展科技服务业成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广东省科技服务业总体产业规模相对较小,2017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为1506.19亿元,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1%,未达到同年全国的平均水平3.9%。此外,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的企业盈利能力也相对偏弱,2019年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为3084.7亿元,而同年北京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为6420.79亿元。[15]
相反,宁夏作为经济欠发达省区,其服务业发展综合指标指数为0.48,位居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天津(0.67、0.52和0.51)。近些年,宁夏有效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2016~2017年,其服务业增长速度为12.1%,服务业贡献率高达63.2%。此外,服务业吸收外资能力也逐年增强,宁夏服务业利用外商投资协议投资额占外资协议投资额从34.1% 上升至67.9%;最重要的是2016年9月,宁夏获批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原国家旅游局对其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包括政策、资金在内的一系列支持。[16]据统计,2017年宁夏旅游总收入为25 018万元,同比前一年增加26.9%。因此,宁夏为经济欠发达省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转型的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对推动我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创新作为支撑引领发展的“动力机”,是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因此,发展的重心必须着眼于创新。首先要充分分析服务业行业特点,制定出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的创新激励政策,完善创新引领的政策体系,鼓励更多服务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积极培育服务业企业的创新意识,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同时,建立多层次、多形态、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服务业人力资源水平和创新能力。实施更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完善安居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移民、签证等配套的政策制度,吸纳国际领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此外,加强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支持和保障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服务业改革,大力发展计算机服务业、金融业、软件业等高技术服务业,打造专属于我国的“特色服务业”品牌;为适应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新发展模式,应从顶层设计、质量监管和监督三个方面创新服务业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净化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
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按由农业主导向制造业主导再到服务业主导这一发展规律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又必然经历由传统服务业主导向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转型升级。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从促进产业融合、培育新兴产业以及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三方面入手。首先,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推动制造业、农业与高技术服务业的跨行业深度融合。当前应抓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全球产业链调整的大机遇,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到传统产业,促进生产方式创新,引导生产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变革,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同时应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中国移动等电信龙头企业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以大型互联网企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其次,要通过培育以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高技术产业,对前沿信息技术产业进行超前布局,挖掘区块链、5G等技术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潜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后,要不断促进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打破传统服务类产业向科技型产业转型的壁垒,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为传统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并鼓励其向数字化转型,传统企业也应该加强与转型成功企业的沟通交流,以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助力我国产业结构完成中高端升级,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优化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应围绕京津冀一体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制定服务业高质量空间转移发展战略规划,构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以诸如北京、上海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为基点进行辐射和扩散,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带动周边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要深入分析各地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服务业发展战略。同时,应促进服务要素流通,鼓励和支持各区域开展服务要素全方位合作,打破区域分割壁垒,健全长效合作、互助机制;对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欠发达地区,可以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基点,延伸农业产业链,将农业与服务业发展深度融合、互相促进,培育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