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中医药教学改革探讨

2022-12-13 21:05王旭昀孙占学蒋子康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药课程体系

王旭昀 张 宏 孙占学 蒋子康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男科,北京 10001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北京 100078;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029;4.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厦门 361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公众关注的热点逐渐从患病后如何获得更好的医疗转移到如何保持健康。国家层面也注意到了这种医疗需求的转变,并根据公众“防病”医疗需求强烈的现状制订了一系列公共卫生方针政策,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中强调现代医学模式应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然而这种注重“防病”而不是“治疗”的卫生政策并没有在医疗实际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我国目前临床医疗仍然是重治疗、轻预防,“医防分离”的现状严重。医学院校在医学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对“预防医学”理念的灌输和“防病”核心能力培养的不足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为此,完善现有医学课程体系、强化预防为主的医疗观念、加强医学生“预防疾病”理念的培养已迫在眉睫。面对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就中医院校人才培养而言,应加强属于中医预防医学核心理念的“治未病”教学内容的改革。具体而言,一方面可在教学上构建以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为根基的课程,提升以中医药“防病”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可加强现代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种以提高“治未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对满足现代医疗环境下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必定具有积极的作用[2-3]。现将以提高中医学生“治未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阐述如下,以飨同道。

1 中医“治未病”理念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医疗服务资源,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养生保健作用突出,认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注重“治未病”,强调“防病”对生命健康至关重要[4]。

1.1 “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素问·四气调神论》最早记载了关于“治未病”的论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段话强调的“治未病”即现代所提的“以健康为中心”,两者都推崇“防重于治”。“治未病”思想还受到除医学外其他学科的影响,如《孙子兵法》中所提出“用兵之法……恃吾有以待也……”,这种“有备无患”的战略思想与“治未病”思想类似,都采取了“恃吾有以待也”的做法来对待“外来之邪”。后诸多医家如张仲景、孙思邈等对这种思想进行了发扬,逐渐发展成为今天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阐述的“治未病”[5-11]。

1.2 “治未病”的具体意义

“治未病”多指在疾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采用一些干预手段,来防止其发生、发展与传变。其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未患病之前养生保健,提前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这是医学的最高目标[12],是无病状态的治疗原则,也就是“以健康为中心”。“先防”包括未病防因和未病除因。未病防因,即防止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机体,《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早有论述,曰:“春三月……养生……冬三月……闭藏……”,阐述了一年四季人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其实就是教给公众如何未病防因。具体“防病”措施包括养生以增强正气,如顺应自然,养性调神,护肾保精,体魄锻炼,调摄饮食(注意饮食宜忌、药膳保健),以及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面及防止病邪侵害,如避其邪气、药物预防等[13];未病除因指病邪已侵入机体,但处于潜伏状态,尚未致病,此时应及时除去体内潜在的病因,即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采取措施祛除病邪,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二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如果疾病已经发生,要及早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传变。此时应先行顾护未受病邪侵袭的脏腑、部位,即“先安未受邪之地”。如《金匮要略》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然后阻截病传途径。三是愈后防复,即防止疾病的复发,具体内容包括避免劳复、食复、情志致复等[14]。

尽管“治未病”内涵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哪方面都可以看出其核心就在于“防病”,强调“保护机体健康”,而不是“具体治疗措施”,这与我国“以健康为中心”的卫生规划是一致的。如果中医院校教师和临床医师能把“治未病”的思想渗透到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教育工作中,必将能提高学生们“治未病”的能力,这对构建符合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新需求的医疗体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培养“治未病”能力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2.1 培养“治未病”能力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临床疗效需求标准的升高,一名合格的临床中医师要“中西兼通”,不仅要掌握传统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望、闻、问、切等临床技能,还要有扎实的现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知识,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循证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计算机、外语等多方面知识,要有能力处理随时可见的各种危急重症,需要掌握心血管、呼吸内科、外科等众多科室的抢救技术。在现代临床工作中,先进的诊疗设备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合格的医师还要熟练运用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众多仪器。基于这种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我国中医药院校在教学科目设置上将大量现代医学科目和中医临床科目作为教学重点,也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能够处理各种临床常见和疑难病症的临床人才。在这种教学体系中,“治未病”思想只是作为一个抽象而遥远的概念存在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防治原则”章节,临床各科教材很少有“治未病”的相关内容。教师只重视教学生如何“治已病”,并未积极渗透“治未病”理念。显而易见,这种模式和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很难将中医“治未病”优势发挥出来,也就很难培养出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学模式所需求的“治未病不治已病”的“上工”。

基于这种现状,如何加强中医“治未病”理念与临床的贯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是摆在当代中医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改革中医药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中医药课程内容,构建以中医药养生、保健、防病临床课程为根基,以提升中医药“治未病”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2.2 提高“治未病”能力教学改革对策

2.2.1 树立“治未病”教学理念 当代中医药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是建设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后备力量,如何让“治未病”思想深入其医疗观、事业观是我国中医院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每一名临床带教老师都能够将“治未病”理念作为自己带教理念的第一指导思想,构建一种以预防内容为主的中医药课程体系,指导落实相应的“治未病”临床实施模式,必将能够培养学生“治未病”意识和“防大于治”理念。此外,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治未病”教学理念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治未病能力”。在平时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治未病”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恃吾有以待”,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保障教学内容能够按计划实施;另一方面还要及时地调查教学效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这也是“愈后防复”的具体应用和体现[15]。

2.2.2 加强“治未病”思想渗透 没有专业思想的指导,很难发挥出高质量的专业水平。同理,具备高水平“治未病”能力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治未病”思想。这就需要中医院校教学工作者要注意在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治未病”思想的渗透,特别是在编写中医学教材时,应注意把“治未病”思想循序渐进地安插在各个科目和章节。如在《中医外科学》这门课中,每个病种都可单独设置“治未病”章节,解释其概念、内涵,强调“治未病”的意义,并加入“体质”内容,结合体质识别初步教给学生如何应用体质学说进行“未病先防”。在内分泌科见习课中,可结合诊法部分开展“治未病”思想的灌输和能力的培养,如望诊看到舌红少苔,可提示学生此类患者若全身无明显病变(如口干、多饮、烦热等)则可视为生理现象,但要意识到此类人群多有阴虚[16],日后有发展为消渴的可能性,因此要提醒其少食辛辣刺激、烟熏油炸等易耗津伤阴之品,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正常教学内容的同时灌输了“治未病”思想。这种点点滴滴的渗透必将能培养起学生“治未病”意识,提高其“治未病”能力。

2.2.3 加强现代预防医学理念灌输 预防医学是一门以预防为指导思想,研究预防疾病发生、促进健康的学科。这门学科的观点与中医学“治未病”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两门学科均致力于研究疾病防治策略,重视延长人类寿命。但二者又有不同之处:预防医学主要以观察致病因素对人群的作用特点,并总结其规律以指导人群如何避免这些因素以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追求人如何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以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达到“度百岁乃去”。现代预防医学的很多科技方法值得中医在实施“治未病”教学时学习,如统计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还原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在教学时,我们应尽可能地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方法灌输给学生,这对提升其“防病”能力将大有裨益。

3 小结

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17-18]。就中医药教育而言,必须明确把握目前面临的医疗需求新形势,使学生树立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正确的医疗观、健康观,以更有力地面对新的医疗挑战,这是新时期社会赋予我们中医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如何真正将医学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降低人群发病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当代医务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19-22]。

中医学的“治未病”理念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23-24],这种“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观符合新时代医学模式的要求[25-26]。因此有必要推进中医药院校基于“治未病”理念,以提高“防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这种改革将使学生在未来的医疗生涯中能够将“治未病”理念贯穿于临床,有意识地提前干预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最终到达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27]。

猜你喜欢
治未病中医药课程体系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