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路,卫 薇
(1.武汉科技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81;2.武昌工学院 教务处,湖北 武汉 430065)
党的十九大针对 “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断。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系统部署。 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重点指南和重要抓手。 体育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和功能,是学校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先天育人优势。 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面对培育时代新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探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难点困境和实践路向,具有十分深刻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 回顾中国体育百年,从遭遇困境到冲破封锁,从“一个人的奥运”到首个“双奥之城”,从奥运首金到名列前茅,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强国,一代代体育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创造的中国体育恢宏史诗,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丰厚资源,深刻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3 个重要命题。 体育课程思政必须盘活用好中国体育历史资源,结合课程设置开展案例分析、讲好体育故事,从党领导中国体育事业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伟力和价值信仰传递给青年学生,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红色基因融进血液、 铸入灵魂, 勇担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神圣使命。
体育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2022 年6 月修订的《体育法》在第一条明确:“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培育中华体育文化”[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势必要在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体育文化的守正创新中不断推进。 中华体育精神和文化反映着国家、社会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不仅是中国体育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不仅体现在主题竞技体育中,也体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 将中华体育精神和文化浸润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 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学习体育文化的同时,培养不怕挫折、胸怀大局、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
1917 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便是无德智也”,鲜明指出体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青年报国不能仅凭崇高理想和满腔热血,还必须有强健的体魄。 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最大最优展现,建立在为时代新人“野蛮体魄”、强筋壮骨的基础之上。 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刻苦锻炼、日积月累重复训练,有时还要承受较大身体负荷、克服许多困难挑战。 正是体育本身这种始终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特质,既能够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塑造强健体魄,又能让学生淬炼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风格,磨砺吃苦耐劳、果敢坚毅的品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 如何应对各种变局危机, 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从容国团拿下首个世界冠军到许海峰射落第一块奥运金牌,从乒乓球、跳水、举重等项目凯旋高歌到田径、 赛艇等非传统优势项目屡屡突破, 大批中国体育人用赛场优异表现诠释着中华儿女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也成为中华民族凝心聚气、锐意进取的强大动力。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一代代中国体育健儿的先进事迹都是开展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推进课堂教学与榜样示范的“双轮驱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学有榜样中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以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砥砺奋进、行稳致远。
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所应当包含在学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 实际工作中,不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规划的科学性不够强,有的高校甚至还处于观望状态,规划的积极性不够高。 部分学校没有从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高度来把握课程思政,尚未结合实际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在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缺乏明确制度保障,导致体育课程思政“纲未举目不张”,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等各类课程难以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3]受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锦标主义”和“重智轻德”观念影响,部分高校体育老师仍把体育当成“副课”,认为体育课地位低于专业课,没有认识到体育育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 由于体育教师专业结构和政治素养的局限, 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敏锐性、创新性不强,没有掌握课程思政元素发掘、凝练、运用的方法技巧,不善于将思政之“盐”溶入课程之“汤”,体育课程思政一定程度上还存在 “生搬硬套”“贴标签” 等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预期的质量与效应, 首先应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有所展现[4]。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现阶段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目标单一问题。 在教学目标设计环节,部分高校未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位一体”目标进行整合及逐维分解,不仅没有明确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方法, 更缺少将课程思政建设重点要点合理分解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的评估和考量;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多数体育教师仍是以掌握运动技巧和加强身体锻炼为主, 未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讲授学习与端正道德品行、弘扬传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互相衔接、 融为一体。
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发掘与有机融入, 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命力所在。 然而在高校体育课程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仅在课堂上“说教式”的喊几句思政口号,有的老师仅在某个环节“应付式”的增加若干思政内容,有的老师则是在教学中“生切式”的由技能讲解示范毫无逻辑地跳到思政内容,还有的老师在讲授不同内容时“机械式”反复使用同一思政案例。 这些脱离体育课程教学情境本身而空谈思政的简单生硬做法,不仅徒有其表,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也在无形中让体育课程思政落入“为了思政而思政”的形式主义泥潭。
做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首要在规划。 在宏观层面,要加强整体规划和分类指导,科学确立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精心编制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统一性原则和差异化要求,推进课程思政与人才培养工作深度融合。 在中观层面,要完善协调机制和运行机制,成立全校一盘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组建课程思政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建设。 在微观层面,要强化资源统筹和责任压实,建立跨学科体育课程思政共同体,建立体育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抓课程思政机制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破解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专业壁垒和资源“孤岛”问题,压紧压实课程思政建设责任。
做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3]。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强化体育教师育人意识,加强“三全育人”理念宣贯,切实将体育课程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切实找准体育教师育人角度,引导体育教师保持对课程思政的敏锐性,善于以“大思政”思维发掘、运用体育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政资源和思政元素。 要着力提升体育教师育人能力,组织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建立体育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教研机制,经常性开展现场教学观摩和典型经验交流, 探索体育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结对共建,引导体育教师“以德立身”“以体育人”。
做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在课程。 只有“在体育课程目标上进行‘思政嵌入’,在体育课程内容上实施‘思政激发’”[5],才能杜绝“两张皮”现象。 一方面要强化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导向,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坚持价值引领第一要务,将专业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有机融合, 细化到每堂课的教学分目标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品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奋斗精神,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另一方面还要丰富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聚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定位,精心设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等作为重点,与体育知识技能融会贯通。
做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难点在课堂。 在创新教学方法层面,要全面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同价值理念,巧妙运用“创设情境法、诱导启迪法、巧捉时机法、因势利导法、困难设置法、团队协作法”[6]等教学方法,在课程导入、身体练习、运动竞赛、集体项目教学、课后小结、课程作业等环节,精准把握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达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水滴石穿的育人效果。 在创新教学形式层面,要敢于打破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体育教师和研究团队、课堂授课与示范课程、 教材编审和大纲修订三类主要载体”[7]形式单一、范围有限、创新不足的传播屏障,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兴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探索发挥体育教学“第一课堂”与社团体育活动、校园体育赛事等“第二课堂”的融合效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形式多样的教学场景, 让体育课程思政更具灵活性、新颖性。
做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来保障。 学校必须考虑建立健全科学有效、适合学校自身的体育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机制,评价要素力求做到多元、多层、动态,在实践中不断检测、评估和调整[8]。要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机制,树立“体德双馨”的评价理念,突出体育课程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功能,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材选用、 教案编写等课程文件的审查和评议中注重考量 “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9],在领导、督导、同行、 学生等多元主体评教指标体系中合理设置思政评价占比;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而不是结果性评价,更加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变化,将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意表现及合作精神等情况作为课程成绩认定的指标之一, 激发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要健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机制,通过推选体育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评选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设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 把参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聘、人才选拔、评优奖励的重要内容等, 引领广大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智力和行动支持。
课程思政是教育理念、教学要求,更是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 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蕴藏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体育课具有得天独厚的课程思政优势。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 也是大学生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的关键时期[5]。新时代的高校体育不仅担负着强健学生体质的责任,更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 虽然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在“无体育,不教育”已逐渐成为共识的今天,只要高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目标导向,始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就一定可以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让高校体育课既成为滋润大学生心田的渠,又成为孕育大学生茁壮成长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