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净,彭 波,孙 辉,侯 键
(1.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75)
患者女,81岁,乏力、嗜睡3天,寒战、呼吸困难1 h;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30年,房间隔缺损20年,腔隙性脑梗死10年,心功能不全4年。查体:嗜睡状,血压102/56 mmHg。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298.38 mg/L。3天后患者突发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双侧中下肺野呼吸音增粗,闻及明显湿啰音,腹部膨隆,腹肌紧张,肠鸣音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液pH 7.38,血CO2分压58.70 mmHg,血O2分压86.50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6%,碱剩余-0.83 mmol/L,乳酸脱氢酶293.00 U/L,白细胞 21.18×109/L,中性粒细胞 20.1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4.90%,C反应蛋白273.63 mg/L,B型钠尿肽前体19 761.00 pg/ml,血浆降钙素原10.25 ng/ml;痰培养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胸部CT:双肺纹理紊乱,透光度增加,散在斑片状实变影;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双肺感染。腹部CT:肝内多发树枝样低密度影,范围达肝包膜下(图1A);小肠及升-横结肠广泛积气、积液、扩张,并见多个宽大气液平面,部分肠腔间结构不清,肠壁增厚,肠壁间、肠系膜血管及右肾静脉内广泛散在积气(图1B~1D),腹腔少量积液;提示肠梗阻,肠壁广泛坏死可能,门静脉积气(portal venous gas, PVG),右肾静脉积气。心脏超声:房间隔局部回声中断,左心房增大;提示房间隔缺损。临床诊断:广泛肠壁坏死,PVG,右肾静脉积气,脓毒性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房间隔缺损,心力衰竭。因血压进行性下降,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效果欠佳,后患者死亡。
讨论PVG可见于肠坏死、完全或部分性肠梗阻、脓毒血症、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化脓性胆管炎、创伤、内镜手术并发症及憩室炎等多种疾病,患者多存在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功能不全等。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有机械性、感染性及医源性等多种假说。影像学上,CT表现为肝脏内“树枝样”低密度影,且其分布与肝内门静脉流向相关;CT还可提示肠壁及肠腔内病变,增强后有助于明确肠壁血运。本例PVG伴右肾静脉积气,可能为严重感染和腹内高压造成气体广泛扩散所致,平扫CT表现较典型,但因患者基础情况较差而未行腹部增强CT。PVG主要应与胆道系统积气相鉴别,后者气体多位于中央,主要与胆汁流动呈向心性有关,且患者多有胆系手术或感染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