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琦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也对培养高质量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1]。科研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助力;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支持;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工匠精神统领[2]。
应用型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将“工匠精神”中敬业专注、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等精神内涵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工科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竞争力。
工匠的出现几乎与人类的诞生同步。传统文化中的工匠是对手艺人的称呼,古时工匠指有制作工艺专长的匠人,如木匠、铁匠、铜匠、皮匠等。传统的“工匠精神”主要指工匠们具有的精心打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追求高质量产品的精神品质。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当代社会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如艺术家、工程师、信息技术人员、医生、厨师、机械师、技工,他们的作品均体现着匠人一丝不苟的匠心和精益求精的匠术。他们在工作中对细节有极致地追求,对工艺有严苛的标准,敢于突破和创新,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类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的过度,技能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到制造水准的提升和升级转换的进程。因此对匠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和正名、在各行各业开展工匠精神的培育刻不容缓。
新时代多元文化交汇互融共通给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同时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关心劳动者,多次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古代手工艺及作品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可能会过时,但匠人制作作品时凝聚的追求极致的精神在当代仍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工匠精神”在新时代主要指对工作一丝不苟、孜孜不倦、专注持久、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品质。应用型本科高校旨在培养应用型、行业特色鲜明的复合型人才。当代工匠精神体现的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品质恰好与应用型高校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
应用型高校主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一线需求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人才不应单是“操作型”人才,更多的是“创新工程型”人才,要求他们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技术创新开发等全面的综合素养。应用型高校旨在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要求大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技术技能实践于实际工程问题,创新技能技术手段,解决阻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应用型高校又不同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或高层次综合性大学,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应聚焦区域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和地方产业发展特点,精准定位,突出“应用”,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课堂上将理论学习、实践训练悟深悟透,将课程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模式,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目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毕业生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发展前景认知不足、综合应用型能力较弱。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有效摆脱这种脱节现象,形成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局面。应用型高校可创新开展项目式、案例式、探究式、情景式、体验式等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创业创新的精神培育,提高学生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品格。这种实践训练类的人才培养过程更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获得感,也更能使其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差距,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将个人抱负与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相结合。
“工匠精神”培育得到了全国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高校也责无旁贷,诸多学者、教师和管理人员从学理分析、价值研究、路径探究等不同方面进行有力探索和推广。市场经济的转型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也需要“工匠精神”的驱动,增强人才培养的软实力。占据高等教育主体的应用型高校,其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具有目标一致、理念趋同、时空互补等显著特征,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成为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尤为必要和迫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4]。这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劳动者提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同时给“工匠精神”融入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提供了纲领性指导。
中国制造业的革新升级、“卡脖子”瓶颈技术的突破创新、新产品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都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的精神支柱,助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创新发展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能够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同时也能坚定文化自信。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5]。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培养学生以“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尊重科学、开拓创新”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涵[6]。
为有效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教育部于2017年开展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加快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大批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全力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中明确指出“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与行为表现,要将“工匠精神”中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精神内涵融入专业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不断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社会竞争力。由此可见,新工科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新工科人才培养更加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需要社会实践和工程训练。应用型本科高校始终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协同育人培养路径、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动力”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发挥地区长期合作、行业长期影响力、校友资源三大优势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提供切实的保障,打造新时代一流应用型本科高质量人才培养。
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教学理念、知识技能的领悟和掌握能力。同时开发其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内驱力,通过螺旋上升式地渗入“工匠精神”,让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慢慢渗透到大学生的潜意识中,进而内化为个人品质。个人的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需要通过创造性劳动实现,“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塑造也离不开创新实践。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这个关键阵地,而且要主动引领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有序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纳入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大格局。
为助力实现“工匠精神”培育实效,实践教学环节中应尽量规避形式主义,不对技术环节进行过分预设,不过多干涉学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给其最大程度的科研自由,在必要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充分激发其科研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检验,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同时利用好节能减排、挑战杯等科技技能竞赛,让学生在作品的反复打磨中体会创新研究工作中所需的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在不断优化完善作品的同时节能减排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也能得到提升。同时利用好朋辈教育引领,构建具有企业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与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古人云:“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教师首先应对自己的育人身份认同,具有育人义务感。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不仅需要渗透和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也不容忽视。部分高校教师来自学术研究型高校,属于专业理论教学者,而且毕业后直接就业,缺乏生产或现场的实际工程经验,有限的实践知识多来自于课本或实验室,自身对“工匠精神”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实践知识教授上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传道授业的教师首先应拥有较强的工匠理念,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其行业创新意识、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精神以及较高的职业责任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
尝试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体系,建立“高校—企业”双向联合培养机制,搭建平台引导更多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提升专业技能,完善师资结构,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而引导教师将务实严谨的态度融入教学,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创新职务职称评定机制,鼓励教师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从业证书或资质证书,可作为职务职称晋升、绩效调整的加分项,并将“工匠型”教师的培养采取动态发展机制,促成专业教师同时成为“工匠型”教师,优化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层次与结构。
高校是“工匠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应用型高校应在教育中遵循个人成长规律,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式地渗入“工匠精神”,有效提升工科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使工科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实现全面发展。在应用型高校大学生中弘扬“工匠精神”尤为必要和迫切,这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务实举措,也是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工匠精神”的培育需多方协同联动、多措并举,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将“工匠精神”纳入教学内容,完善育人模式;将“工匠精神”培育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坚持产教融合,培育一批真正拥有“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力争把“工匠精神”的培养变成不是一门课程里的内容,而是一种理念信仰,一种校园文化。推动“工匠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进而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