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2022-12-13 03:56:01薛雨欣康宏霞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兽医站畜牧养殖户

薛雨欣,康宏霞

(1.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响水区域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 719100;2.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党岔区域畜牧兽医站,陕西榆林 719100)

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使动物防疫工作能顺应新时期畜牧业的发展,需从根本上对防疫工作进行调整和优化,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从源头减少动物疫病发生率。

1 农村养殖业的现状

1.1 集中防疫

为了保证动物免疫质量达到要求,相关部门需对基层村镇实行集中防疫政策,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完善防疫措施。如果条件允许,地区可以采取“挨家挨户”防疫模式,以高密度的防疫方式提高防疫的效果。现在大部分的养殖方式都是从家庭养殖逐步扩大规模变成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的免疫行为以及饲料喂食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行,对于粪便的处理更不能统一。

1.2 实行责任到人制度

为了进一步落实防疫工作,要实行基层防疫责任到人的制度。将防疫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组成防疫小组,以村镇为单位挨家挨户检查,并建立免疫登记档案,有效整体推进并开展防疫工作。特别是家庭养殖,免疫率低,甚至有的养殖区不按规划建设养殖圈舍。夏季高温粪便发酵,雨水季节粪便流失[1]。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影响动物的免疫工作,甚至引发人畜性传染疾病。

1.3 建立养殖户自防标准

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免疫,养殖户要结合防疫使用要求合理注射,且还要做好登记记录工作。通过自行防疫不仅能够降低防疫人员工作压力,而且还能够减少人员流,避免人畜直接接触产生的病毒传染,从而实现疫病传播的控制。对于动物防疫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对于污染物合理进行排污。远离居住地和水源建立畜牧区,尽量避免动物疾病和人畜传染病的发生。养殖户还要做好养殖监管,科学落实和做好免疫安排、消毒处理和无害化的处理等工作,并依照相关程序进行投入、免疫、粪便的处理等。

2 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2.1 有效阻断动物疾病的传播

养殖户需重点关注饲养过程中的卫生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养殖管理,避免出现动物疾病,如果出现动物疾病要及时进行控制,如果是传染性疾病,基本发现的时候已经不可控,其传播速度比较快,没有及时控制就会转化为重大灾害,将当地发展成为疫区。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可以防范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防疫部门定期对所有养殖场进行检查,特别是易发生疫情的养殖场要重点监测,如果发生疫情及时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范围扩大,保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进而保障畜牧业的发展。

2.2 保障畜牧业产品安全

很多家庭养殖的规模较小,对养殖的安全和卫生管理也不重视,极易产生疾病,发现疾病后家庭养殖一般会直接宰杀而后流入市场,对食品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若病畜病禽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而进入市场出售,会增加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这就需要加强开展防疫工作。对已经流出市场的肉类进行严格检测,避免在家畜中产生病毒原体,有效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而保证食品安全。动物疫情的发生人们都不想看到,不仅对个人的经济带来损害,还会影响到国家畜牧业的发展,造成资源浪费[2]。相关部门要完善基层防疫机构监督设施,改善基层兽医工作环境,提前发现疾病,减少养殖人员的经济损失,保障食品安全。

2.3 带动畜牧业的发展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关系畜牧生产和市场的有序衔接。通过强化防疫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畜牧生产中的疾病发生,使动物养殖期间具有良好的品质,还能为畜牧市场食品来源提供安全保障,为健康、绿色畜牧市场的打造奠定基础,从而带动畜牧业的长效发展。

3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的不足

3.1 资金投入不足

畜牧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其发展一直十分重视。为了确保畜牧业能够健康发展,国家和地区每年都会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开展畜牧疫情的防控。但从现阶段畜牧业发展情况来看,国家和地区对基层畜牧的防疫工作并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防疫物资及设施都无法满足需求,这也导致其防疫工作的开展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影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效果。

3.1 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想要确保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完善的畜牧机构或者兽医机构不可或缺。但从目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来看,相关机构设置并不完善,甚至一些偏远地区并未设置兽医站,即使一些地方设置有兽医站,但他们站点的工作内容并不规范,人员责任的划分和落实也不明确,相关设施比较落后,人员技术水也有待提升,当出现动物疫病,他们并不能够实现对疫情的及时和有效控制。

3.2 规模化养殖还未形成

伴随养殖业的发展,很多地区的养殖业逐渐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管理,便于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控。而基层地区还普遍存在分散养殖的情况,此养殖形式增加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难度。分散养殖中,很多养殖户自身的疫病防控意识比较薄弱,养殖管理缺乏科学性,这也导致疫情发生率的增加,一旦出现动物疫情,往往散养模式的控制难度更大,传染风险也更高。基层防疫机构往往并不能对所有散养户的情况全面掌握,这对防疫工作的全面开展造成了难度增加,影响基层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4 基层动物防疫措施

4.1 加强基层内部管理

为了提高动物防疫效率,相关部门要加强基层内部管理,完善基层管理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保证每个岗位了解自己的工作责任,加强实施监督制度;根据基层防疫工作的实际开展修改订正管理制度,定期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素养;设置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如果发现有玩忽职守的问题,要进行严格惩处,保证动物防疫的合理有效。

4.2 完善检疫设施

为了提升基层动物的防疫水平与效果,相关部门要做好防疫设施和药品的完善,为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当出现动物疫情时相关机构也能够迅速、有效展开应急防控;如果发现疾病要及时控制,早日发现传染病,对防疫设备进行定期检修,避免产生安全问题;改善基层防疫人员的福利,以免因为人员调动产生影响,提高传染病预防服务质量,对防疫服务要科学有效,按照标准赔偿过分隔离,及时解决问题,减少养殖户的损失[3~4];有关部门要结合传统方法与先进医学推广高科技兽药,预防传染病。

4.3 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基层养殖人员普遍缺乏疫病防控意识,没有深刻认识到动物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当出现动物疫病后不能积极、有效地配合相关部门的防疫工作。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并加强对他们的知识教育,可以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开展基层宣传工作,强化基层人员的防疫内涵认知,促进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和参与到动物疫苗的接种中。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做好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监督,持续和有效监督饲养场情况,鼓励基层群众参与到举报、监督中,并加大对防疫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合力实现动物防疫效果的提升。

4.4 做好防疫队伍的建设

防疫队伍的良好建设是落实和开展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保障,首先,防疫部门需要引进动物防疫专业人员,定期做好防疫队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同时部门还要建立人员薪酬和福利激励机制,促进防疫队伍的建设。其次,对基层动物预防人员要落实培训机制,以“岗前培训”“定期培训”等手段,促进相关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后期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最后,做好检疫人员的定期考核与评价,结合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专业评定,加强检疫人员的专业性,设置专门的奖惩制度,并严格落实[5]。

4.5 做好基层防疫监督工作

通过基层防疫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促进防疫工作有效性的提升。首先,防疫人员要对肉类产品做好产地检查以及屠宰检疫工作,确保进入市场内的肉类产品满足品质要求;且防疫人员要加强对饲养场以及屠宰场等的监督,让其做好动物卫生工作。其次,面对进口类的动物防疫人员要落实检查和监督,避免外界的传染病进入到地区养殖环境内;防疫人员还要做好对地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及落实情况的检查,保证畜牧养殖的安全。最后,为了确保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要建立和完善防疫制度。

5 加强落实基层动物防疫情况

5.1 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力度

基层动物的防疫工作非常重要,主要负责人对该工作一定要重视,动物防疫工作要定期展开,每年由政府文件形式公布防疫工作的具体方案和要求,明确基层部门动物防疫的职责。相关政府部门要每年和各村委会进行动物防疫责任书的签订,对村委会的相关工作内容和职责有效明确,确保村委会能够对其负责范围的动物防疫有效落实和认真对待。政府部门要重视和关注基层动物的防疫工作,在动物防疫工作中,政府对于防疫设施和基本需要配备完整,为防疫工作开展提供良好条件,对于偏远地区,政府部门要提供出行支持,确保防疫人员能够有效深入到村、户开展防疫。

5.2 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和开展,兽医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动物防疫工作制度。兽医站需要建立技术培训制度、责任落实制度,做好防疫员业务以及技术的培训,同时每年和防疫员进行防疫责任书的签订,明确他们的工作内容与责任。兽医站还要落实防疫工作的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方案和标准,且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保证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明确畜牧兽医站每个职工的工作职责,做到工作责任明确,设置责任制度,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到人,同时设立举报制度,发现基层防疫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玩忽职守行为,一经核实确认无误,举报有奖。年底对负责的工作做书面工作总结。对工作表现突出政府予以表彰,对于工作玩忽职守的重大错误行为严令处罚。

5.3 做好防疫物资的保管工作

物资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为了确保物资满足使用要求,兽医站需要以专人来负责相关物资的收发、调运和保管,特别是关于动物的防疫疫苗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好调运和保管,避免疫苗质量受到影响;同时疫苗管理中要做好调入和领出的登记工作,结合疫苗有效期的信息和实际情况,对超出有效期的疫苗做好定期清理和销毁。尽管规模化养殖中,养殖户对动物的防疫存在较强意识,但在重大动物的疫病防控和病死畜禽的处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兽医站也要以专人对其做好监管,加强此类情况的控制[6]。

5.4 提高动物防疫员的专业水平

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注意提高自身专业性和综合素质,加强对相关防疫知识、技能等的学习,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新型疫病也是不断出现,新形势下需要动物防疫人员不断学习,结合动物疫病的防控需求和时代要求,及时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同时,基层的动物防疫人员还要强化思想,保持良好责任态度,树立服务意识,保证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

5.5 建立疫情灾害报告机制

很多地区普遍存在动物散养的情况,增加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难度。一旦这些散养户发生动物疫病,防疫人员往往并不能及时发现,加上他们可能会出现瞒报情况,这都增加了动物疫病风险。面对这些情况,相关部门就需要针对散养户建立动物疫情灾害报告机制,要求兽医日常和散养户做好沟通与交流,定期对其养殖场做好巡查工作,并要求养殖户做好养殖情况的定期汇报,便于一旦出现疫病就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6 结束语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要加强自身使命感,贯彻服务人员的思想,帮助养殖户做好和落实动物防疫工作,避免因防疫不当导致经济损失,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兽医站畜牧养殖户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当代水产(2022年7期)2022-09-20 06:21:42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畜禽业(2021年5期)2021-12-05 03:19:19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当代水产(2021年4期)2021-07-20 08:10:38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当代水产(2021年1期)2021-03-19 05:17:02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